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画像孔子名丘,字仲尼。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由此可见山东曲阜尼山是孔子父系和母系颜氏家族的所在地和早期居住地点。孔子是中国历史有记载以来第一个以地名为名的人。据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怀孕后,多次与丈夫叔梁纥到尼山祈祷,求山神保佑生个理想的儿子。第二天一早,一位老者上山打柴。值此危难之际,叔梁纥挺身而出,托住了门闸,使刚刚攻入城内的将士得以退出脱险。......
2023-11-01
孔子故里曲阜、孟子故里邹城是山东省济宁市所辖县市。通过充分利用辖区内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资源,济宁市在立足优秀传统政德,加强领导干部政德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干部为政之德为主线,积极打造了政德教育基地,建设了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济宁市汇集了一批致力于儒家思想研究的儒学大家,同时,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统筹了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等省内的儒学专家、学者作为专题课的师资,并编写了《政德教育读本》等教材,着力打造了多种专题课程,初步形成“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礼乐教学”四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学员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形式,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人员、不同班次的培训需求。
在课堂教学方面,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主要采用的是分专题讲述为主,座谈交流等其他教学方式为辅的教学方式,集中各方面优秀师资力量进行专题课堂讲述,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优秀传统文化概述课(总论课),综合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讲述儒家思想,使学员能够领会儒家思想的核心要义、传承发展以及现代价值;二是经典解读课程(分论课),通过对《论语》《大学》《孟子》等经典文献的详细解读,从礼义、仁政、忠信、孝悌、廉耻等各方面使学员从细节上深入把握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三是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党性教育。
在现场教学方面,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立足本地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古训为主线,借助曲阜市的“三孔”(孔府、孔庙、孔林),邹城市的“两孟”(孟府、孟庙)和孔子研究院等,创设了20余处现场教学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情境教学,结合真实的场景场地,重点讲述儒家的廉政思想、孝道思想、仁政思想等,在曲阜市“三孔”现场教学点借助孔府贪壁图讲授廉政思想,借助孔府重光门讲授家规、家训、家教思想,借助孔庙寝殿讲授仁爱思想等;在曲阜市周公庙、颜庙现场教学点借助周公庙金人铭碑讲授周公为官修身之道;在邹城市“两孟”现场教学点借助孟庙官箴碑和亚圣殿讲授古代为官之道以及仁政、民本思想;在孔子研究院现场教学点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讲话精神。与此同时,济宁市正在积极打造更多的现场教学点,如以重点讲授孔子教育思想的曲阜尼山现场教学点,以重点讲授曾子修身思想的嘉祥曾庙教学点等。
在体验教学方面,为体现儒家思想在社会治理中的运用,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在曲阜市、邹城市、泗水县等地创设了十余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验村居”教学点,其中比较成熟的主要有曲阜市和邹城市两处教学点,教学点之间各具特色,分别以不同的主题呈现,比如曲阜市的书院街道书院村,主要是为了和谐思想传承体验;姚村镇姚庄村,主要是为了礼乐文化传承体验。邹城市的石墙镇上九山村主要是诚信思想传承体验,香城镇北齐村主要是孝道思想传承体验。(www.chuimin.cn)
在礼乐教学方面,为传承儒家礼乐教化思想,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通过专题教学片、话剧、优秀传统文化剧目等形式开展礼乐教学。它与中宣部合作拍摄了专题教学片《政德的力量》,针对干部政德教育与山东电视台合作拍摄了纪录片《新政德新杏坛》;编排了话剧《孔子》;打造了儒家思想组合剧目《儒风雅韵》等。其中,《儒风雅韵》汇集了地方的传统曲艺,在中央党校中青一班、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西部地区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班次中演出,有效地发挥了礼乐教学的教化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命题,为探索开展政德教育创造了十分难得的机遇。作为孔孟之乡、儒家文化发源地,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干部政德教育,用儒家思想培育为政之德,济宁有着无可比拟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济宁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全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8个,是全国人文景观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子思五大儒家代表人物都诞生在济宁,曲阜、邹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曲阜“三孔”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一批致力于儒家文化研究、教学和交流传播的专家学者、高端人才集聚济宁。