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孔子的新君子观及其在政治秩序中的重要性

孔子的新君子观及其在政治秩序中的重要性

【摘要】:进一步说明了君子在政治秩序中的重要性,强调君子既是礼义道德的承载者,更是政治和社会秩序的中流砥柱。女子、小人、普通百姓不能称作君子。到了孔子的口中,君子的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两段对话中,孔子对“君子”德行品质有较为详细的概括。孔子主要是从内在的品质与外在的仪表两方面来规范、充实君子的内涵的。孔子明确指出君子不能去仁。孔子提倡见义而为的勇。君子主忠信,重义崇德。

君子是维持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中坚力量。在儒家思想占据主流地位的中国传统君主政治环境中,政治秩序、社会秩序的建立与维护,很大程度上都要依托君子来实现,都需要靠君子发挥作用。

孔子在评论子产时提到的“君子四道”:君子容姿恭敬庄重,对君主敬重负责,对百姓广施恩惠,役使百姓符合道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中荀子对孔子的话进行了扩展性的表述:“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荀子·致士》)进一步说明了君子在政治秩序中的重要性,强调君子既是礼义道德的承载者,更是政治和社会秩序的中流砥柱。

在孔子之前,君子的含义是不固定、不确切的。孔子继承和发展了前代以来的君子观念,站在重振社会秩序、力挽世俗颓风的高度,第一次全面地系统地以较具体的道德规范充实了君子的内涵。孔子的君子观是他为儒家树立的一面旗帜,他所制定的君子规范,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1.新君子观的含义

孔子之前,君子一词用法有这样的特点:(1)用于指称地位较高的人。女子、小人、普通百姓不能称作君子。许慎《说文解字》:“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2)指称的对象不固定。既可指周天子、诸侯、士大夫,也可指女子所爱的丈夫或情人。(3)与德行好坏关系不紧密。德行品质好还没有被纳入君子这个词的内涵之中。因而,孔子之前君子一词尚不带有道德评判的色彩。

到了孔子的口中,君子的含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论语》全书共有84章、107次出现君子一词,用于指称所爱的丈夫或情人这项已经消失。尽管在孔子的言论中,君子有时单指地位尊贵的人这层含义(约有10处左右),但绝大多数是指道德修养好的人。孔子继承与发展了前代关于君子的说法,第一次全面地以比较具体的道德品质:仁、义、礼、智、信、忠、孝、勇、有节操等充实了君子的内涵,从而使君子与道德品行的关系固定了下来,并一直被后人所沿用。

2.君子的内涵

孔子将君子应具有的品性概括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欤?”孔子曰:“非为眠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则诎然,乐矣;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珪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礼记·聘义》)在这两段对话中,孔子对“君子”德行品质有较为详细的概括。但不管是君子有“九思”,还是以“君子比德于玉”——具有“仁”“义”“礼”“智”“信”等品质,君子的品质,并没有完全被覆盖,“君子”的内涵远非只有这些。孔子对“君子”品质的论述,散见于他对学生的只言片语当中。

孔子主要是从内在的品质与外在的仪表两方面来规范、充实君子的内涵的。在内在的品质方面,孔子强调君子应有这些品质:

(1)君子行仁。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孔子明确指出君子不能去仁。仁,是孔子关于君子品德修养中以礼为核心融合了“恭、宽、信、敏、惠、勇”等多种美好品质的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

(2)君子修义。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孔子对“义”虽多次提及,但并没有对它进行具体的界定。孟子解释为“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这与孔子所倡导的“义”大致相当。人的行为合乎时代道德的标准,就是符合“义”的标准。

(3)君子重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孝敬父母是做“君子”的最低的要求。孔子在很多场合大谈“孝道”,并且还规定“孝”的具体细节和“孝”的本质,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总之,“孝”的本质就是“敬”,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

(4)君子尚礼。这是孔子谈论最多的一个品质。它既包括内在的敬让之心,也包括一些外在的礼仪规定。他认为“礼”是人立足社会的根本。“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君子有美好的品质还必须用“礼”来约束,用“礼”来调和。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论语·泰伯》)“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5)君子有勇。勇,是建立在“义”的基础上,不是血气之勇。对于血气之勇,孔子是反对的。“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论语·述而》)子路好勇,且是血气之勇,孔子说他会不得好死。“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勇,要合乎礼节,合乎义的要求,“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论语·阳货》)。勇,应该是一种为国家利益而舍生死的勇,是一种见义而为的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论语·雍也篇》)这是一种为国家利益而舍生忘死的勇。“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孔子提倡见义而为的勇。

(6)君子讲信用。孔子不止一次谈到,君子要修炼以“忠信”为主的两种品质,并且认为讲信用是做人的根本。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君子”更应重视讲信用,子曰:“君子贞而不谅”(《论语·卫灵公》)。(www.chuimin.cn)

(7)君子主忠信,重义崇德。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论语·颜渊》)

