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边路过载:局部人数优势的创造

边路过载:局部人数优势的创造

【摘要】:第一种方式就是让一侧的边后卫内收,保护中路区域。充分为边路球员创造空间,在这个体系里萨内和斯特林可以踩着边线踢球并获得一对一的机会。

● 中锋横向移动至边路1 ●

除了纵向回撤在对手的中场线和后卫线之间或者对手防线身后拿球,前锋也可以去到边路,在短暂的时间里形成局部的人数优势。这一画面起始于进攻方前腰10 号和前锋9 号在纵向的一个换位,当前腰前插压制对手后卫线的时候,前锋可以撤到一个原先盯防前腰的球员无法照顾到的边路位置。在这一战术的起始位置上,边前卫和边后卫纵向选位的重叠就是为了给到中锋回撤的空间。左边后卫3 号作为一个连接中转去串联强侧中后卫和强侧后腰(红色5 号、8 号),当后腰接球转身面对进攻方向时,中锋的横向移动会让对方的边后卫非常被动。如果防守中后卫5 号跟出,那我们的前腰就会进入最危险的空间,而强侧边前卫的坚决前插也会在瞬时让防守方边后卫陷入非常难受的1v2 局面。

● 中锋横向移动至边路2 ●

虽然对方的后腰和前腰都可以快速回到这一块区域,但是比起进攻方中锋(红色9号),他们都处于离球门更远的位置。当中锋拿球转身时,弱侧边前卫(红色7 号)、边后卫(红色2 号)和前腰(红色10 号)需要去利用对方深处防守空间,而强侧边前卫(红色11 号)可以继续向深处走,以给到持球者在前两条传球路线被封堵时的第三选择。

在前锋拿球不能转身的情况下,再次回传给到强侧后腰重新组织也是必要的选择。强侧后腰在很多时候的进攻职责就像一个调度官,在进攻无法向前时一定要随时准备着提供回传选择,并寻求转移利用对手弱侧的空间。曾经的曼联队92 班斯科尔斯和贝尼特斯利物浦队时期的阿隆索就是经典的代表。

这里可以引入一个“连接中转”的概念,也就是当直线传球无法直接完成时,第三人的一脚出球或者极短时间出球的过渡,可以通过角度的变化避开对方的防守。这其实也是Tiki-Taka 概念很重要的部分。这样一种传球方式需要接球者很好地选择自己的身位和对于行进受压情况下出球技术能力的运用,借此来破对手的高强度防守,激活队友的“延时性有效接应点”。这个概念可以联系到之前由一名持球者和三名接球者所组成的菱形概念,或者很多教练所提到的“三角形三人选位”。形状是为了让球员更好地了解到选位时需要创造角度去支援队友,而在完成选位后也需要用适当的技术去利用所创造的优势。

● 连接中转:后腰1 ●

当对手前锋(蓝色9 号)用切弧线的跑位逼抢拖后中场时,左中卫(红色5 号)此时就处在无效接球位置。这个时候,虽然强侧后腰处在一个即使拿球也无法转身的位置,但是可以作为一个中转站来帮助球队创造空间。当后腰(红色8 号)回撤并接到传球过渡给左中卫时,连接传球就破了对手的逼抢。

定义

连接中转:

当队友之间直线传球无法直接完成时,第三人接应后的一脚出球或者极短触球时间内的过渡传球,通过角度的变化避开对方的防守并串联进攻。

● 连接中转:后腰2 ●

这一次的情况也是相似的。虽然在边路有着进攻3v2 的优势,但是因为对手边前卫(蓝色7 号)的切弧线跑位让边后卫无法接到球,连接传球可以在此激活边后卫的接球位置,并且破解对手的局部逼抢。看似简单的一脚触球,在高对抗下如何把握移动创造空间的时机;怎样打开身位触球又不将球暴露给对手的方式;传到前插队友哪一只脚下才方便其推进——这些都是难题。

