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這次陶器的研究,第一,在製作的方面,殷墟陶器較之中國新石器末期銅器初期時代之仰韶期爲進步。殷墟的陶器,也是一樣。不過仰韶期中輪轉的陶器,都是寬口大腹的;而殷墟的輪轉的陶器,居然有形式高深製作細緻的“弦紋尊”。第二在製作的形式方面,殷墟陶器較之仰韶期也有顯著的變化。殷墟的陶器與商周的尊彝屬的銅器很相像。殷墟陶器的研究,以上所述不過是研究的開端,將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的可能性。......
2023-11-01
按現在教育部所定的中學國文課程是:
我以爲這課程有修改的必要,現在一一説明於下:
一、習字可以不必列入課程。習字的意義有兩層:一爲應用的,一爲美術的。就應用方面説,我以爲習字的任務應該讓國民學校和高等小學去負擔,决不必延長到中學第三年級。試問習字這一科是否有學習到十年的價值?就美術方面説,我以爲中學生無學習的必要。况且一周習字一小時,一小時寫幾張大字或小楷,有什麽成績呢?或以爲中學的科目,圖畫已經有存在的價值,那麽習字也不能删去。這話錯了。中學圖畫有幾何畫,不是全偏於美術;就是鉛筆畫和水彩畫略偏於美術,但是圖畫每每可補文字的不及,他的價值决不是習字所能够比的。
二、文字源流可以不必列入。文字學是國故中很有價值的學問,但也是很繁瑣很不易研究的學問。編二三萬字的教科書,要把形音義的構造和變遷説得明暸,這是妄想。試將坊間出版的文字源流細細的讀一遍,是否對於文字學的知識有許多的補助?想研究文字學,至單簡的,也要像現在北京大學出版的“文字學講義”;但是中學能否容納這長時間的教授?所以我主張這一科讓大學預科去擔負;不過在中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教授幾篇關於文字學的文章,如章炳麟《説六書》、許慎《説文解字叙》等,使學生明瞭六書形義的大概就是了。
三、文學史可以不必列入。胡適之先生説:“不先懂得一點文學,就讀文學史,記得許多李益、李頎、老杜、小杜的名字,却不知道他們的著作,有什麽用處?”[2]這話我覺得很對。我以爲文學史可以避名而取實。這話怎麽講呢?就是當教授文言文的時候,依時代逆溯,於每一時代選出幾個代表的文字,而教師於講壇上再加以系統的説明,這不是實際的文學史嗎?這不是强於坊間出版的二三萬字的文學史教科書嗎?
四、文法要略不但不能删去,并且應該大大的擴充。我以爲文法學是中學國文中最重要的科目;他不僅只對於國文是必要的,并且對於外國語也有許多的補助。我看見現在專門學校或大學預科教授國文法,學生總是没有興趣,或不大滿意。這是無怪其然的;他們都已經有一點英文文法學的智識,而教師還竊取那模仿Grammar的《馬氏文通》,説這是主格,那是賓格,豈不是太無聊嗎?但是在中學的低年級,情形却大不相同;這就因爲他們缺乏英文文法學智識的緣故。文法要略又怎麽擴充範圍呢?我以爲中學的文法學應該包括國語法,國文法,修辭要略。至於論理學大意,雖不能歸入這一科,但是和思想及言語的組織很有密切的關係,所以也應該提早教授。
我現在暫定一個中學國文課程與時間分配表,再説明他的理由。(www.chuimin.cn)
一、我覺得現在國民學校一二年級改用國語的辦法似乎太不徹底。我對於國語的希望:A.自國民一年級至高小三年級應該完全采用國語。B.中學教科書,除國文中文言選本外,應該一切改用語體。C.中學二三四年級應該有演説會辯論會的組織,以爲國語文的補助。根據以上三種理由,所以我主張在中學一年級專授國語文,以爲國民高小的結束。
二、就實際説,中學生在現在還有閲覽或發表文言文能力的必要;就理論説,中學生也應該懂得本國文學和學術變遷的大概;所以文言文不能抛弃。不過遇見内容相關而文體不同的文章,可將語體文選作附篇。
三、日用文法式是指現代的應用文字,如公文程式,條陳,布告之類。這類文章本來很瑣碎質直,没有選作模範文的價值;不過現在中學畢業生在國文方面受社會的詬病,大概因爲不能作這類文字的緣故。但是這類文字雜厠在選本中間,在編制上似乎不大純潔,在教授上也似乎不能諷誦;不如另編一册書,於短時間内(不必延長一年),説明他的大概。
四、中學校的作文,在實際上,一小時是不够的;不過我的意思,中學生想養成敏捷的習慣,不能不有相當的限制。所以學校排列課程表時,作文時間後不必繼以他科,使教師觀察學生的程度和題示的難易,可以臨時伸縮。至於在課外作文的主張,我以爲在高年級可以實行,不過低年級似乎還有商榷的餘地。
