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在人体活动和运动中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紧密联系的关系。异类转移是指存在于各种素质之间的不同素质的转移。产生素质转移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3.利用素质转移原理来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首先要认清主体与客体的地位与相互关系,即直接练习的素质是实体,受到影响的素质是客体。......
2023-11-02
(一)身体素质
1.身体运动素质
身体运动素质通常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下,人体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等机能能力。身体运动素质包括肌力、耐力、关节柔韧性、速度、敏捷性、平衡性、协调性等。这些能力是由机体的形态结构、机能水平、物质能量储备及其代谢水平所决定的。
2.身体健康素质
相对于运动素质而言,身体健康素质更能代表人体的综合健康状况。它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身体机能能力。身体健康素质包括:身体成分,心血管系统的功能,肌肉的力量、耐力和身体的柔韧性。
(二)身体运动素质与身体健康素质的区别与联系
20世纪50—60年代,由于美国青年在最低层次的肌肉适应测验中的成绩比其他国家要低,因而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1956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组织了专门的委员会,探讨青年身体素质的问题。到了肯尼迪总统时代,不仅更加重视这一问题,而且将委员会提升为总统会议,成员由专业体育教师、医师和健康民众共同组成。发展至今,美国有关身体健康素质的研究已在国际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体能就是人的心脏、血管、脏腑及肌肉组织等都能发挥相当有效作用时机体所表现出的能力。其中心血管系统健康状况、身体成分与健康的关系较为密切,应归类于身体健康素质;而速度、力量等素质则主要决定运动能力,因此应归于身体运动素质。
有关“体能”“身体健康素质”“身体运动素质”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目前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Greenberg和Pargman认为,“体能”是指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及有余力从事休闲活动;同时认为一个人的健康应包含五部分,即社会、心智、情绪、精神和身体。当上述五种健康要素处于平衡状态时,才可以说是健康状况良好。而健康体能计划,应该以获得均衡发展为目的而制定。
Jensen和Hirst认为,“体能”是指个体外在与内在活动的能力(运动能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包括个人的特性及运动能力表现出的特征,如肌力、耐力、柔韧性、敏捷及速度等。若专就运动素质来说,所强调的是肌力、耐力、柔韧三项。而“身体健康素质”是指身体各生理系统的状况,表现在能有效地承担身体工作任务的能力。
Fox(1984)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认为,“健康体能”应表现在四个方面:①代谢能力—作业时能量的产生;②肌肉系统效率—机械作业的能力表现;③循环与呼吸系统效率—氧气传输效率;④营养、运动及体重控制。他还认为要促进健康体能,需通过运动训练的方式来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并制定系统的运动训练计划。
综合上述各专家学者的论点得知,“体能”是衡量人体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主要生理功能以及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以及走、跑、跳、投、攀、爬、悬垂、支撑等基本活动能力。发展体能的目的:一是促进个人身体健康;二是有效提高人体对活动的适应能力。内容方面,则因个体需要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然而,无论是与健康有关的素质还是与运动能力有关的素质,彼此间均有交融,很难截然划分,而且都要通过有计划的训练才能改善。
要提高身体健康素质应坚持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良好的身体健康素质锻炼效果表现在:肌力与耐力的增强、柔韧性的改善、去脂体重的增加与心肺功能效率的提高。这些身体健康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方法可循,而训练方法应视个人身体素质水平的不同决定取舍,最重要的原则是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和建立动态的生活模式。(www.chuimin.cn)
(三)身体健康素质要素
1.身体成分
人体由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及内脏器官组成。人体的体重也就是这些组织和器官重量的总和,可通过测量去脂体重来测定人体体脂含量。身体成分通常以体脂百分数来表示。
研究身体成分是为了了解人体的体质、健康及衰老的状况,有利于人们将体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体脂含量适宜。若人体体脂比重过大,机体作功能力相对就小,会影响机体内某些物质的代谢;脂肪过多,体重过大不仅会影响人体健美,而且还会给健康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大量的流行病调查显示:肥胖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及某些肿瘤的发生有关,肥胖还会显著缩短寿命,增加新陈代谢和心脏的负担。改善身体成分、控制体脂含量,对于健康的维持和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2.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各种血管及其中的血液构成,其功能是将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和肺吸收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并将它们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运到肺、肾或皮肤等器官,最终排出体外,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既然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如此重要,那么保障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就成为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其中,首先应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不同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同时存在时,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累加效果。这些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运动不足、饮食摄取热量过多、情绪紧张等。坚持锻炼身体、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心态是远离心血管疾病的良方。
