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信息技术概述:基础+实践

信息技术概述:基础+实践

【摘要】:1.信息信息和控制是信息科学的基础和核心。信息的概念已渗透到许多不同的学科。因此,信息也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的现场直播,向全国及世界各地的人们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程,缩短了对接现场和电视观众之间的距离,实现了信息在空间上的传递。信息技术的特点。⑤ 智能化:在面向21世纪的技术变革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将是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功能。

1.信息

信息和控制是信息科学的基础和核心。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信息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信息论创始人香农(Shannon)认为:信息是可以使不确定性减少或消除的知识。某一知识使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越大,则它的信息量越大。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N.Wiener)提出:信息这个名词的内容就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交换的东西。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目的在于相互了解、协调行为。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教授指出:信息是指事物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反映。

信息的概念已渗透到许多不同的学科。信息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综合体,应当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考查。

2.信息的主要特征

信息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传递性等。

普遍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事物所表达出来的信息也是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因此,信息也是普遍存在的。

客观性:由于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所以信息也是客观的。

依附性:信息不是具体的事物,也不是某种物质,而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信息必须依附于某个客观事物(媒体)而存在。同一个信息可以借助不同的信息媒体表现出来,比如,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影视动画等。

共享性:非实物的信息不同于实物的材料、能源。材料和能源在使用之后,会被消耗、被转化。信息也是一种资源,具有使用价值。但是随着信息传播的面积越广,使用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和作用反而会越大。信息在复制、传递、共享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重复产生副本,但是,信息本身并不会减少,也不会被消耗掉。

时效性:随着事物的发展与变化,信息的可利用价值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失去其使用价值,可能就是无效的信息了。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及时获取信息、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传递性:信息通过传输媒体的传播,可以实现信息在空间上的传递。比如,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的现场直播,向全国及世界各地的人们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进程,缩短了对接现场和电视观众之间的距离,实现了信息在空间上的传递。信息通过存储媒体的保存,可以实现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比如,没能看到“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空间交会对接的现场直播的人,可以采用回放或重播的方式来收看。这就是利用了信息存储媒体的牢固性,实现了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

3.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信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地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等。传感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通信技术的任务是延长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计算机技术则是延长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缩微技术是延长人的记忆器官存储信息的功能。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大致的,没有明确的界限。(www.chuimin.cn)

(1)信息技术的特点。

① 高速化:计算机和通信的发展追求的均是高速度,大容量。

② 网络化:信息网络分为电信网、广电网和计算机网。三网有各自的形成过程,其服务对象、发展模式和功能等有所交叉,又互为补充。信息网络的发展异常迅速,从局域网到广域网,再到国际互联网及有“信息高速公路”之称的高速信息传输网络,计算机网络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③ 数字化:就是将信息用电磁介质或半导体存储器按二进制编码的方法加以处理和传输。在信息处理和传输领域,广泛采用的是只用“0”和“1”两个基本符号组成的二进制编码,二进制数字信号是现实世界中最容易被表达、物理状态最稳定的信号。

④ 个人化:信息技术将实现以个人为目标的通信方式,充分体现可移动性和全球性。实现个人通信需要全球性的、大规模的网络容量和智能化的网络功能。

⑤ 智能化:在面向21世纪的技术变革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将是智能化。智能化的应用体现在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例如,机器人医疗诊断专家系统推理证明等方面。例如,智能化的CAI教学软件、自动考核与评价系统、视听教学媒体以及仿真实验等。

(2)信息技术的功能。

信息技术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从宏观上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辅人功能: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或增强人们的信息获取、存储、处理、传输与控制能力,使人们的素质、生产技能管理水平与决策能力等得到提高。

② 开发功能: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充分开发信息资源,它的应用不仅推动了社会文献大规模的生产,而且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

③ 协同功能:人们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共享资源协同工作。例如,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

④ 增效功能: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现代社会的效率和效益大大提高。例如,通过卫星照相、遥感遥测,人们可以更多更快地获得地理信息

⑤ 先导功能:信息技术是现代文明的技术基础,是高技术群体发展的核心,也是信息化、信息社会、信息产业的关键技术,它推动了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大力普及与应用新技术可实现对整个国民经济技术基础的改造,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可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