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孔子的德治思想与政德建设

孔子的德治思想与政德建设

【摘要】:在传统文化中,“忠”不仅是个人修身的重要准则,而且是政治品德的最高原则。孔子所说的“忠”,也是处理君臣关系的道德规范。这就赋予了中国传统的“忠”的观念以新的内涵。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加强经济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人民安居乐业。1研学活动3.“以民为本”,强化宗旨意识“民本”思想也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重要方面,是中华优秀传统政德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孔子为政以德”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政德文化,我们要继承。当今社会的政德建设可以在继承优秀传统政德中借鉴经验,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内容。

1.“忠”的创造性转化——培养良好的政治品德

“忠”是中国传统道德中重要的内容。在传统文化中,“忠”不仅是个人修身的重要准则,而且是政治品德的最高原则。它可以直接关系到天下兴亡,社稷安危。

孔子特别重视“忠”。孔子所说的“忠”主要是讲真心诚意,尽己为人,虽然有“忠君”的意思,但绝不是有人说的“愚忠”。他对“忠”作了多种解释。首先,“忠”代表着一种为人处世的生活态度,是尽心竭力帮助别人的意思。他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忠还表示诲人不倦,教人以善,“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另外,“忠”还具有诚心诚意、待人真诚的意思,如:“主忠信。”孔子所说的“忠”,也是处理君臣关系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要想使臣下忠于君主,前提是君主必须“守礼”“正身”“修己”,这样臣才能心服,以忠事君。但臣下不应该盲从君主,不应该对其没有道理地盲从,“如其不善而莫之违也”,则就会有“丧邦”的危险。同时,孔子认为事君应“勿欺也,而犯之”,可以当面冒犯君主。君主只有正确而尊重地对待臣子,臣子才可能忠诚于君主。

在当代,“忠”所代表的精神、气节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前,在领导干部的政治品德中,“忠”主要体现在为国家、为人民、为事业尽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这就赋予了中国传统的“忠”的观念以新的内涵。

第一,忠于祖国。要忠于祖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有为祖国的发展而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

第二,忠于人民。要时刻关心人民的生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加强经济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人民安居乐业。当自己的个人利益与人民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首先保证人民的利益,必要时牺牲自己的利益。

第三,忠于职守。“在其位,谋其政”。应有高度的责任感,绝不懈怠工作,永远用忠诚的态度履行职责。如果领导干部玩忽职守,轻则会影响工作,进而损害民众的利益,重则将可能危害到国家的利益,甚至危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在当代,“忠”主要强调的是为人民尽心、为国家尽忠、为社会尽责、为天下献身的精神。它要求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民众,都要为国家、为集体谋利益,必要的时候,可牺牲个人利益,它把人民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视为至上。(www.chuimin.cn)

2.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

“德”在政治中非常重要,是为政之本。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领导者在行使权力时必须要守政德,权力在有德的人手中会有利于国家社稷,造福万民;反之,权力在失德的人手中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甚至于动摇国家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宏大的人才队伍。”在“德”和“才”二者的关系中,德是首要的前提。

1 研学活动

3.“以民为本”,强化宗旨意识

“民本”思想也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重要方面,是中华优秀传统政德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的德治思想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因此治国的重要目标就是爱民、重民、利民、富民。“民本”在古代政德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为政者必须保证其所作所为是为了惠及人民,爱护人民,这样才可以得到人民的拥护,使人民为自己所用。另一方面,为政者在对待人民时,必须以道德为首要原则,用自身高尚的道德修养、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赢得人民的信任。

“民本”思想是领导干部从政的根本,对强化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就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第一,领导干部作为党的宗旨的践行者,不论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岗位,都应当牢记以民为本的观念,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选择为人民服务,还是选择当官老爷,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道德。习近平强调:“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领导干部要坚持不懈地强化宗旨意识,要牢记无论处在何种职位,都是党的宗旨的践行者,都是为人民服务的。第二,领导干部应该深刻地意识到:手中握有的权力越大,身上所背负的责任就越多。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他们应该时刻把党的事业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把人民的幸福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不断强化自律意识,做到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第三,领导干部应有严格的法治观念,正确处理好权力与利益的关系,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不能以权谋私,只能以权为民。领导干部应该做到眼里有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办事,为百姓造福。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广大人民所赋予的,因此,在行使权力时,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刻保持着敬畏之心。领导干部的作为应该经得起自己的检验,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良心的事。只有秉持着这样的敬畏之心,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将人民群众时刻放在心中,真正做到“为民、爱民、利民、富民、忧民、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