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材排列方法小學和中學國文教材的值得研究的四種方式

教材排列方法小學和中學國文教材的值得研究的四種方式

【摘要】:教材排列的方法,在編輯小學教科書,是很重要的問題;就在中學,我以爲也還有研究的價值。排列國文教材的方法,有討論價值的,只有四種:一、按文體來分類;二、以問題爲主綱;三、用程度作標準;四、依時代而逆溯。國語文的排列,我主張采取第二種的方法,就是以問題爲主綱,以各種文體不同的文章爲内容。固然不能一概而論,如近人章炳麟的文章,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外。

教材排列的方法,在編輯小學教科書,是很重要的問題;就在中學,我以爲也還有研究的價值。嘗見許多中學國文教師,對於教材没有預定的篇目和次第;今天看見甲篇好,就教甲篇;明天看見乙篇好,就拿乙篇去付印。這種辦法很不妥當,對於學生學業成績上,一定給他許多不好的影響。

排列國文教材的方法,有討論價值的,只有四種:一、按文體來分類;二、以問題爲主綱;三、用程度作標準;四、依時代而逆溯。但是這四種方法都有優點和缺點。按文體來分類,和以問題爲主綱,他的用意在於連類比較,使學生容易悟解文藝的作法和思想的同异,這是優點;但是同一文體,含義的精粗和措辭的淺深各异,聚在一處,教授上每覺困難,這是缺點。用程度作標準的,用意在於由淺入深,由簡入繁,這是優點;但是文藝的淺深繁簡很不容易確定,每每依主觀的直覺,而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流弊;况且編制上也似乎太没有系統,這是缺點。依時代而逆溯的,用意在於沿流溯源,使學生容易明瞭文學和學術思想的變遷,這是優點;但是秦漢以前也有單簡的作品,宋元以來很多繁富的篇章,强拿時代來分割,於教授上似乎不便,這是缺點。這四種方法都有缺點,而四種以外又别無好的方法;所以我們只能斟酌情形,於四種中選采一種方法,一方面設法免去他的缺點,一方面設法收取其餘幾種的優點。

國語文的排列,我主張采取第二種的方法,就是以問題爲主綱,以各種文體不同的文章爲内容。譬如説“人生問題”,可將陳獨秀的《人生真義》,李大釗的《今》,胡適的《不朽》等聚在一氣教授;又如説“文學革命”問題,可將蔡元培的《國文之將來》,胡適的《建設的文學革命論》,錢玄同的《嘗試集》序等聚在一氣教授;又如説“婦女問題”,可將胡適的《李超傳》,潘家洵譯的易卜生《娜拉》等聚在一氣教授。我所以主張第二種方法的理由:A.文體分類法適合於從前的總集,而不適合於教科書的編輯,就是因爲他太呆板又太瑣碎的緣故。B.程度遞增法可以包含在這種方法裏;就是問題的次第依單簡繁複爲標準,而同一問題中的文章,可先教授淺近的,次教授高深的。C.國語運動的時間很短,而我又不主張選采古代的白話,所以第四種依時代逆溯的辦法無應用的必要。D.采用第二種方法,同一問題,各人的文體不同,各人的思想不同,很可以鼓起學生的興趣,一方面瞭解文藝表現的方法,而一方面對於該問題發生深沈研究的動機。(www.chuimin.cn)

文言文的排列,我主張第四種方法,就是以時代爲主綱,以歷代藝術文和學術文爲内容。胡適之先生説:“第一年專讀近人的文章。……後三年應該古人的古文。……選本不分種類,但依時代的先後。……每一個時代文體上的重要變遷,都應該有代表。這就是最切實的中國文學史。”[8]我很贊成這話;但我以爲不能依時代的先後,只能依時代而逆溯。因爲周秦的文章,就大體説,總是比唐宋及近代的文章難懂。固然不能一概而論,如近人章炳麟的文章,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外。但我以爲若是於近代不選過於艱深的作品,於古代不選過於簡淺的作品,那麽或則也可以免去這個缺點。

中國文學史的分期,各人主張不一致;有主張六期的,[9]有主張四期的,有主張三期的;[10]而主張四期的,每時期的劃分又各不同。[11]我是贊成四期的;但我以爲分期應該顧及派别,决不能完全受時期的束縛。我以爲:第一期自春秋的老子一直到後漢的仲長統,人物大概是哲學家或政論家,文章大體可稱爲“著述文”,《老子》《易·繫辭》《墨子》《孟》《荀》《莊》《韓》《吕氏》《淮南》《論衡》《昌言》等可爲代表。第二期自前漢的司馬相如一直到初唐的王、楊、盧、駱,人物大概是“朝廷侍從之臣”,文章大體可稱爲“藻飾文”而每帶有貴族的色采,蕭統的《文選》一書可爲代表。第三期自中唐的韓愈一直到清末的吴汝綸,人物大概是科第出身的書生,文章大體可稱爲“格調文”而每帶有山林的色采,姚鼐的《古文辭類纂》一書可爲代表。第四期自明末的顧炎武一直到近人章炳麟、康有爲,人物大概是學者,文章大體可稱爲“考證文”,《日知録正、續》《清經解·潜研堂集》《國故論衡》《新學僞經考》等書可爲代表。我以爲在中學二、三、四年級教授文言,一、四兩期的文章應該多選,可各延長至一學年之久;二三兩期的文章因爲没有實學而免不了空疏或纖巧的毛病,可以併在一學年内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