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的中國,普通教育尚且有朝不保夕之慨,而高談特殊教育,似乎太不合實際了;但是,我的良心和情緒逼得我不能不開口。現在上海正建築惠愛聾啞學校,這不能不算是特殊教育中的一綫曙光。根據這兩層理由,所以我希望國内從事實際教育和教育行政的人非趕快努力不可。......
2023-11-01
現行學制,最使人不滿意而招訾議的,就是中學校;而中學校國文成績的不良,又是這許多使人不滿意而招訾議的原因之一。但是新學制草案中初高兩級中學制已經由議决而試驗、而將要施行了,國文成績就能够一反從前的情狀而漸趨優良嗎?我想誰也不敢武斷説一個“能”字。因爲只變更學制的系統,而國文課程没有得適當的分配;或者國文課程已經得適當的分配,而其他使國文成績不良的原因没有免除,恐怕結果也是要失敗的。所以在討論中學國文課程之先,應該將其他使國文成績不良的原因稍微説明一下;因爲這一層是討論國文課程的先决問題,决不是題外的閑文。
中學國文成績不良的原因,如教師的缺乏、教材的失宜、教授的不當等,這是現在許多人所照常談及而急欲改革的,不用贅説;但此外還有幾種原因,或者被一般從事實際教育者所忽視,而其實非特加注意而設法解决不可的。
一、漢文自身的困難 普通所説“中學國文成績不良”一句話,仔細觀察起來,實在非常籠統。四年制的中學生,他們入學時實際上的國文程度既然很差(普通中學一年級的學生,每每作一百多字的文章還有許多文法上的錯誤),畢業時理想的國文程度又無標準(就是教育部所定的“通解普通語言文字,能自由發表思想,並略解高深文字,涵養文學之興趣”的話,也不過是官樣文章),所以“成績不良”四字,每每隨主觀而不同。其實我覺得這不良的原因有一部分不能專責備學校教師或學生,而應該歸咎於漢文自身的困難。我總承認文字不過是一種工具,而不良工具總應該改造。漢字漢文的困難程度,居世界文字的最高位,我想除了“骸骨迷戀者”,决没有不承認的。我們若是平心和氣的,超越國粹的觀念或國家的情感,我想誰也不能違心説漢字漢文應該固守不變。現在的注音字母固然與漢字以一種幫助,而語體文固然使漢文得一種解放,但字形及義訓方面,我以爲也應該改造或整理(錢玄同師對於字形方面,曾有簡體字的主張)。但近來使我憤慨而悲凄的,國語運動漸漸的萎靡,而復古的旗幟居然高揭;至於字形字義方面的改造和整理,更不用説了。中國人的進步總是“遲遲吾行”,那真叫人没法想了。
二、學校書籍的缺乏 現在一般中學校書籍缺乏的程度,可算是“無以復加”了。我平時參觀幾個中學校,問及他們關於國文參考書籍,普通多是依靠國文教師個人的私有物;學校所具備的,不過是些石印的《十三經注疏》《廿四史》《康熙字典》《古文辭類纂》《經史百家雜抄》和坊間新出版的類書如《辭源》《國文成語辭林》等罷了。有些并且連這幾部可憐的書籍也還不完備。中等教師因爲待遇的菲薄,不能多所購置,於是不得不因陋就簡,拿什麽國文評注作爲唯一的參考書;而學生除了學校所發的油印講義和在教室上偷看的幾部小説以外,也幾乎不知道國文是什麽。我覺得這種可憐的現象,就是國文鐘點每周增加到十時,恐怕也毫無成績可言;因爲不完備的工具不能産生優良的作品,是顯而易見的。我以爲新制的中學校應該個個都有極完備而公開的圖書館。學校經費應該不能如現在樣子的分配,將全部消耗於教師的薪水,而僅以每月十數元爲圖書館儀器的購置費。學校對於圖書館的注意力,至低的限度,也應該與運動場相埒,而超於教室;因爲教室不過是指導或正誤的場所,而圖書館乃增進學識的機關。理想的學生,除寢食外,應該將一日的時光分爲三等分,以營教育、圖書館和運動場的生活。假使能够這樣,我敢説國文成績不良的程度或者可以减少幾分。
