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从中国武术诞生之际,其就具有舞蹈的风韵,因此可以说武舞是不分家的。中国武术的美学范畴包含功架造型、攻防技击和手眼身法步法,以及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攻防技击作为中国武术特有的内涵,很好地赋予了攻击技术一种武之美。中国武术具有极其深厚的美学价值,不仅丰富了世界体育的美学范畴,而且也给大众带来了赏心悦目的享受。......
2023-11-01
注重“气韵”之美是中国古典舞编创的核心,也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审美标志。以《扇舞丹青》为例,该作品通过舞者顺畅、圆润的肢体动作,行云流水、时时运转的身体态势,勾勒出宇宙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感。整个舞蹈以舞者连续的力、气、意贯穿始终,仅靠舞者的身体和一把折扇,通过舞者动作的快慢相宜、刚柔相济、抑扬顿挫,将扇子与舞者肢体的幅度、力度、重力、速度和时空结合,演绎了中华书画艺术的神韵之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一体、情景交融的生命精神。作品中身体顿挫有力的气力爆发,使舞者的肢体始终以连贯、圆满的收放,行云流水般巧妙的结合,以一种形断势连、势断气连的动作势态演绎出宇宙自然的空阔;将肢体的一切阴、阳、顿、挫和谐巧妙地融为一体,又以这一体和谐的律动表现出“气韵生动”的审美意蕴。中国古典舞以身体的运转不止与宇宙自然万物的生生运转达成一致,使气韵生动的生命精神融化在肢体的收放、松紧、快慢当中,体现出一种以身体的运动迎合自然的运化,以一体之“气”呼应宇宙生命的“气韵生动”生命美学精神。
再以舞蹈《相和歌》为例,该作品也充满了“气韵”之美,一经问世便轰动了业界。《相和歌》的歌词源自《诗经·郑风·子衿》,舞剧中20个妙龄少女为盘鼓而舞,纵横腾踏,好不怡情。《相和歌》的音乐背景中的歌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如三月兮。”婉约含蓄地表达着少女对情人的思念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基于这个主题,舞剧中的20个少女一人一鼓,踏歌而舞,从容婉转间一面用脚打击出清脆的节奏,一面在鼓上鼓下腾踏挪移,通过丰富多变的舞蹈技巧来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那轻扬的水袖一抛一翘、流畅自如,映衬着少女的青春与靓丽,随肩而动的手臂,轻盈的扭腰、倾胯、顿足,都给人一种飘逸之感,而且这看似豪放的姿态中蕴含着婉约,古朴中流露着一种活波与俏皮。《相和歌》强烈表达出身为舞姬的贫家少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舞者那让人感到灵动与可爱的眼神,更为作品增色不少。从这个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典舞蹈姿容风貌的全面体现,中国舞蹈的核心就是用一种形的姿容风貌再现一种“神”,一种有传统文化内涵,有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根本属性。在《相和歌》中,演员的角色虽然是舞姬,但其在举手投足间散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这无疑符合传统舞蹈的审美观念,也对当下人们在精神方面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www.chuimin.cn)
有关中国美学对中国古典舞风格韵律的影响的文章
事实上,从中国武术诞生之际,其就具有舞蹈的风韵,因此可以说武舞是不分家的。中国武术的美学范畴包含功架造型、攻防技击和手眼身法步法,以及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攻防技击作为中国武术特有的内涵,很好地赋予了攻击技术一种武之美。中国武术具有极其深厚的美学价值,不仅丰富了世界体育的美学范畴,而且也给大众带来了赏心悦目的享受。......
2023-11-01
的陈述,这显然是对意境之说大加推崇的。因此从中国古典舞的整体要求上看,不仅要做到一种含蓄之美,而且也要追求一种神似,即注意舞者的内心情感与外在写意效果的传神。受唐诗的影响,唐代舞蹈也以追求意境美为荣。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唐乐舞《霓裳羽衣舞》就被誉为“舞有意境”。......
2023-11-01
中国古典舞的教学中,存在过多地注重对于“神”的训练的现象。为此,身韵作为中国古典舞的主干课程之一,在训练上主要强调的是“神、意、气”的综合训练。这种对高强度的舞蹈训练来说显然更具有一些恢复性和隐蔽性,尤其是力求通过太极文化对于古典舞的“神”与“气”进行很好的调和时。这些美都在中国“太极”文化之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可以说太极文化和中国古典舞在美的认知上都极为一致,甚至是如出一辙。......
2023-11-01
如要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首先必须了解“身韵”这一关键的概念。身韵,顾名思义是“身”与“韵”的一种组合。形可以说是舞蹈艺术形象构造最为基本的形式,也是中国古典舞魅力展现的依附和媒介。由此可见,没有所谓的韵就难以展现中国古典舞之美。“心、意、气”是中国古典舞“神韵”的具体化。“劲”不仅贯穿在古典舞的运动之中,在舞蹈动作结束之际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023-11-01
夏商周三代开启了中国的阶级社会,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在漫长的三代时期内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不仅为中国后世文化思维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文明特征也成为中国文明延绵与发展的导向。礼是中国文化整体特征,“治”其实就是礼仪的系统,“道”是礼义的系统。因此儒家所提倡的“道统”可以说非其首创,而是从中国礼文化中继承与发展出来的。三代礼乐文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2023-11-01
“有”和“无”是中西方对于宇宙认知的根本性差异,从对宇宙观的总体认知上的不同中,我们就不难获悉中西美学的不同。为此“有”是西方人对于宇宙的一种认知,这种“有”反映在哲学思想上就是万物恒常,这就是所谓的“实体论”,它对于西方美学思想影响巨大。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先哲对于宇宙的解读与认知不同于西方哲学,就使得中西方在审美趣味上有着极大的差异,其主要表现在对于宇宙“有”和“无”的认识的差异。......
2023-11-01
中西方在人的思维方式上也有差异,西方的思维方式是明显的主客二分式的,而中国的思维方式则主客不分,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对此张岱年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有论述。对于中国古代文论,人们普遍认为其看似没有理论系统,是一种闲散的、经验式的创作,但是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自身内在的理论体系。由此可观,庄子推崇的超越主体是对自身主体的超越,通过这种超越的方式达到另一个客观的世界。......
2023-11-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