山东省委组织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专项政策,支持济宁打造儒学人才高地,吸引了多名儒学大家和儒学泰山学者、尼山学者。此外,济宁儒学高端研究交流平台众多。孔子研究院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唯一一家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专门机构,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于2014年9月在曲阜挂牌。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孟子研究院等教学和研究平台各具特色。济宁举办的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国际儒学大会等大型学术文化活动,影响正日益扩大。
有关千秋圣迹·尼山:孔子的诞生及其思想的传承的文章
1孔子画像孔子名丘,字仲尼。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由此可见山东曲阜尼山是孔子父系和母系颜氏家族的所在地和早期居住地点。孔子是中国历史有记载以来第一个以地名为名的人。据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怀孕后,多次与丈夫叔梁纥到尼山祈祷,求山神保佑生个理想的儿子。第二天一早,一位老者上山打柴。值此危难之际,叔梁纥挺身而出,托住了门闸,使刚刚攻入城内的将士得以退出脱险。......
2023-11-01
因此,人们常说“孔门多杂”,正道出了孔子以“有教无类”为旗帜收徒的兼容并蓄。孔子相应的又提出了“因材施教”,这是对“有教无类”的更深的阐释和补充。“因材施教”与“有教无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023-11-01
“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明确地表明了“礼”的事神本质。同时,礼的规范秩序也是实现仁的基础。也指出礼是治理国家、稳定政局,使人们按照等级秩序有序共处的手段。《左传·文公二年》“孝,礼之始也。”......
2023-11-01
志书中并把尼山列为古邹十六景之一——“尼山毓圣”。1邹县西界阙里,有尼丘山尼山风景秀丽,其山形五峰耸峙,尼山傲居其中,故有尼山五老峰之名。中峰东麓有尼山孔庙、尼山书院组成的古建筑群。尼山建筑群的主要建筑是尼山孔庙。尼山孔庙在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五进院落,殿堂达80余间。1尼山书院尼山之西约2500米处,有一片绿树浓荫掩映着的农家房舍,它就是鲁源村,古人称之为鲁源林。......
2023-11-01
孔子通过对商周时期文化典籍的学习与整理,创立了儒家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孔子提出“仁”的重要内涵是“仁者爱人”。因为“仁”的内涵太丰富了,孔子对于“仁”的认识与阐述,也是一个逐步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一是把“仁”定位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可见,要实现“仁”,选择居住生活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这里孔子告诉我们,“仁”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人格品德,要实现“仁”,必须发自内心地追求。......
2023-11-01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孔子的儒家思想占据十分重要的统治地位。墨家创始人是墨子,在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并称“显学”。1“万世师表”碑刻宋明时期,儒学取代了佛学而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主流,这种现象持续了七百多年,孔子的价值观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不仅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周边国家及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孔子本人也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2023-11-01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核心的孔子思想,不仅给世界东方各国以巨大的影响,而且传到欧洲和美洲,对西方一些国家也有重大的影响。十六、十七世纪葡萄牙开始与中国通商之后,由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将孔子的思想系统地传入西方。由此可见,孔子思想在西方流传至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2023-11-01
尼山圣境定位为“孔子的世界,世界的孔子”,并以“明礼生活方式”为核心文化主题,集文化体验、修学启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载体。2尼山圣迹里的“智”厅(右)1尼山圣迹里的“仁”厅(左)尼山圣境的明礼生活方式,绝非是一些古代礼乐仪式的简单模仿和演绎。乐舞传达出孔子所倡导的礼乐文明的独特魅力,彰显尼山圣境所打造的明礼生活方式。......
2023-11-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