三、學校功課的繁重 現社會對於中學生的希望,我覺得似乎太奢了。一方面要求他瞭解一切普通科學的大概,養成一個健全的公民;一方面又要求他具備職業上的技術,使他能够在競存的社會得一個相當的位置。簡單説一句,好像現社會所需要的智識和技能,中學生都應該具體而微的樣子。學校爲滿足社會的要求起見,也每不顧學生的能力或時間,而竭力增加課程或提高程度。依我的偏見,以現社會組織的複雜和不正當,决不是區區四年中等教育的訓練所能够應付。中學生的生活,我從前曾經過過,近幾年來,也很注意;我總覺得學生對於功課的負擔似乎太繁重。一個學生若是對於學校一切的功課非常認真,想都經過預習、演習、複習三種手續,不是能力上的缺憾,乃是時間上的不可能。結果就是天資中上而勤學的學生,也只能糢糢糊糊的敷衍,或是專注意一二門通常所稱主要的學科而抛弃其餘。所以學校課程表面上雖是五花八門,而實際學生能够澈底瞭解而應用的,不過很少的分量。這不但不經濟,并且壓逼學生養成敷衍對付的習慣,於德智上都有很大的惡影響。今年我回家的時候,遇見一位中學校長;他很承認學生國文成績的不良,但他覺得學生自修國文的時間實在太缺乏。他對於胡適之先生主張要看廿四史或五十部以上的小説也很懷疑。他説:“現在的中學生,除少數外,大概多知道自己用功;但他們一天要上五六小時的功課,晚間二小時的自修只够預備英文或演習算學。若實行八小時工作的話,他們實在没有誦習國文的時間。”這些話,恐怕不是一人的私言,現在的中學校長或學生大概都感覺到而想説的。所以我以爲學校一切學科都應該重新估定一下,當增的增,當删的删;而教授的時間也應該爲相當的减少。這固然不僅關於國文,但國文成績或者因此可以得相當的改進。
以上所説三種原因,和教師、教材、教法三個問題,若是能够得相當的方法去免除或解决,我想很可以與新制國文課程的分配以極大的幫助,國文成績也許可以希望稍微優良些。現在我依個人的意見,先將新制中學國文課程列表於下,然後再加以説明。
續 表
説明
一、高級中學指新學制系統草案中完全三年制之職業科(己)、普通科(庚)、師範科(辛)三種。
二、學期:依個人的私見,擬恢復二學期制;即七月至十二月爲一學期、次年一月至六月爲第二學期。
三、模範文:選擇古今思想文字兼勝之篇章,先期發給學生,令其預習。上課時,再由教師加以匡正、指導或深究。至教材上文語多寡的分配,宜按年級的升進而依次增减;即低年級多授語體文,高年級多授文言文。
四、初級中學作文的目的,在養成學生自由而且敏捷的發表個人思想情感或記述事實的能力;故時間上不能不稍加限制。但教師應該觀察學生的程度或題示的難易,臨時加以伸縮;因爲實際上一小時是不够的。高級中學作文的目的,在養成學生自動的選擇材料而組織成文質兼優的學術文或藝術文的能力,故不宜在教室而且限以時間。但這一層須嚴加注意;不然,不免因師生間共有的惰性,而作文一學目等於虚設(這並不是以小人之心相忖度;我從前在北京時,曾親見某高級學校一學期不作一文,故附帶的説一下)。
五、閲書質疑:設立這學目的用意,在於調劑從前國文教授只有講讀而忽視看書的流弊(其理由見本志第一號拙著《對於普通中學國文課程與教材的建議》)。關於這學目,現在有一層應該從速進行的,就是初高中學應該看些什麽書?分量和次第應該怎麽樣支配?就我現在的直覺,我覺得在初級中學提倡看《紅樓夢》《西游記》,不如看近人的《點滴》《易卜生集》《隔膜》;在高級中學與其叫學生們看《廿四史》《資治通鑒》,不如看《史通》《文史通義》等。總之:這類書都非經過詳密的審查不可。
六、語法與文法,均每周一小時,於兩學期内授畢。語法編制應該由句的分析説到詞的分類,以减少乾燥無味的弊病。文法編制應該單説明與語法不同之點,而加以疏通,不必采用圓周式。
七、修辭要略:語法與文法是研究措置字句的誤否,修辭學是進一步而研究篇章的美惡。但這部教科書頗不易編;因爲我國歷來可稱爲修辭學而具有真實價值的,只有劉勰《文心雕龍》一書;但分量及内容也絶對不適於初級中學的第三年級。其他如宋王應麟《辭學指南》是專研究四六文的,馮鑒《修文要訣》僅見書目於《宋史·藝文志》文史類,元王構《修辭鑒衡》一書又太雜亂而膚淺(近人輯《文則》《文章緣起》等書,稱爲《文學津梁》;其實於後學無大裨益,不能副“津梁”兩字)。至於西洋的Rhetoric,則因文字的不同,也不容易有所模仿。這部書雖然不易編,但非常緊要;所以我很希望國内國學有根柢而教授有經驗的學者從速編輯才好。(www.chuimin.cn)