(8)君子有节操。曾子曰:“……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欤?君子人也。”(《论语·泰伯》)“君子”临大节而有节操。“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君子”在穷困当中也能固守节操。

(9)君子有智慧。“是非之心,知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孔子不仅认为智就是能辨明是非,更指能够保全性命于乱世,趋吉避凶。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

(10)君子安贫乐道。“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11)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12)君子群而不党。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13)君子有过则改,交友慎重,不与品行不好的人交友,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友。“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子罕》),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在外在的仪表上,孔子强调君子要恭、庄、温、讷、威、矜、逊、泰。“恭”就是恭敬,孔子主张“与人恭而有礼”,但他反对“足恭”,即取媚于人;“庄”,即庄重;“温”,温和;“讷”,不花言巧语;“威”,威严;“矜”,庄重;“逊”,谦虚;“泰”,舒和安详。孔子认为“君子”要有温和、庄重而有威严的仪容,谦虚有礼的态度。“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学而》),“君子矜而不争”(《论语·卫灵公》),“君子泰而不骄。”(《论语·子路》)孔子认为“君子”既要重视内在品质的修养,又要重视外在仪表的修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孔子教育学生做“君子”,他的学生当中除南宫适以外,其余出身大多低微,德行最受称赞的颜回,穷居陋巷,箪食瓢饮,死后有棺无椁。由此可知,出身低寒的士子可以是君子。孔子称南宫适、伯玉为君子,赞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论语·公冶长》)。南宫适,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索隐》,是鲁国的大夫。伯玉,据《左传》记载是卫国的大夫,子产是郑国大夫。据此可知,出身尊贵的卿大夫,只要德行好,同样可称为“君子”。在孔子心目中,“君子”身分地位是否尊贵已不再重要,他更关注的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端庄的仪表,并以此品评人物。孔子称赞南宫适:“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这是因为南宫适“尚德”,称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是因为子产“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此外,孔子还称赞子产、伯玉为“君子”,“君子”成了对道德品行良好的人的最高的精神嘉奖,成了评判人物道德品行高下的价值尺度。综上所述,孔子所规范的“君子”就是指不同阶层中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仪表端庄的人。

3.君子之政

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他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但我们从他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推知他的教育目的——培养君子式的人才。《论语》中谈论最多的是仁、义、礼、智、信、忠、孝、勇等品质,而这些品质与怎样做才算君子密切相关。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就是培养君子式的人才。而培养君子式的人才的目的就是行“君子之政”于国,即用君子身上固有的优秀品质来治理国家、管理人民。做君子以及培养君子的目的就是“安人”“安百姓”,行“君子之政”。

孔子提倡“君子之政”,这与他当时所处的时代有关。前面说过,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代。周王朝的威信早已荡然无存,各种维系人伦纲常的典章制度名存实亡。臣弑君者有之,父子、兄弟相残者有之;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旧有的人伦纲常渐趋毁灭,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出现,整个社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谁能振兴这日趋颓毁的世风?普通百姓自然不能。而国君、卿大夫当中许多人本身就是旧制度与人伦纲常的破坏者。于是,孔子就把这一重担放到了君子肩上,因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君子是孔子树起的一面旗帜。“君子之政”就是德政,是以君子身上的各种优秀品质治理国家,管理人民。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论语·子路》)这是以“仁”为政。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论语·为政》)这是以“智”为政。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问》)这是以“慎”为政。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是以“礼”为政。总之,就是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廉、勇、慎等品质为政。孔子的“君子之政”发展到了孟子就成了“仁政”。孟子的“仁政”是从孔子所说的君子的“仁德”发展而来的。孟子的“仁政”主要指“保民而王”,“仁政”的实施者主要是“王”,因此,孟子的“仁政”主要是“王者之政”。孟子为鼓吹国王们实施“仁政”,提出“性善论”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在那样的社会,“君子”都很少,“仁人”更是不可见,孟子在诸侯中推销他的“仁政”,可是谁也不买他的账,因此,他的“仁政观”也就成了“乌托邦”式的政治理想。而孔子的“君子之政”是建立在“君子观”的基础之上的。在朝的“君子”可以推行“君子之政”,在野的“君子”同样也可以实施“君子之政”。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在野的君子以其良好的德行影响世风,这也是为政方式的一种。这样看来,孔子的“君子之政”的范围、对象就要比孟子的“仁政”宽广得多。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任大司寇并行使相的职权,推行“君子之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齐国之强大,对此竟然感到恐惧,于是设法使之停止。孔子的“君子之政”的失败,有社会历史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君子之政”的核心之一——以“礼”为政所遵循的“礼”比较落后。他所谓的“礼”虽然根据时代发展增加了新的内容,但主要遵循周礼,而由于私有制的发展,周礼已不能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他的“君子之政”,即使没有齐国的美女宝马,也注定要失败。孔子的“君子之政”虽然失败了,但他所规定的君子规范及“君子之政”中的积极因素仍深深地影响着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