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文化中,道德“金律”具有泛指与特指两方面的含义。较之《圣经》中的“金律”,忠恕之道同时包含道德的最高要求与最低要求,其内涵更加丰富和具体,是内容完满的、无缺陷的“金律”,是人类应普遍遵守的伦理道德原则。儒家忠恕之道作为道德“金律”,并不是对某一国家或个人的道德要求,而是被全人类所普遍认同并遵守的道德准则。世界人民无论在处理人际问题还是国际问题上,均应遵守忠恕之道这一被普遍认同的伦理道德原则。......
2023-11-01
忠恕之道是儒家伦理核心——“仁”的表现及行仁践仁的方法,要求人们从自身出发,尽自己之所能,能够将心比心,真正做到为他人着想。
首先,忠恕之道具有自律精神。忠恕之道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学说,从己出发推之于人。然而尽己、推己并不是盲目而没有根据的。由于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人的需求存在差异性,因而有时自己不喜欢的不一定是他人同样不喜欢的,这就是说己所不欲未必是他人之不欲;而自己想要得到的同样也未必是他人想要得到的。尽己而推讲究的是不被自身私欲所蒙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诚待人。同时,忠恕之道是一种施之于人而并非要求他人施之于己的道德原则,即忠恕之道只能推己及人而不能强制要求他人推人及己,因此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先从自身出发,严于律己,故忠恕之道表现出律己原则。在西方道德体系中,我们知道并了解西方伦理同样地强调“人类道德精神的自律”,由此我们可知中国传统伦理并非有别于他族的伦理思维模式,而是相互贯通的。
其次,忠恕之道具有宽容精神。忠恕之道提倡以己心度他人,要以宽以待人的原则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宽以待人即是指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豁达,能以平常心待人接物,宽容地对待他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与人为善,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宽以待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也是忠恕之道的思想内核之一。但是宽以待人具有一定的原则性,而并不是一味地宽恕,更不是放纵他人。孔子说过:“在朋友犯错时要对其进行忠诚的劝告与引导”,这也是与人忠的表现。忠恕之道作为道德“金律”已被世界各个国家所普遍认同,是一切国家与民族和谐共处的重要道德原则。
忠恕之道具有平等精神。忠恕之道内在地包含了一种平等精神,即人与人是平等的。孔子在提出仁爱的同时也承认了“爱人”有亲疏远近之别,而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者更是不断地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之差,但同时也认为他人也有差等之爱,在这一点上人与人是平等的。(www.chuimin.cn)
忠恕之道能够提升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忠恕之道讲求“尽己为人”,也就是说每一个社会公民应尽己之心,为国家发展尽一份力,对待工作要爱岗敬业,一丝不苟,不玩忽职守;对待他人要诚信友善,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予以帮助。行事过程中时刻坚守并践行忠恕之道,承担起个人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尽自己的努力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忠恕之道有助于促进公平公正,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条件与基础。忠恕之道提倡自己所不喜欢、不想要的东西,不喜去做的事情,也不要勉强他人。强调每一位社会公民都要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这就是说,每一位社会公民在社会中拥有同样的社会地位,不存在社会等级的差异,不因所处的社会职位、财富的多寡、家庭背景等一系列因素的不同,而对他人妄加判断,而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这本身就是公平公正的体现。
儒家忠恕之道要求人们待人如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其中包含着的宽容与平等精神,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构建“贵和”的社会理念,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当今社会,由于对个人利益的追逐,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激化,人们为了获取利益而不择手段。如果我们能够将忠恕之道作为这个时代的伦理精神,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为他人考虑,那么人与人之间将不再因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而产生摩擦,个体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将得到化解,从而全面促成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也将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有关千秋圣迹·尼山:孔子的诞生及其思想的传承的文章
在西方文化中,道德“金律”具有泛指与特指两方面的含义。较之《圣经》中的“金律”,忠恕之道同时包含道德的最高要求与最低要求,其内涵更加丰富和具体,是内容完满的、无缺陷的“金律”,是人类应普遍遵守的伦理道德原则。儒家忠恕之道作为道德“金律”,并不是对某一国家或个人的道德要求,而是被全人类所普遍认同并遵守的道德准则。世界人民无论在处理人际问题还是国际问题上,均应遵守忠恕之道这一被普遍认同的伦理道德原则。......
2023-11-01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是中国儒家伦理范畴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曾参。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推而广之,所谓“让世界充满爱”,也是忠恕之道的体现。修己严,待人宽,是“忠恕”之道的要义。孔门师徒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归纳为“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指出了人类社会人与人相处的基本道德准则。......
2023-08-02
胡锦涛认为,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2023-11-17
创业者遵守创业道德,影响重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遵守创业道德是创业者创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商界有句名言:“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创业者违背创业道德,必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影响企业的发展,严重的,也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要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除了各级政府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外,创业者自身必须自我约束,自觉遵守创业道德。作为比较有影响力的群体,创业者遵守创业道德,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2023-08-03
在电影的诸多类型中,魔幻电影与技术发展的关系尤为密切。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构建出一个超自然、超日常、充满法术奇迹的魔幻世界,魔幻电影的想象力得以更自由、更充分、更逼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28]此后的数十年中,电影技术的发展和语汇的创新不断推动着魔幻电影的类型化进程。......
2023-08-07
忠恕之道在儒家学说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忠”道为践行仁的最高标准,而“恕”道则为最低标准。忠恕之道是儒家为人处世方法,共同点是从自身出发推行仁爱,由己及人。儒家将忠恕作为行仁之方,其亦被后世儒家学者叫作“絜矩之道”,并将其作为伦理上的准绳。孔子之“忠”道不仅对君臣关系加以限制,同时要求对国家尽忠。以己之心度他人之心,此为恕。......
2023-11-01
换言之,以游女为代表的南方缺乏崇高道德,需要接受周礼的洗礼。另一方面,文王之道是崇高道德的象征,文王之道向南方地区的拓展与影响,属于积极而善良的仁政、德政。显然,毛氏将游女形象作为道德的反面典型,用以标榜文王之道的神圣地位。这种解释将游女当做世俗女子贞洁、贤良的标杆,烘托文王之道美化南国地区的实际作用。朱熹的解释区分了游女形象的新旧之别,使得新时代、新风尚的游女形象能够成为道德的楷模。......
2023-08-22
开展社会史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民族学开展的民族社会调查,使历史学认识到民族社会史研究的重要性。社会史恢复历史研究对象的完整性,从而促使历史研究真正采用全面综合分析方法,这样始可对历史作出整体判断。社会史的研究,还能给予历史学有血有肉的阐述。社会史研究的第二个意义在于能为移风易俗与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开展社会史研究也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2023-07-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