首页 理论教育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及调适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及调适

【摘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有益于民族的繁衍兴旺,能促进人体健康和长寿,有益于工作和学习。近几年来,传染病逐渐下降,肿瘤、心血管、脑血管等疾病呈上升趋势,这种现象与环境因素不无有关。(一)自然环境与健康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人体也在不断调节自己的适应性以保持平衡。自然环境的美与丑对人们的健康、工作效率、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环境是围绕着人们的客观事物的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称为人类环境。环境作用于人类,人类的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环境。人类的生存环境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

人类离开环境不能生存,例如环境中的食物、水、氧、紫外线等都是生存所必需的。但在自然环境中,也存在大量危害健康的因素,其中包括:致病的微生物;有毒的动植物;水和土壤中过量的某些元素和自然放射性物质;异常的气候,如强大暴风雨、严寒或过热;地质性破坏,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泥石流等。

人类社会活动中,健全社会组织科学发展、教育普及均能使自然环境因素发挥更大的有利作用;反之会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危害健康的因素,如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的超负荷、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不完善、医疗不当造成的医源性疾病等。此外,在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不注意文明,也会带来许多损害健康的不良因素。

一个适宜的环境,有益于民族的繁衍兴旺,能促进人体健康和长寿,有益于工作和学习。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有害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人类的健康,甚至产生远期潜在的危害,威胁着子孙后代。现代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疾病70%~90%与环境有关,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的加重,再加上人类社会生活习惯的改变,疾病构成也在改变。近几年来,传染病逐渐下降,肿瘤、心血管、脑血管等疾病呈上升趋势,这种现象与环境因素不无有关。

(一)自然环境与健康

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人体也在不断调节自己的适应性以保持平衡。但人体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环境改变超越了人类正常的生理调节范围,就会引起人体某些功能、结构发生异常反应,出现病理性改变,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1.臭氧层耗损及危害

臭氧层位于大气层的平流层,它可吸收太阳辐射中大部分短波紫外线,使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紫外辐射的伤害,被称为“地球的保护伞”。氯氟烃(俗称氟利昂)可以破坏大气层中的臭氧,但它又具有容易液化和汽化、不燃烧、低毒性、价格适宜等优点,故作为制冷剂(用于冰箱、空调等)、喷雾剂(如溶解杀虫剂)、发泡剂(制作泡沫塑料)等而被人们广泛使用。有人估计臭氧层中臭氧每减少1%,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量会增加2%,即会增加2%的皮肤癌的发病率,同时还会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从而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臭氧层的大面积衰竭和各种疾病发病率的与日俱增,已构成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的强大冲击力。

2.温室效应及危害

太阳发射波长较短的光线,可穿过大气层到达地表,使地面升温,而地面反射出来波长较长的光线可被大气层收留,这样能对地面起到保护作用,该现象称为“温室效应”。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等。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由于生产发展,尤其是人类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的量成倍增加,在燃烧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并进入大气,若按照目前的排放速度,到21世纪中叶,全球气温较上世纪将上升1℃~5℃。由此而来的气候变暖将给全球生态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如极地冰层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及海水的遇热膨胀,将使海平面上升,造成海岸侵蚀、海资源损失、盐水入侵、部分城市和工厂可能被淹没;另外,气候变暖还有利于啮齿类动物、昆虫等生长繁殖,增加虫媒疾病的发病率,如疟疾、乙型肝炎、出血热、登革热等。

3.酸雨及危害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包括雨、雪、雾。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煤炭中含有多少不等的硫,在其燃烧过程中会生成二氧化硫并排入大气。另一种形成酸雨的物质是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机动车,如汽车摩托车、三轮机动车等所排放的尾气。酸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土壤经过酸雨淋洗后,养分会丢失,土壤中原有的一些金属元素如铝被活化,植物吸收后会受其毒害;酸雨对金属设施、建筑材料、碑石雕塑有腐蚀性;此外酸雨对人的呼吸道健康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4.水资源紧张及污染的危害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已有1/4的人口为得到足够饮用、灌溉和工业用水而展开着斗争。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2/3的人口面临这种紧张局面。有人预言,今后某些地区的战争,将不是政治战争,而是用水战争。随着用水量的增加,生产、生活废水也随之增加。全球仍有大量生产、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出,致使水源污染,生活污水中大量的磷酸盐洗涤剂被排入湖泊,为藻类生长提供了所需的营养元素,致使水质变坏,称之为水质的“富营养化”这使得已缺水的情况变得更为严重。据报道,在发展中国家每年约2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水,占死亡总数的1/3。

5.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

全球生物的多样性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如农产品畜牧产品、水产品、药物、工农业原料(包括木材、纤维、油脂、橡胶、皮革)等。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大面积毁林垦荒、无限制采伐、森林火灾、盲目围湖造田、掠夺性开采、过度捕捞狩猎、滥用农药化肥、大面积漏油污染水域等,使全球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造成大面积森林消失,大片土地沙漠化,沿海珊瑚礁消退,大量的珍稀动物濒临灭绝或已消亡。据调查显示:全球每天有50至200种生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我国目前约有4600种高等植物和400种野生动物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它是人类共享的大家庭。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更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我们要为子孙后代谋长远利益,转变那种认为水、空气等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思想,要将“环境”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

(二)绿色植物与健康

1.绿色可以美化自然环境(www.chuimin.cn)

