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是由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契丹族建立的国家政权。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一方面总以天命正统自居,自诩“天之骄子”,自谓“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另一方面,他们又把自己视为中国历史进程的参与者。辽代何时铸行货币,史料对此不能明确。据《辽史·食货志》记载:“鼓铸之法,先代撒刺的为夷离堇,以土产多铜,始造货币。”这说明撒刺时期曾经铸行货币。......
2023-07-30
敦煌石室的發見,成爲現代學術界的一樁重要事件;關於它的研究,中國之外,英、法、日、德、俄等國的學者都有著作或論文發表。這裏只能將比較重要的記録下來,因爲手邊書籍的缺乏,遺漏在所不免,將來如有機會,當加以較詳密的訂正。
一 英文
關於這方面,斯坦因氏有兩部極重要著作:一爲游記性質,一爲成績報告性質。書名爲:
1.Ruins of Desert Cathay:Personal Narrative of Explorations(1906—1908)in Central Asia and Westernmost China,in 2 vols.,London,Mac Millan,1912.
2.Serindia: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 and Westernmost China,in 5 vols.,Vol.Ⅰ-Ⅱ—Text;Vol.Ⅳ—Plates;Vol.Ⅴ—Maps;Oxford,1912.
關於敦煌石室畫幅影印的,有:
3.Portfolio of“The Thousand Buddas.”48 Plates,B.Quaritch,London.
斯氏另有短文報告一篇,見於一九〇九年九月份英國《地理學雜志》(The Geographical Journal,Sep.,1909),題爲:
4.Exploration in Central Asia.(按王國維譯爲《中亞細亞探險談》,詳下。)
此外,尚有:
5.A Census of Tun-Huang,by Lionel Giles,Toung Pao(《通報》),Vol.16,p.468,1915.(按王庸譯爲《千五百年前之敦煌户口册與中國史籍上户口數之比率》,詳下。)
6.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in China and its Spread Westward,Chap.Ⅷ,The First Printed Book,The Diamond Sutra of 868,by T.F.Carter,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25.
7.The Long Old Road in China,Chap.す,Tun-Huang,and Chap.ⅩⅣ.,The Caves of The Thousand Buddhas,by Langdon Warner,Doubleday,Page&Company,1926.
二 法文
1.Les Grotte de Touen-Touang,by Paul Pelliot,Paris Librairie Paul Genthner,1920—1924.
2.Documents Chinois déconverts pour Aurel Stein,by Edoward Chavvannes(沙畹),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Towen-Houang Che Che yi Chou(《敦煌石室遺書》)hommageàPaul Pelliot,by Edouard Chavannes,Toung Pao,p.546,Vol.Ⅱ,1910.
4.Deux fragments Sogdien-Bouddhiques du Ts‘ien-fotong du Touen-Houang,by Fr.Rosenberg,Mélanges Asiatiques,tires du Bulletin de l'Académie des Sciences de Russie,Nonvells Série,1917—1918.
三 日文
1.《敦煌遺書》景印本第一集與活字本第一集,ポール·ペリオ(伯希和)羽田亨共編,上海東亞攻究會,大正十五年。又《支那學》第四卷第二號有對於本書的紹介文字。
2.《敦煌石室の遺書》,石濱純太郎。
3.《敦煌遺韵》,矢吹慶輝,東京岩波書店,昭和五年。
5.《大正新修大藏經》,高楠順次郎,大正一切經刊行會,昭和三年。(這書將敦煌發見的佛教及外教經典搜羅頗備。)
6.《敦煌本古逸經·論章疏并古寫經目録》,高楠順次郎,《昭和法寶總目録》第一卷,大正一切經刊行會,昭和四年。
7.《三階教の研究》,矢吹慶輝,東京岩波書店,昭和二年。
