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周予同教育论著选编:五四时代趙家樓一役的真实记录

周予同教育论著选编:五四时代趙家樓一役的真实记录

【摘要】:寫這篇文章的,是在五四時代親自參加過趙家樓一役的一位大學生。到了趙家樓附近,再來一套激昂的演説和口號,於是闖進曹公館,來一個出色的空前的示威。終於,趙家樓是走近了,有意的激昂的口號在群心理中起了作用,這班狂熱的青年們在這一個緊要關頭是相當賣力的,也是相當成功的。在暮色黯然中,趙家樓一役是結束了,但“五四動”却成爲永久的紀念。

寫這篇文章的,是在五四時代親自參加過趙家樓一役的一位大學生。怡安是他的筆名。現在這位大學生已成爲著名的歷史學者了。這篇回憶,是以歷史學者的眼光,描寫十八年前的親身經歷,所以是特别值得寶貴的。——編者

“民八”前幾年的北京城裏,大學生們的分野是這樣的:一部分的公子哥兒們過着腐爛的青春的生活,教室以外,妓院、戲館和賭場便是他們消磨時光的場所。最大部分的中産子弟們,接受了傳統的科舉的遺毒,兢兢於聽課應考的生活;成績的高低,差缺的分發,以及校長教授們的偶然垂青,都可以使他們心意怦動的。只有極少一部分的青年們,不滿那一切腐爛的或死寂的生活,他們追求那人生的和世界的究竟。他們有得是熱情,有得是空想,這一班狂熱的青年們,不僅只作口頭的討論與宣揚,而且想身體力行,因此,他們曾經秘密地組織了會社,用互相磋切勉勵的方法,改善自己的生活,進而改善别人的生活,更進而改善世界全人類的生活。這真痴傻得可憐,但是可愛;這不是依然是一套中國式的宋明理學的唯心的修養法嗎?據筆者所知道的,當時北京城裏的大學專科學校有這秘密組織的也只有兩個。

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提出廿一條的要脅是五月七日,中國北京政府的被逼簽字是五月九日,爲什麽趙家樓一役不發生於國耻紀念日,而却發生於五月四日呢?假使時日的移前也是歷史所應該追究的話,那麽,這便是由於這班狂熱的青年的力的推動。

巴黎和會的消息傳到這故城,知識分子們都相當地憤激,更其是學生們。五三的夜晚,在一個學校的角落的小室裏,這個秘密的會社居然召集了。發動的時日的早晚,成爲這會議中的争辯之一。“乘其不備”,“避免泄露”等等語句作爲提前發動的有力的理由,於是“五四”的名稱便在它的前夜决定了。接上的議案是怎樣的方式和怎樣地進行。用國家民族危機的到臨,反對賣國賊,來當作口頭禪。用群衆請願的方式來安慰政府和參加者的心。到了趙家樓附近,再來一套激昂的演説和口號,於是闖進曹公館,來一個出色的空前的示威。議案是决定了,武器呢?怎麽也没有法子得到。但却在大栅欄照相館裏找到了重印的曹陸章的照片。而多量的火柴,小瓶的火油和結實的旗杆却成了隨身的法寶。

當民國八年五月四日下午二時左右,中國現代史上所謂“五四運動”居然爆發了!大隊的青年們以激昂的姿態衝出校門;天安門一帶,白的旗幟,黑的標語,映着紅闊的青年們的臉,象徵着中國民族前途的光明。激昂的演説,歸宿於國家民族的自由平等的發展;威爾遜的理論成爲群衆的最高信條。(www.chuimin.cn)

繼承着演説是高叫的口號,是列隊的游行。終於,趙家樓是走近了,有意的激昂的口號在群衆心理中起了作用,這班狂熱的青年們在這一個緊要關頭是相當賣力的,也是相當成功的。狹窄而不甚漂亮的胡同擠滿了亂了隊伍的青年們,曹公館的朱門緊閉着,一位警察用鑒賞的態度安詳地站在那裏。終於,他無法保持他的崗位了,他離開,朱門外擁着一大批的狂熱者;同時,離朱門不遠的一個小雜貨店的門前,一位像章宗祥的人被毆了!這位中年的紳士的面孔的確像他們所帶去參考的照片;然而,這是曹公館呢!章氏遠在日本任公使,爲什麽自己送上青年們的拳頭呢?爲了這一個疑問,青年們的拳頭總是間歇地停止着。最後,學習法律的學生們開始來勸阻了;他們以爲請願是法律所允許的,而暴動毆人却失了受高等教育者的身份。

原來這朱門是始終緊閉着的,青年們的拳頭和旗杆無法攻破這一個重關;透過這朱門的,只是一陣的醜惡的詛咒。忽然一位忠實的狂熱的無治主義的青年將朱門左邊用人卧房的小窗的玻璃打破,他從這小窗爬進去,打開大門,於是群衆在歡呼聲中一哄而進。當時,這些狂熱的青年們,説他們没有步驟呢?他們却知道第一件事是割斷電話綫;説他們有計劃呢?他們有些人竟將拳頭去攻打停在天井裏的汽車玻璃,將自己的雙手染上自己的鮮血。幾個人衝到上房,翻了抽屉,拉下紗帳。曹氏本人和眷屬大概是早避開了,幾位自認和曹氏同住的女眷向群衆們婉言勸阻。不知是善意呢,抑或是毒計,總之,在勸阻不久的時光,大隊的憲兵和救火車已經用包圍的形式來逮捕了!便服而較機警的學生們早溜走了,剩下的一些穿制服的,英勇的或疲乏得不能移步的學生們成爲他們的俘虜!

在暮色黯然中,趙家樓一役是結束了,但“五四運動”却成爲永久的紀念。

原載《國民》1937年第1期,發表時署名“怡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