3.肌肉力量与耐力
肌肉力量就是肌纤维收缩时所产生的力,它是力量型活动的基础。研究证明,肌肉力量的大小与肌肉生理横断面的大小密切相关。女性的力量不如男性,是因为女性的肌肉不如男性粗大。肌肉是否强壮是由肌纤维的粗细决定的,人的肌纤维蛋白含量会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因此,经常进行训练的运动员会拥有发达的肌肉,而普通人则很单薄。
有的人并不经常锻炼,但是跑得很快;有的人再怎么锻炼也跑不快,这种差异是因肌纤维的类型不同而造成的。研究表明,肌肉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快肌纤维、慢肌纤维和中间型肌纤维。它们在粗细、收缩速度、耐疲劳程度和能量供应效率上都有区别。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爆发力强,但容易疲劳,短跑、跳远、投掷、足球等项目的运动员肌纤维属此类型;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耐力好,马拉松、长跑等耐力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属此类型;中间型肌纤维具备快慢两种肌纤维的特点,收缩速度快、耐力好,全能运动、400米至1500米跑的运动员肌纤维属此类型。因此,可有目的地选择适合自己肌纤维类型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进而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广大青少年进行锻炼的根本目的是增强体质,所以不必过多的介意自己的肌纤维类型,应当注意全面发展,塑造健美体形,进而不断提高健康水平。
肌肉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工作的能力,它是从事耐力型活动的基础。肌肉耐力的大小,取决于肌肉中毛细血管的发达程度和肌肉血流量的多少。反复进行活动,能激活那些没有进入工作状态的毛细血管活力,让进入肌肉的血流量增多,使肌肉中的血液循环得到加强,从而能更好地保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及时排出运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乳酸等代谢废物,保证肌肉进行较长时间的活动。经常参加锻炼,可使肌肉的耐力逐步得到增强。
4.身体柔韧性
柔韧性是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的伸展能力,即指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儿童的骨骼和肌肉弹性好,关节韧带的伸展度大,所以年龄越小,柔韧性越好。一般来说,女孩比男孩柔韧性好。通过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可以保持和提高成年人关节、肌肉的伸展性,从而使人的灵活性得到增强,这样不仅有利于防止身体扭伤、拉伤和摔伤,还可预防腰背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有关健康理论的多元分析与探究的文章
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在人体活动和运动中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紧密联系的关系。异类转移是指存在于各种素质之间的不同素质的转移。产生素质转移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3.利用素质转移原理来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首先要认清主体与客体的地位与相互关系,即直接练习的素质是实体,受到影响的素质是客体。......
2023-11-02
这条定义指出身体素质不仅仅是人体运动的机能能力,而且也是人体劳动和生活机能能力。身体素质主要包括五项基本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相反,当人体生长发育完全成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机能逐渐降低,从而引起各项身体素质的减退。然而,通过对各种肌肉群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或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身体素质自然减退的速度。......
2023-11-02
(一)年龄根据人的生理自然生长规律来看,初生的婴儿柔性最好。随着年龄的递增,骨的骨化过程,肌肉的增长,韧性逐渐加强。柔韧性的增长在10岁以前自然获得发展,1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柔韧性相对降低。特别是胯关节,由于腿的前后活动多,加之肌肉组织增大,使左右开胯幅度明显下降。超过这个年龄,将会使运动员经受较大痛苦,费时长、收效慢且易受伤。......
2023-11-02
灵敏素质从其与专项运动关系来看,可分一般灵敏素质和专项灵敏素质。一般灵敏素质是指人在各种活动中,在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迅速、合理、准确地完成各种动作的能力。它是专项灵敏素质发展的基础。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对灵敏素质有不同的要求,球类和一些其他对抗性项目要求判断、反应、躲闪、随机应变等方面的灵敏素质。灵敏素质具有明显的项目特点。因此,有经验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非常重视发展本专项所需要的灵敏素质。......
2023-11-02
因为“肌肉肥大”主要受体内睾丸酮激素的调节,正常男子这种激素比正常女子多,所以无论肌肉力量增加多少,女子的“肌肉肥大”总不如男子。有的专家认为青少年肥胖,脂肪太厚,会影响自身的睾丸酮激素的发展。(六)睾丸酮激素据科学研究证明,睾丸酮激素水平的高低与力量的大小也有密切的关系,睾丸酮激素水平高的人往往一般力量比较大。所以有专家认为可以通过测定血液或尿中的睾丸酮水平来进行力量性项目的选材。......
2023-11-02
运动训练中的许多因素如负荷强度、动作速度、动作幅度、练习的组数、每组练习重复的次数、每组练习的间歇时间等训练因素都会对力量的大小和特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三)以肌肉收缩形式为基础的不同训练方法以等张的离心或向心,等长、等动等不同的肌肉收缩形式为基础而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力量的大小或特性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有的专家研究,只要每6周进行一次力量训练,就可延缓力量的消退速度。......
2023-11-02
由此可见,最大吸氧量和有氧耐力之间紧密相连。目前,常用无氧阈速度的70%~90%作为发展有氧耐力的主要手段。图4-3有氧耐力的决定因素(二)练习时间有氧耐力的练习时间,一般可根据训练水平而定,受过训练的运动员可长达2小时,但至少也要维持20分钟以上。......
2023-11-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