8.《敦煌地方出古寫佛典ロートグラフ解説目録》,矢吹慶輝,《宗教研究》第二卷第六號。
9.《敦煌出土疑僞古佛典について》,矢吹慶輝,《宗教研究》第三卷第十號。
10.《敦煌石室古寫經の研究》,松本文三郎,《藝文》第二年第五號。
11.《敦煌本大雲經と賢愚經》,松本文三郎,《藝文》第三年第四、五號。
12.《敦煌石室五種佛典之解説》,妻木直良,《東洋學報》第一卷第一號。
13.《敦煌發見“摩尼光佛教法儀略”に見えたる二三の言語》,石田幹之助,《史學雜志》?號。
14.《唐抄本古本尚書釋文考》,狩野直喜,《支那學文藪》,東京弘文堂,昭和二年。
15.《敦煌本文心雕龍校勘記》,鈴木虎雄,《支那學論叢》(内藤博士還曆祝賀),京都弘文堂,大正十五年。
16.《再び唐寫本唐韵にっきて》,岡井慎吾,《藝文》第三年第六號。
17.《支那俗文學史研究の材料》,狩野直喜,《支那學文藪》,東京弘文堂,昭和二年(據17、18、19三文,汪馥泉有譯文,詳下)。
18.《敦煌遺書“目連緣起”“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及び“降魔變柙座文”に就て》,青木正兒,《支那學》第四卷第三號。
19.《“目連變文”紹介の後に》,倉石武四郎,《支那學》第四卷第三號。
20.《敦煌千佛洞の營造に就きて》,羽田亨,《東洋學報》第十六卷二號。
21.《敦煌千佛洞に於ける北魏式壁畫》,松一榮一,《國華》三九七號。
22.《敦煌千佛洞圖録》,白鳥庫吉,《東洋學報》第一卷第三號。
23.《敦煌の千佛洞に就きて》,羽田亨,《佛教美術》第四期。
24.《敦煌の藝術と佛教》,小野玄妙,《大乘佛教藝術史の研究》,東京大雄閣,昭和二年。
25.《敦煌户籍殘簡につきて》,玉井是博,《東洋學報》第十六卷第二號。
26.《敦煌發掘の古書》,内藤虎次郎,《大阪朝日新聞》,明治四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四——二十七。
27.《敦煌雜考》,石濱純太郎,《支那學》第四卷第二號。(www.chuimin.cn)
28.《敦煌古書雜考》,石濱純太郎,《東洋學報》第十五卷第四號。
29.《敦煌の千佛洞》,又《古代經文の發見》,關露香,《中亞探險》,東京博文館,大正元年。
四 中文
1.《敦煌石室遺書》,十二種,四册,羅振玉排印,宣統元年。
2.《石室秘寶》,甲乙兩集,十五種,二册,存古學會影印,上海有正書局出版,宣統二年。
3.《鳴沙石室古佚書》,十八種,四册,羅振玉影印,民國二年。
4.《鳴沙石室佚書續編》,一册,羅振玉影印,民國七年。
5.《鳴沙石室古籍叢殘》,三十種,六册,羅振玉影印,民國七年。
6.《壁畫捃華》,一册,羅振玉影印。
7.《沙州文録》一卷,補一卷,蔣斧編,羅福萇補,一册,民國十三年。
8.《敦煌零拾》,七種,一册,羅振玉排印,民國十三年。
9.《敦煌石室碎金》,十七種,一册,東方學會印本,民國十四年。
10.《敦煌唐寫本神會和尚遺集》,胡適校,附長序,亞東圖書館出版,民國十九年。
11.《敦煌唐寫本尚書釋文殘卷》,羅振玉影印,《吉石盦叢書》第一集。
12.《敦煌古寫本道經殘卷》,羅振玉影印,《吉石盦叢書》第一集。
13.《莫高窟石室秘録》,羅振玉撰,誦芬室校印,宣統元年。又見《東方文庫》第七十一種《考古學零簡》。
14.《鳴沙山石室秘録》,羅振玉撰,即前書之改訂本,《國粹學報》己酉十號,宣統元年。又國粹學報社單行本。
15.《倫敦博物館敦煌書目》,羅福萇,北大《國學季刊》第一卷第一號。
16.《巴黎圖書館敦煌書目》,羅福萇,北大《國學季刊》第一卷第四號。
17.《旅順關東廳博物館所有敦煌出土之佛教經典》,葉恭綽,《圖書館季刊》第一卷第四卷。
18.《敦煌石室經卷中未入藏經論著述目録》,李翊灼,《古學彙刊》,民國元年。
19.《敦煌出土古經録未著録之比丘尼戒本》,繆風林,南京《史學雜志》第一卷第三期。
20.《敦煌出唐寫本提要》,劉師培,《國粹學報》第七卷第一——八號。
21.《敦煌古寫諸經校勘記》,王國維,《學術叢編》。
22.《敦煌石室算書》,李儼,《中央大學報刊》第一卷第二號。
23.《敦煌發見唐朝之通俗文及通俗小説》,王國維,《東方雜志》第十七卷第五號;又見《東方文庫》第七十一種《考古學零簡》。
24.《韋莊的秦婦吟》,王國維,北京大學《國學季刊》第一卷第四號。
25.《敦煌的俗文學》,鄭振鐸,《中國文學史》中世卷第三篇上第三章,商務印書館出版,民國十九年。
26.《白話詩人王梵志》,胡適,《白話文學史》卷上,新月書店,民國十七年。
27.《佛曲叙録》,鄭振鐸,《小説月報》第十七卷號外《中國文學研究》。
28.《中國俗文學史研究底材料》,狩野直喜原著,汪馥泉譯,《中國文學研究譯叢》,北新書局出版,民國十九年。
29.《關於敦煌遺書“目蓮緣起”“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及“降魔論柙座文”》,青木正兒原著,汪馥泉譯,同上。
30.《寫在目蓮變文介紹之後》,倉石武四郎,汪馥泉譯,同上。
31.《千五百年前之敦煌户口册與中國史籍上户口數之比率》,齊爾士(Lionel Giles)原著,王庸譯,《東方雜志》第二十五卷第四號。
32.《中亞細亞探險談》,斯坦因原著,王國維譯,《王忠慤公遺書觀堂譯稿》上頁一——一八。