八、日用文程式是指現代應用文字,如公文程式、布告、條陳之類。這類文章都是瑣碎質直,不能選作模範文;但爲應付社會的需用起見,初級中學畢業生似乎不能不曉得一點。有人反對設立這學目,以爲中學生不是預備做督軍署的秘書,何必一定要學“奉此”“等因”呢?其實這未免誤解,日用文程式不限於官廳的文函;况且中學生畢業後的生活是多方面的,假使就做一個教育行政人員,也似乎應該知道大概。不過這類文章體裁無多,説明也容易,所以每周一小時,限一學期内授完。
九、文字學、中國文學史、西洋文學史、文學概論、國故概要五學目,在高級中學的普通科或師範科爲必修科目,在職業科爲選修科目,故以志之(本志第一號拙著一文,專就舊學制立論,所以主張文字學一科由大學預科教授,文學史,采胡適之先生的主張,寓於講讀之中,這都是不得已的辦法)。
十、文字學分形體、音韵、訓詁三部分。各部分定每周一小時,每一學年内授完。關於這學目的教本,《北京大學》出版的《文字學音篇》和《形義篇》二書,若再經一次的修改,大可采用;至坊間出版的什麽《文字源流》等書,似嫌太膚淺。又我的意見:音韵一部分宜加入注音字母,萬國發音字母也應該附帶的説明。形體一部分宜入孫詒讓、羅振玉等所研究的龜甲文字,决不可受制於許氏《説文》的學説;而世界文字的起源和變遷,也應該附帶的説明。訓詁一部分,當然只能釋例(如《形義篇》所説音訓、義訓等),而不能字舉(如《爾雅·釋名》等)。但釋例不盡繁瑣,時間上没有教授一學年的必要,擬將剩餘的時間教授《説文》部首。
十一、中國文學史决不可像現在學校教授的樣子,二三萬字的教科書,依字解説,加以黑板上的抄録,須一學年才能讀完。鄙意以爲應該編一本比較詳密的教本,作者的小傳(須注明引用書籍)、作品的代表、作品的評論(須注明何書何人)都應該詳細載録,由學生自己預先閲覽,教師上課時不過對於該時代的趨勢或因果加以大體的説明或研究。
十二、西洋文學史,如學生外國語程度不大高深,改用中文亦可;因爲原意在乎幫助學生瞭解世界文學的變遷和趨勢,至於補助外國語還是第二目的。但能够做到“一射兩雕”的辦法更好。又西洋文學史,應該詳今而略古,又决不可詳英法而略東歐。
十三、文學概論是説明文學原理的學科。關於這類的中文書籍,現在坊間可以説“絶無僅有”。其内容,如文學的定義、文學的要素、文學的形式、文學的進化、文學的研究法等,都應該加以詳細的解説。日文中如本間久雄的《新文學概論》,横山有策、島村瀧木郎的《文學概論》;英文中如Winchèster的Some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Hunt的Literature:Its Principles & Problems,Noalton的Modern Study of Literature等書,都可供參考。
十四、國故概要是研究我國舊有學術的學科。從前北大、北高師曾搜輯關於古今學術思想的重要文章若干篇,如《莊子·天下篇》《漢書·藝文志》等,稱爲“學術文録”,又改稱“國故論著”,性質和這學科很相近。不過我的意思,以爲高級中學應該擷采精華,編一部教本,不必選授成文。近人章太炎的《國故論衡》,爲古今有數的著作;但是内容過深,而文字和次第又多近於子體,所以絶對不適於初學。我覺得清皮錫瑞編的《五經通論》和《經學歷史講義》二書,條理井然,很可以供我們編輯這種教本方法上的參考。
十五、國音學與新聞學都是選修科,故以粗志之。國音學爲高小畢業初入中學而未學過注音字母者而設。每周一小時,限一學期内學習完畢。新聞學近於職業性質,爲高級中學生欲於畢業後謀充任新聞記者而設。我國語言急待統一,而新聞非常幼稚,所以都有提倡的必要。
關於國文課程表内所列的學目,大都已加説明;兹將其他意見附帶説明於下:
一、此表和舊制學程不同的地方,就是删除習字一科。我總覺得習字一科應該讓六年制的小學去負擔,不必延長到中學。我又覺得小學校習字的教授法太不妥當,八九歲的兒童,連起筆落筆都没有清楚,就拿什麽《玄秘塔》《聖教序》在那邊死勁的模仿。一方面學校開成績展覽會時,將學生臨魏碑、寫八分的怪字高高懸挂,一方面課卷上發現許多别字,這實在太笑話了。小學校的習字,應該爲應用的,而非藝術的;所以應該教以筆畫起訖、文字部居、與辨正疑似(如己與已巳等),而不應即教以行氣或用墨。老實説一句,即應該爲《字學舉隅》等陋書式的教授,而不應爲康有爲《書鏡》等名流式的教授。至於藝術的習字,我以爲不如由學生課外結社,請校師善書者作指導員。
