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个人学习方法的局限性及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周予同教育著作精选

个人学习方法的局限性及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周予同教育著作精选

【摘要】:自然,在現在學校制度之下,在現在學校班級制度之下,絶對的個人的學習法,爲事實所不可能。獨學無友,是一切學術的致命傷,尤其是歷史科。我希望你們在集團生活中得到知識,同時得到訓練。[2]見《新青年》第八卷第一號《中學國文的教授》頁三。[8]《中學國文的教授》頁六。[10]亦見《北京大學》的《講授國學之課程并説明書》。沈兼士《中學國文之選授方法》,見十年九月十一日《晨報》。[12]見《中學國文的教授》。

我現在所能談的不過如此,我告訴你們怎麽對付歷史教師,怎麽對付歷史教科書,怎麽對付歷史參考書與報章雜志,怎麽對付參考物品如實物、模型、圖片、地圖、圖表、影片等,最後我請你們離開教室與書本而由旅行求得歷史之活的印證。這所談的,在諸位或者感到這些都離不了團體的生活,而不是個人的單獨的學習法。自然,在現在學校制度之下,在現在學校班級制度之下,絶對的個人的學習法,爲事實所不可能。你個人所具有的,只不過是聰穎的智能與堅毅的意志;論到設備,你不能不有求於學校、圖書館與博物院;論到討究,你也不能不有求於教師、同學與其他友朋。獨學無友,是一切學術的致命傷,尤其是歷史科。我希望你們在集團生活中得到知識,同時得到訓練。經生式的三年下帷的時代與秀才式的十年窗下的時代過去了,新的時代在企候着你們,希望你們有新的歷史觀點,同時希望你們有新的學習方法!

原載《中學生》1931年第16期。

【注释】

[1]“語”,原作“。”,疑誤。

[2]見《新青年》第八卷第一號《中學國文的教授》頁三。

[3]胡適《中學國文的教授》頁七。

[4]《文選序》“若夫姬公之籍,孔父之書,與日月俱懸,鬼神争奥;孝敬之准式,人倫之師友;豈可重以芟夷,加之剪截?老莊之作,管孟之流,蓋以立意爲宗,不以能文爲本;今之所撰,又以略諸。……至於記事之史,繫年之書,所以褒貶是非,紀别异同;方之篇翰,亦已不同。”

[5]《古文辭類纂》序目“……今悉以子家不録。……不載史傳,以不可勝録也。……皆本謨誥之遺,學者多誦之。”(www.chuimin.cn)

[6]《古文辭類纂》中箴銘,頌贊,辭賦,哀祭四類多駢儷文字。

[7]《駢體文抄》中如張平子《東巡誥》、司馬子長《報任安書》也是散文。

[8]《中學國文的教授》頁六。

[9]《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大綱的分法,見該校單印的《講授國學之課程并説明書》。

[10]亦見《北京大學》的《講授國學之課程并説明書》。

[11]傅斯年《中國文學史分期之研究》,見《新潮》第一卷第二號頁三二三至三二八。
沈兼士《中學國文之選授方法》,見十年九月十一日《晨報》。
謝无量《中國大文學史》。

[12]見《中學國文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