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周予同教育論著選編:發掘過程與争執原由

周予同教育論著選編:發掘過程與争執原由

【摘要】:這次居然以公家名義計劃的發掘系統的編理,這不能不視爲研究方法的進步。其發掘計劃,先從地層着手,故工作兩月左右,頗有成績。不料因這兩次器物的移,竟引起河南人士的誤會,河南圖書館及民族博物館的主持者遂呈請省政府禁止該所發掘。現將這兩次的發掘與研究大略的分述如次:

如果諸君不曉得“甲骨”是什麽物件,不曉得安陽“殷墟”是什麽地方,不曉得這地方發見這物件有怎樣的學術的價值,那麽,請先讀《關於甲骨學》一文或其他關於甲骨學之通俗的文章。如果這幾個常識問題在諸君腦海中已有一個粗具輪廓的觀念,那麽,下文的談話也不至於十分隔閡,而使諸君感到枯燥與無聊。

民國十七年(公元一九二八年)八月,歷史語言研究所職員董作賓氏,赴河南洛陽調查出土“石經”,因順道到安陽小屯,觀察甲骨出土的“殷墟”。他覺得這地方還有發掘的可能與必要,於是南返與該所當局商量發掘的手續與計劃。十月間,董氏與河南省政府派委委員二人及其他雜務人員三人重到安陽,從事發掘,計工作十八日,開掘四十坑,得有若干甲骨與其他銅器陶片等。後來因爲匪禍及其他原因,不能繼續工作,遂暫告結束,封存古器物於新德高級中學而歸。據董氏報告,這次出土的甲骨及器物統計如下表:

這次發掘,計劃稍欠周密,所以成績並不甚佳;但在中國近代學術史上仍不失其相當的價值。因爲:第一,甲骨出土三十年,多由於私人收購,所以僞刻頗多!這次居然以公家名義計劃的發掘系統的編理,這不能不視爲研究方法的進步。第二,從前學者過重文字,對於與甲骨同時出土的古器物,不甚留意;這次於字甲、字骨之外,兼及其他器物,也不能不視爲研究範圍的擴大。(www.chuimin.cn)

民國十八年(公元一九二九年)春間,歷史語言研究所以李濟氏爲考古組主任,與董作賓氏等再赴安陽發掘。其發掘計劃,先從地層着手,故工作兩月左右,頗有成績。五月間,軍事突起,駐兵不知去向,縣長逃避,土匪蜂起,於是李氏將所掘各物及董氏前存彰德高中的器物移運一部分到北平從事編號整理。其後又因爲新來駐兵占居該所在小屯的辦事處,於是又將前存安陽城内第十一中學的器物移運一部分到北平。不料因這兩次器物的移運,竟引起河南人士的誤會,河南圖書館及民族博物館的主持者遂呈請省政府禁止該所發掘。十月間,李董諸氏只得中止工作北返。後來研究院當局與河南地方政府屢次交涉,終未得順利進行。最近因南北混戰,這發掘的工作一時恐更無法解决了。

這第二次的發掘,還没有詳盡的報告;但據李濟氏所撰述的一、《現代考古學與殷墟發掘》,二、《小屯地面下情形分析初步》,三、《殷商陶器初論》諸文而加以推測,其發掘的計劃與技術,在中國人士自己動手發掘古物史上是值得稱譽的。現將這兩次的發掘與研究大略的分述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