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我国吹管乐器与音乐欣赏:笙与唢呐知识概述

我国吹管乐器与音乐欣赏:笙与唢呐知识概述

【摘要】:凤凰展翅知识阅读笙是我国的一种古老乐器,其音色甜美、柔润,比二胡明亮,比笛子优美,而它那短促的吐音,又近似弹拨乐器的音响。笙的特殊音质使它在管弦乐队中起着“调剂”的作用,可以与吹、拉、弹三组乐器结合得很好。百鸟朝凤知识阅读唢呐原是波斯、阿拉伯的乐器,唢呐二字就是波斯名的音译。第一部分曲调粗犷、开朗,具有浓郁的北方民间民乐的特点,让人感到开心欢快。

♬经典赏析

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独奏)

知识阅读

葫芦丝(又称“葫芦萧”)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滇西傣族地区,在布朗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中也较为流行。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赛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用竹筒制作的土火箭),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动人的乐声。葫芦丝因其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柔美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等特点,受到广大中音乐爱好者的喜爱。传统葫芦丝属簧管类乐器,其结构由一个葫芦和两根(或三根)竹管组成,葫芦上端为吹嘴,下端与葫芦连接的三根竹管为音管,其中,中间一根较粗较长的竹管为主音管,主音管正面有六个音孔(按音孔),背面上端有一个音孔为第七按音孔,下端有一个泛音孔(出音孔)和两个穿绳孔。主音管顶端装有金属簧片,插入葫芦,其尾端装有软塞子。主音管音阶排列[以全按下主音管一至七个音孔吹奏作“sol(5)”为例]从下到上依次为“mi(3)”“sol(5)”“la(6)”“xi(7)”“do(1)”“re(2)”“mi(3)”“fa(4)”“sol(5)”“la(6)”。副主音管无按音孔,因此装有簧片的副音管一端插入葫芦主音管左侧或右侧,在葫芦丝吹奏时,如将副音管底端软塞取出,装有簧片的副管音就与主管音一同响起,但副管音只能发一个音。现常用的葫芦丝有C 调、小D 调、降B 调、F 调、G 调、E 调等几种。

音乐赏析

《月光下的凤尾竹》是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所创作的一首节奏舒缓,优美缠绵、富有傣族风情的抒情歌曲,该曲通过描绘美丽的孔雀、婀娜多姿的傣族少女、奇丽独特的青山碧水,还有隐现在原始森林中的傣族竹楼等景象,表现了傣族青年男女之间相互倾慕、纯洁真挚的情感

此曲是3/4 拍,再现单二部曲式结构。图示为ABA。乐曲开始是8 小节的引子。A段里包括重复的a 句(羽调)。主题运用“倚音”装饰级进的旋律线条,并结合三拍子的节奏,展现了西南边塞的风景画面。A段里的b 句和b1 句是同头换尾式的,b 句形成了13516 这样具有浓厚的西南音乐音调的基本特征。变化再现a1 句后直接进入B 段,将歌曲推向高潮,最后变化再现A1 段。乐曲在长达16 小节的衬词“哎罗哎”中结束。

凤凰展翅

知识阅读

笙是我国的一种古老乐器,其音色甜美、柔润,比二胡明亮,比笛子优美,而它那短促的吐音,又近似弹拨乐器的音响。笙的特殊音质使它在管弦乐队中起着“调剂”的作用,可以与吹、拉、弹三组乐器结合得很好。著名的笙独奏曲目有《凤凰展翅》《草原巡逻兵》《欢乐的泼水节》等。

音乐赏析

《凤凰展翅》由胡天全、董洪德创作,曾获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民间音乐比赛金质奖。乐曲采用山西梆子音调,运用各种演奏技巧,描绘凤凰展翅翱翔的情景,以表现对现实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向往之情。引子以其特有的强烈和音与清新、纯净、恬美的单音演奏形成对比。由慢渐快的带有倚音的音型,用呼舌技法吹奏的徐缓的旋律,表现出凤凰美丽的身姿和展翅前抖动羽毛的有节律的姿态和神韵。

第一段旋律主要运用了笙的“双音”“嘟噜”等技法,犹如凤凰引吭高歌。第二段旋律速度由慢渐快,恰似凤凰翩翩起舞。第三段旋律由G 调转入A 调,速度渐快,似凤凰翩然起飞。最后,以呼舌技法吹出一段恬静、辽阔的旋律,有如凤凰展翅凌空,翱翔蓝天。整首乐曲在同一音调5212 基础上通过力度对比、节奏对比、演奏技巧对比、调性对比、旋律的扩充和压缩等变化发展,形象地勾画出凤凰展翅的娇美身姿和神韵。

百鸟朝凤(唢呐独奏)(www.chuimin.cn)

知识阅读

唢呐原是波斯阿拉伯的乐器,唢呐二字就是波斯名的音译。流传在各地的唢呐有大有小,有的粗犷,有的柔和,种类很多。唢呐的音量很大,声音高亢有力,适宜与锣鼓结合或是与整个乐队抗衡,表现热烈的气氛、雄伟的气魄以及欢乐的场面等,在乐队中非常突出。著名的唢呐曲有《百鸟朝凤》《小开门》《庆丰年》《节日》。

音乐赏析

山雀和小燕子等小鸟的对话,噪吵的声音:

用长音下滑的手法来表示公鸡打鸣声:

母鸡下蛋后不停地“咯咯”声:

模拟得最精彩的要算蝉鸣一段,运用了忽强忽弱的力度变化和循环呼吸的长音奏法,把夏日的蝉鸣声表现得惟妙惟肖:

全曲的伴奏音乐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各小段的小鸟声串连起来。

乐曲一段段的模拟,在多变的鸟鸣声中,把乐曲的情绪步步推向高潮。

《百鸟朝凤》是一首根据民间乐曲改编的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乐曲用热烈欢快的旋律与百鸟齐鸣之声,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色。这是一首能够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回忆的优秀乐曲,在乐曲中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布谷鸟、小燕子、画眉、百灵鸟等禽鸟的叫声,还能听到公鸡啼鸣,它象征着黑夜的消逝和朝阳初升的意境

这首乐曲有许多的演奏谱,但乐曲结构一般包括旋律和模拟音调两大部分,前面有一个小引子:引子在弦乐碎弓的衬托下由唢呐奏出,活泼的音调好似许多鸟类从远方纷纷飞来。

第一部分曲调粗犷、开朗,具有浓郁的北方民间民乐的特点,让人感到开心欢快。第二部分在乐队的旋律伴奏下,唢呐运用各种技巧模仿出许多鸟的叫声和嬉戏声。在模仿各种鸟叫的过程中,也插入了一些唢呐与乐队对答式的旋律,整首乐曲自始至终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气氛,随着音乐情绪的不断递增,乐曲在欢乐的高潮中突然结束,使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