33.《敦煌千佛洞三日間所得之印象》,陳萬里,《西行日記》,樸社出版,民國十五年。
34.《敦煌千佛洞官廳調查表》,陳萬里,《西行日記》。同上。
35.《最近二十年間中國舊學之進步》,抗父,《東方文庫》第七十一種《考古學零簡》。
36.《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國新發見之學問》,王國維,《科學》第十一卷第六期。
〔附〕 此外1.羅振玉《雪堂校刊群書叙録》中有關於敦煌本書籍序跋四十五篇。2.王國維《觀堂集林》中有關於敦煌本書畫序跋十九篇,《觀堂别集·補遺》中六篇,以目繁從略。
本篇中民間文學的論據,多取材於友人鄭振鐸君;對於敦煌文選的搜集,友人賀昌群君與以不少的助力;附此志謝。一九三〇,八,十五。(留)
又本篇脱稿後,見《國聞周報》第七卷第三十三期載有吴金鼎《斯坦因敦煌盜經事略》一文,可供參考,兹補録其目如右。
九,二十五。
原連載於《學生雜志》1930年第17卷第9號、第10號。
有关周予同教育論著選編的文章
辽代是由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契丹族建立的国家政权。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一方面总以天命正统自居,自诩“天之骄子”,自谓“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另一方面,他们又把自己视为中国历史进程的参与者。辽代何时铸行货币,史料对此不能明确。据《辽史·食货志》记载:“鼓铸之法,先代撒刺的为夷离堇,以土产多铜,始造货币。”这说明撒刺时期曾经铸行货币。......
2023-07-30
爲了加强對地方的控制,漢武帝元封五年,將全國劃分爲十三個州部(監察區),向每個州派遣刺史一人,監察地方政務。另外,刺史並没有權力處置官吏,捕後要移交給太守處置。如下簡:簡四十:州刺史捕吏移郡,郡太守455·12刺史秩六百石,官位低於郡守,他們在行使監察權時,無權對不法郡守當即進行處理,衹能回京奏劾,待三公審核之後纔能作出決定。......
2023-07-30
《進勝篇》是立了大功、奇功的獎賞規定。三是對立大功奇功者賞給軍直等特殊獎賞。《貞觀玉鏡將》第三篇是關於軍隊戰鬥中的罰罪規定。關於西夏軍律的規定,在《律令》中也有比較全面的記録,這裏不再贅述〔30〕。......
2023-07-30
督郵者,督查過尤也。其實,督郵的部數是無固定數目的,各郡根據所轄縣多少分爲二部至五部,每部包括若干縣,各部均設督郵一名。如昭帝時,河東二十八縣,分爲兩部,閎孺爲北部督郵,尹翁歸爲南部督郵。在隸屬關係上,督郵接受太守的領導。督郵監察郡内太守以下官員,也可監督刺史。督郵同刺史一樣,衹有監督彈劾權,而無決定權。......
2023-07-30
[1]付尹宣,桂双林,廖梦垠,等.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进展[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6(1):11-14.[2]毕少杰,洪秀杰,韩晓亮,等.餐厨垃圾处理现状及资源化利用进展[J].中国沼气,2016(2):58-61.[3]张庆芳,杨林海,周丹丹.餐厨垃圾废弃物处理技术概述[J].中国沼气,2012,30(1):22-26.[4]赵兰,冷云伟,任恒星,等.纤维素原料厌氧产甲烷气的研究进展[J......
2023-11-17
膨松剂可分为碱性膨松剂、酸性膨松剂、复合膨松剂和生物膨松剂。明矾是酸式盐,主要用于中和碱性膨松剂,产生二氧化碳和中性盐,可避免食品产生不良气味,又可避免因碱性增大而导致食品品质下降,还能控制膨松剂产生气体的快慢。近年来,安全、高效、方便的无铝复合膨松剂的开发和研制已引起科研人员的关注。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磷酸盐、酒石酸氢钾、柠檬酸等为主要原料代替酸性膨松剂中的明矾。......
2023-07-04
舞蹈治疗这门学科综合了人体表情艺术学、心理治疗学和动作分析学。和西方将舞蹈治疗大量运用在临床环境中相比,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正以一种开放的创新的态度和途径来学习、接受和应用这一来自西方的心理治疗模式。2002年,在中国舞蹈治疗协会中注册的舞蹈治疗师不到10名。因此,无论是通过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还是新的治疗方法——舞蹈治疗来提高国民健康水平,都是一项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
2023-11-19
一般来说,粒径在1~100nm之间的粒子称为纳米粒子。PVD法是在惰性气体中加热蒸发原材料,使材料汽化或形成等离子体,然后经冷却得到纳米粉末。其中,Nan-oxTMS2631P纳米Al2O3-13TiO2和武汉地大YSZ纳米团聚体粉末性能参见第4章的表4-28。......
2023-06-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