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儒家忠恕之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尼山:孔子思想的传承

儒家忠恕之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尼山:孔子思想的传承

【摘要】:儒家忠恕之道亦可运用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世界被连为一体,组成了一个大的“村落”,这也导致国与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不分彼此。正因为我们共同生活于地球这个大型“村落”之中,各个国家都应遵守并践行忠恕之道,在实现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走上共同发展之路。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诸多共同危机,如全球生态危机问题、贫富分化日趋严重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各国在所处地域、文化背景、风土习俗等方面存在矛盾冲突,人与人之间无法相互理解,致使摩擦不断。若要实现世界和谐,首先需要处理的是个体与个体间的矛盾冲突。当今时代,人受物欲的驱使,为了获取利益而不择手段,对他人肆意剥夺,人与人之间处于不平等的状态,从而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若想调节人际关系的矛盾,需要加强人们的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这就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以己度人,从自身出发,推己及人,能够设身处地、以他人视角并结合当时条件背景考虑所发生的问题,以此达到相互理解、共同发展,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儒家忠恕之道亦可运用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由于民族、宗教、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差异,国家之间存在矛盾冲突,但也存在共同的利益。如何使这些不同的国家在交流过程中既能够保留各自的独立性,避免矛盾冲突,同时又能都获得各自所需要的利益,早已成为使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力图解决的问题。忠恕之道作为道德“金律”,为处理和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忠恕之道所蕴含的自律、宽容、平等精神正是实现当今世界和谐发展所需要的。当然,国际公法同样可以用来解决国际之间的冲突,但国际公法主要来自条约、协议与惯例,并无统一形式,不具有强制性,无法形成具有强有力的约束力,在处理国际纠纷中的作用时有限。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各个国家所认同的公理却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如果各个国家都尊崇孔子所提倡的忠恕之道,都能尊重他国主权与领土完整,不干涉他国内政,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就会有助于和谐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www.chuimin.cn)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世界被连为一体,组成了一个大的“村落”,这也导致国与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不分彼此。正因为我们共同生活于地球这个大型“村落”之中,各个国家都应遵守并践行忠恕之道,在实现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走上共同发展之路。在处理国际问题时,国家无论大小都不把本国的价值观强加给他国,实现国家之间的平等与尊重,站在他国的角度处理国际纠纷。忠恕之道无疑可以增进国与国之间的相互理解,调和双方利益冲突,化解双方矛盾冲突,实现和平共处,从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