绿色可以美化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美与丑对人们的健康、工作效率、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杂乱无章、空气污浊、遍地垃圾环境下,人会感到沉闷和极不舒心,并产生烦躁和厌倦的情绪,工作和学习效率会明显降低;而在绿色环境里,空气清新,净舒适,人会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疲劳程度减轻,工作和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在人们的视野中,绿色植物达到75%时,人心情最舒畅,精神感觉最好。许多名胜古迹,园林别墅常以树木花草为主体来构成各种宜人的景色。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消除空气污染、降低噪声影响、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污水。要使环境更加美化,就必须进行绿化。大力开展植树种草,让全国每座城市、院校、机关科学地种树栽花,合理布设花坛、草坪、绿带,到处绿树婆娑,花草相映,有花可赏,有景可观,处处都是美丽的家园,我们的环境才是真正的绿色化、美观化。

2.绿化可保持清新的空气

呼吸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空气是人类生命一刻也不能缺少的基本物质。在正常长的空气中,含有氮78%、氧21%、二氧化碳0.027%,还有其他气体。人类所需要的空气需含有一定比例的氧气,而且二氧化碳的含量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如果空气中氧气的浓低于10%,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2%时,人就会感到头晕、脉弱、血压升高,如果二氧的浓度超过8%,几分钟之内,就会使人的呼吸系统麻痹,出现生命危险。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大力发展,消耗了大量氧气,并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怎样保持空气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氧气,已成为举世关注的问题。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使空气保持新鲜。因此,科学地植树造林,栽花种草,绿化祖国,美化生活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3.绿化可减少空气中的灰尘

空气中有许多尘埃,平时每升空气中有粒级半微米以上的尘埃几万颗。如果在干旱季节的城市上空,有时每升空气的尘埃,可高达几十万颗以上。空气中大量尘埃的存在,污染了环境,影响了人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最易损害人的呼吸系统,使人易患气管炎,支气管炎、尘肺等疾病。要使空气中不含一点灰尘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求空气中的尘埃含量尽少,并保持在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的一定范围之内,是完全必要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植树绿化。

树木枝叶茂密,具有强大的降低风速的作用,并使飘浮在空气中的大粒灰尘下降到地面。枝叶表面粗糙,生有绒毛,可分泌油脂、黏液,能滞留、吸附大量的灰尘,使空气中的灰尘减少。云杉、松树、刺槐、广玉兰、杨树、榆树、夹竹桃、女贞都是理想的防尘佳树。

4.绿化可清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含量的多少,不仅是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发病率低、病愈率多少的重要原因。通过对绿化区和没有绿化区的院校进行比较发现,其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量有显著差异,绿化区每立方米的空气中的含菌量比非绿化区要少85%以上。闹市区人口多,密度排放细菌和病毒增多,绿化区许多树木能分泌具有强烈挥发性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植物“杀菌素”,可以杀死杆菌、球菌、丝状菌、芽孢菌和病毒,使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大量减少,保证人类的健康。

5.绿化可吸收工业排毒

由于化工冶金、煤炭、石油、电力工业的发展,煤、石油、天然气成为主要工业燃料。工业“三废”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氟化氢、碳氢、氮氧化合物多种有毒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严重地污染了人类生存的环境。空气中的毒气和某些农药,溶于水和存在土中被农作物吸收,使生产的粮食、水果蔬菜等有残毒,这些毒素物质经过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富集,从而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有效地解决工业排毒和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环境,一方面要加强“三废”治理,另一方面要大力进行绿化。许多绿色植物都具有抗毒的特性,有较强解毒能力。柳树、丁香银杏、松柏、石榴、合欢、梧桐、榕树、黄杨都是吸收二氧化碳的优良绿色植物。在毒气特别严重时,虽然单靠绿化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害,而且绿化可以制造氧气、美化环境,可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6.绿化可降低噪音

随着工农业和交通的发展,噪声对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噪声使人们心情不快,对人危害十分严重。怎样减轻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呢?首先是改进产生噪声的工业设备,加强消声管理。其次是绿化,绿化可以减轻噪声的干扰和危害。树木茂密的枝叶,像一堵“绿墙”可阻碍噪声声波的前进,枝叶的摆动,叶表面的气孔和绒毛大大削弱了声波的强度;葱葱的灌木,茸茸的绿草,其表面凹凸不平以及千姿百态,均有吸收声波的作用。降低噪声,枝叶茂密的树木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好,草地比无草地好,夏季比冬季效果好,广泛地种植树木、花草,不仅可以造就一个繁花似锦的“公园”,而且可以降低噪声干扰,创造一个幽静环境,有利于工作、学习和休息,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7.绿化可增进身心健康

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之余,来到林木葱茏、花草繁茂的公园或漫步在林荫大道上,满目青翠,加上新鲜空气迎面扑来,会顿时感到神清目爽,疲劳消失,这是什么缘故呢?因绿色是一种柔和的色彩,能给人以舒适的感觉。绿色的环境,能给人的大脑以良好的刺激,使疲劳得以调节、紧张的情绪得到改善,使体温降低、脉搏减缓、呼吸均匀、血压稳定。有些树木还能分泌出一种芳香的萜烯类气体物质,被人吸收以后,可兴奋人的神经中枢,刺激人的某些器官,起到消炎、利尿和加速呼吸的作用。

树木、花草附近的空气中含有非常丰富的阴离子,这些阴离子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功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阴离子在城市的室内,每立方厘米的空间只有40~50个。而绿化地带为100~200个,公园400~600个,郊区旷野700~1000个,森林里则达到2000个以上。

医学工作者曾对国内两所高校进行环境因素与学生健康状况对比调查发现,环境绿化好的院校,学生的皮温、脉搏、血压、心肺、五官、智力均较环境绿化差的院校显著要好。可见,环境的绿化、美化,和人的健康关系十分密切。如果全国各地,高山平原、城市农村、院校、厂矿、街道、家庭都搞好绿化、美化,就可使人们心胸开阔、精神愉快、热爱生活、奋发工作、减少疾病,不断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