二、演説與辯論,對於發表思想和演習語體文,都有很大的幫助;不過不宜於教室,所以應該在課外特别組織會社。
三、詩歌等純粹的美文,學生如有特别興趣,也可以臨時結社研究,請教師加以指導。
十一、四、二十五、上海
原載《教育雜志》1922年第14卷號外。
有关周予同教育論著選編的文章
在現在的中國,普通教育尚且有朝不保夕之慨,而高談特殊教育,似乎太不合實際了;但是,我的良心和情緒逼得我不能不開口。現在上海正建築惠愛聾啞學校,這不能不算是特殊教育中的一綫曙光。根據這兩層理由,所以我希望國内從事實際教育和教育行政的人非趕快努力不可。......
2023-11-01
甲骨學,在中國近三十年來,無論如何,總算是一種值得鑽研的學問;但在現在,有許多學者對於它仍舊是抱懷疑的意見,甚或根本的加以反對。所以章氏反對甲骨的理由,在我們第三者的眼光看來,是難於成立的。甲骨學的發展,决不以現狀爲限;即其已有的成績,也每多可修正的地方。......
2023-11-01
敦煌書庫的發見,對於中國文學的影響,約略的説,可分兩層:一爲發見許多正統文學與民間文學的作品,這些作品是有相當的或偉大的文藝價值的;二爲因發見許多作品,使我們對於傳統的因襲的文學史上的見解得以修正;更重要的,就是自從這些作品發見之後,我們曉得印度文化影響及於中國不僅僅如常識所推測的在於宗教、哲學、建築、塑象、繪畫、音樂等方面,而且及於文學。敦煌書庫所發見的文學作品,可先大别爲正統文學與民間文學。......
2023-11-01
(三)中國最初的史學因爲什麽原因而發達?中國史學發達的悠遠,是不必否認的史實。爲慎重起見,我們説中國最初的歷史發源於史官,則可;説中國古代的史官是專記史實,已不甚周密;如將中國最初史學的發達完全歸因於史官的設置,恐更失當。中國史學正式的産生,當推撰著《史記》的前漢司馬遷。這可視爲中國史學的一大進步。中國史學家稱前者爲“通史”,後者爲“斷代史”。......
2023-11-01
Ⅱ.時間的分配:一年級每周國文六小時,講讀四小時,文法一小時,作文一小時。這分析由學生試行,由教員更正。詞性,國語古文雙方兼顧,使學生有比較會通的功效。......
2023-11-01
想明暸中學國文教授的真正目的,非先了解中學校的性質不可。况且這種以教師爲中心的教授法,絶對不適合於現代的教育。中學生在學問上,是預備升學的;在社會上,是養成一個完全的人。現在我根據以上的原則,暫定一個中學國文的理想標準:A.人人能用國語或近的文言,自由而敏捷的發表思想情感,或紀述事實,絶對没有文法上的錯誤。B.人人能懂得中國文學和學術變遷的大概。......
2023-11-01
今天的題目是“在變動中的中國”。在這個階段中,既没有第一階段中的貴族和平民,也不是第二階段中的地主和農民對立的形態。現在我們要講到變動的發生和原因了。這種變動,從歷史上觀察起來,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從五四動到五卅事件是第三個時期。從五卅事件到現在是第四個時期。當時日本是小國,中國是大國,中國一向是看不起日本的。可是民國成立以後,又造成軍閥混戰的局面,没有一天安......
2023-11-01
教材排列的方法,在編輯小學教科書,是很重要的問題;就在中學,我以爲也還有研究的價值。排列國文教材的方法,有討論價值的,只有四種:一、按文體來分類;二、以問題爲主綱;三、用程度作標準;四、依時代而逆溯。國語文的排列,我主張采取第二種的方法,就是以問題爲主綱,以各種文體不同的文章爲内容。固然不能一概而論,如近人章炳麟的文章,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外。......
2023-11-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