五、胡適之先生主張用“看書”來代替“講讀”。他説:“從前的中學國文所以没有成效,正因爲中學堂用的書只有那幾本薄薄的古文讀本。”[3]這話固然不錯;但我主張看書和講讀都不可偏廢。看書是偏重於學生自修方面;講讀是偏重教師指導方面。只有看書,流弊或則至於“食古不化”;只有講讀,流弊不免至於學識淺薄。爲調劑二者的缺點,應該雙方並進才是。但是看書完全讓學生自己去窺探,結果恐怕是“事倍功半”。譬如在未看書以前,教師不説明某書的性質和價值;已看的時候,學生無解疑釋難的機會;看完以後,教師也無考查成績的方法;這不是太不經濟嗎?所以我主張在課程内應該有相當的時間,以便説明問難或考查。但是這科目的名詞一時很不易定;我記得某專門學校曾有“閲書質疑”一科,性質和上文所説的大略相同。這名詞似也不大妥當,不過我現在暫時仍用,待將來再改罷。
六、以上假定的課程表,是應用在教室内的;但是想學生實際上的進步,非有課外作業的幫助不可。關於講讀方面,我以爲當有看書去輔助他;關於國語文方面,當有演説會辯論會去輔助他;關於作文方面,當有日記札記及一切發表的文藝去輔助他。演説和辯論不適合於教室内的功課,只得在課外再行組織會社。
有关周予同教育論著選編的文章
據這次陶器的研究,第一,在製作的方面,殷墟陶器較之中國新石器末期銅器初期時代之仰韶期爲進步。殷墟的陶器,也是一樣。不過仰韶期中輪轉的陶器,都是寬口大腹的;而殷墟的輪轉的陶器,居然有形式高深製作細緻的“弦紋尊”。第二在製作的形式方面,殷墟陶器較之仰韶期也有顯著的變化。殷墟的陶器與商周的尊彝屬的銅器很相像。殷墟陶器的研究,以上所述不過是研究的開端,將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的可能性。......
2023-11-01
本年度上海舉行國立大學專科學校統一招生,考生一萬數千人,初試録取三千餘人,我有機會主持一部分理工科學生的口試,在兩天實足十六小時時間中,雖然經過口試的學生不過二百人以上,但也很可以反映出一部分的青年思想,有若干嚴重的教育問題值得考慮。又其次,宗教在正軌教育中應該占怎樣的地位和成分,也是值得考慮而需要解决的一個問題。......
2023-11-01
總之,“俗文”不能離經典而獨立,而“變文”則采取故事而爲自由的寫作。所以“俗文”與“變文”的文體顯然是受外來文學的影響。至於這兩種文體産生的早晚,可以説“俗文”較先於“變文”。......
2023-11-01
從五四到現在,已經四十周年了,活在記憶裏的,也都成片斷。五四動産生在五月四日,而不在五七、五九或其他的日子發動,五四動帶有暴動的性質而不是以往一般的請願示威游行,這幾個五四前夕的小組會議是有密切的關係的。從逮捕同學的消息迅速傳開,學生們開始散去,所以章僅僅被毆受傷而没有致死。因軍警開始逮捕,學生各自疏散回校,已不能保持正式的隊形。......
2023-11-01
關於“甲骨文字”,大概可分爲收藏、調查、拓印、研究四方面。談到“甲骨文字”的收藏,當首推福山王懿榮(廉生)。一九〇二年,王氏的後嗣將甲骨出售於丹徒劉鶚。“甲骨以外,蜃殻至多,與甲骨等。”那時甲骨出土的已少,僅携歸二十片,但其他古物頗不少。最初拓印甲骨的,是上述的劉鶚。一九一二年,羅振玉印行《殷虚書契前編》,凡八卷,三百五十一頁,二千一百〇六片,爲甲骨學拓印最精的書籍。......
2023-11-01
所謂“甲骨”原來是“龜甲、獸骨”的簡詞。離現在三十一年前,當公曆一八九九年,在河南省安陽縣西北五里的小屯地方,忽然發現許多龜甲和獸骨。甲是腹甲,骨大概多是肩胛和脛骨。我覺得“甲骨文字”的名稱比較地妥當,并且可和中國古代文字的“金石文字”對稱,所以現在就采用這個名號。由研究“甲骨文字”而演進的獨立的學問,就稱爲“甲骨學”。現在且先將這甲骨學的演進大略的説説。......
2023-11-01
自從陳伯達同志爲了實現哲學、社會科學的大躍進,提出了“厚今薄古,邊幹邊學”的方針後,全國各地史學工作者各抒己見,展開討論。然而在今天社會生産大躍進、形勢逼人的情况下,如果不抱定决心,徹底改造,厚今薄古,邊幹邊學,那就將是歷史科學躍進道路上的嚴重障礙。爲了貫徹“厚今薄古”這一方針,一定要以馬克思主義作爲歷史科學的思想指南,同時也必須對近代現代史加强研究。......
2023-11-01
所以中國的舊史學,就史學觀點説,無可否認的,還有極濃厚的個人主義或英雄主義的傾向。近年來中國史學界對於中國社會史研究的熱烈,便是一個證明。固然,你可以舉出最近商務印書館所結集的十通,以爲中國舊史學裏也有注重全部文化的著作。......
2023-11-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