“烟枪”萨里在2018 年来到切尔西队后,打出了现代进攻足球的旗号,彻底颠覆了之前那个赛季孔蒂不太追求地面足球的3 中卫体系。在来到球队后的由后向前训练课上,据说两侧后腰坎特和科瓦契奇就一直被他要求加练连接传球。在随后的比赛里,这两人的连接传球几乎出现在每一次对手的高位逼抢中,以此来帮助老帅执行地面推进的由后向前战术。(www.chuimin.cn)

● 3-2-5 阵型边后卫前插利用边路空间(瓜迪奥拉) ●

2018-2019 年赛季的英超联赛,当时积分落后利物浦队的卫冕冠军曼城队在瓜迪奥拉的带领下,用了一种新的阵地进攻战术。由于英超对手的攻守转换强度很大,所以瓜迪奥拉在进攻时选择了从曾经的2-3-5 阵型改为了新式的3-2-5 阵型。

第一种方式就是让一侧的边后卫内收,保护中路区域。而在右边后卫凯尔·沃克(Walker)前移的那一侧中场,京多安(Gundogan)内收形成双后腰,边前卫博纳多·席尔瓦(Silva)则选位到对手中后卫与边后卫之间的肋部位置。这样的画面会造成防守方边前卫面临两难的选择。如果防守边前卫(深蓝色11 号)选择跟随前插的边后卫,那中后卫持球的斯通斯(Stones)就可以直接找到边前卫博纳多·席尔瓦(Silva);反之,如果防守边前卫(深蓝色11 号)选择封堵内接进攻边前卫的线路,那前插的进攻方右边后卫沃克(Walker)就可以有很大的空间接球并创造传中的机会。

● 3-2-5 阵型边中场前插肋部空间(瓜迪奥拉) ●

除了利用边后卫前插打开对手边路空间,瓜迪奥拉在保证3-2-5 阵型的前提下,尝试新的战术,让两侧的边后卫都选择内收保证后场的人数优势,而前提到后腰位置的是一侧的中后卫斯通斯(Stones)。前场两个边锋为了拉开防守方后防线四人之间的距离,选择了非常靠近边线的起始位置。

每当后腰将费尔南迪尼奥(Fernandinho)的球交给边线位置的两个边锋时,边中场大卫·席尔瓦(Silva)和京多安(Gundogan)就会去探索对手肋部空间。也正因为在中路区域进攻方中锋阿奎罗(Aguero)的存在,所以防守中后卫(深蓝色4号、5 号)不会轻易丢掉自己的防区。曼城队在阵地进攻时,伴随着右边后卫或者后腰的回收,拉波尔特(Laporte)的左边后卫位置也可以前移。人员的位置可以不停地轮换,但是宏观的阵型和体系一直被保持。

在对阵阿森纳队和埃弗顿队的2018-2019 年赛季英超的两场比赛里,曼城队都用到了这个战术并且全取6 分。在随后6:0 大胜切尔西队的比赛里,瓜迪奥拉又变化到4-2-4 阵型。此战术的特点如下。

(1)当中后卫前移作为后腰使用时,对手的后腰和前腰会因为区域防守的交接出现空间。

(2)在一支球队里往往边后卫拥有出色的一对一单防能力和速度,由攻转守时把握性更大。

(3)充分为边路球员创造空间,在这个体系里萨内和斯特林可以踩着边线踢球并获得一对一的机会。

(4)中场球员可以最大限度地探索后卫线的肋部空间,也就是边后卫和中后卫之间的位置。无论贡多齐还是盖耶都没有办法很好地限制曼城队前插的中场球员,德布劳内和大卫·席尔瓦在这几场比赛里都发挥得非常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这应该是瓜迪奥拉继边后卫内收到中场战术后,又一个标志性的战术改革。在4-3-3 阵型盛行的2018-2019 年赛季,大多数的教练都提倡用边后卫踩着边线踢球来创造出跨度,边锋则更多地往中路移动成为内锋。而瓜迪奥拉却有些返璞归真,让边锋再次撤到最大宽度的区域,把肋部空间留给两个边中场。这无疑又向人们诠释了战术是不断在改变的,教练需要按照自己球员的特点并结合对手的安排去创造出特殊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