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實業教育學制的演變及上海女子蠶桑學堂的創立

實業教育學制的演變及上海女子蠶桑學堂的創立

【摘要】:實業教育學制的演變從光緒二十八年七月頒布張百熙所呈奏的《欽定學堂章程》,即所謂“壬寅學制”以後,實業教育才正式的建立。次年十一月,頒布張之洞、榮慶、張百熙所重訂的《奏定學堂章程》,即所謂“癸卯學制”以後,實業教育才進一步在學制上取得一貫的獨立的地位。依照這學制,實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同,分爲初、中、高三級。此外,在這時期内,上海史家修曾於光緒三十年創立上海女子蠶桑學堂,爲女子實業教育的開始。

清末實業教育的萌芽

中國現代教育的進展,完全爲外爍的而非内發的,所以人材教育的産生先於一般教育,因之,實業教育的出現亦早於普通教育。

追溯中國實施現代實業教育的最早機關,當推同治五年(公元一八六六年)六月設立的福建船政學堂。這學堂分爲兩部,學習法文的,稱爲“法國學堂”,以訓練造船的技術爲目的;學習英文的,稱爲“英國學堂”,以訓練駕駛的技術爲目的。其程度近似現行的專科學校。據沈葆楨同治七年(公元一八六八年)六月《呈奏船廠現在情形摺》,當時曾又添設“藝圃”,分招“藝徒”百餘名,加以教導,年齡限十五歲以上十八歲以下而有膂力悟性的,其程度頗近似後來的乙種實業學校。又據沈氏同治十二年(公元一八七三年)正月《呈奏船政經費支絀摺》,該學堂後共添設“繪事院”、“駕駛學堂”、“管輪學堂”及“藝圃”四所,“藝童”“藝徒”合三百餘人,則其規模更逐漸宏大了。與船政學堂先後成立的,是上海江南製造局附設的“機器學堂”。這學堂成立於同治六年(公元一八六七年),内容已不能詳考,大概性質近似於現行的工業專科學校的機械科。到了光緒朝,實業學校設立漸多,就現在所得的史料,有(一)光緒五年(公元一八七九年)的天津電報學堂,(二)八年(公元一八八二年)的上海電報學堂,(三)十一年(公元一八八五年)的天津北洋武備學堂附設“鐵路班”,(四)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九六年)的南京江南陸軍學堂附設“鐵路專門班”,(五)十八年(公元一八九二年)的湖北礦務局附設的礦業學堂及工程學堂,(六)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九六年)的江西高安蠶桑學堂,(七)二十三年(公元一八九七年)的浙江杭州蠶學館等。至於建議創辦而没有成立的,一是十九年(公元一八九三年)湖北武昌自强學堂的“格致”、“商務”兩齋,因爲没有教授的書籍停課;二是二十四年(公元一八九八年)康有爲呈請設立的各省農務學堂,因爲“戊戌政變”而停頓。總之,在二十八年(公元一九〇二年)“壬寅學制”頒布以前,實業教育只有幾個零星的專科學校而已。

實業教育學制的演變

從光緒二十八年(公元一九〇二年)七月頒布張百熙所呈奏的《欽定學堂章程》,即所謂“壬寅學制”以後,實業教育才正式的建立。依照這學制,在高等教育段,大學堂的“專門分科”中,如農業、工藝、商務三科,都含有實業教育的性質。在高等學堂中,附設“農、工、商高等專門實業學堂”,招收中學卒業生;更相度地方情形,設立商業及礦務專門實業學堂。在中等教育段,於中學堂外,設立“中等農、工、商實業學堂”,以招收高等小學卒業生;更於中學堂等三、四年附設“實業科”,以爲志願投考高等專門實業學堂的預備。在初等教育段,於高等小學堂外,廣設簡易的“農、工、商實業學堂”,以招收“尋常小學堂”卒業生。依這學制,實業教育雖亦隨普通教育區分爲初、中、高三級,但實業學堂多依附於普通學堂,仍未能爲一貫的獨立。至於實業學堂在這年正式成立的,就現在所考知的,也只有山西的農林學堂和湖北的高等農業學堂而已。

次年(光緒二十九年,公元一九〇三年)十一月,頒布張之洞、榮慶、張百熙所重訂的《奏定學堂章程》,即所謂“癸卯學制”以後,實業教育才進一步在學制上取得一貫的獨立的地位。依照這學制,實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同,分爲初、中、高三級。初等實業學堂與高等小學堂相同,招收初等小學堂卒業生。初等農業及商業都是三年畢業,初等商船二年畢業。中等實業學堂與中學堂相同,招收高等小學堂卒業生,都規定爲豫科二年、本科三年畢業。中等農業本科分爲農業、蠶業、林業、獸醫業、水産業五科,中等工業分爲土木、金工、造船、電氣、木工、礦業、染織、窑業、漆工、圖稿繪畫十科,中等商船分爲航海、機輪二科,惟中等商業不分科。高等實業學堂與高等學堂相同,招收中學堂卒業生。高等農業,豫科一年畢業;本科分四科,農學四年畢業,森林學、獸醫學、土木工學都三年畢業。高等工業不設預科,都三年畢業,分爲應用化學、染色、機織、建築、窑業、機器、電器、電氣化學、土木、礦業、造船、漆工、圖稿繪畫等十三科。高等商業,豫科一年畢業;本科三年畢業;不分科。高等商船不設豫科,分兩科,航海科五年半畢業,機輪科五年畢業。中高等實業學堂都可附設“專攻科”及“選科”;專攻科爲畢業生專攻某種已習學業而設,選科爲願選修一科目或數科目而設。以上是實施實業教育的基本機關;此外還有兩種補助機關:一爲藝徒學堂,招收未入初等小學而粗知書算的十二歲以上的幼童,畢業無定期,至多以四年爲限。一爲“實業補習普通學堂”,招收學力程度已畢業於初等小學及年歲已過“學齡”的兒童,授以實業必需的知識技能并補習小學普通教育,三年畢業。至於養成實業學堂、實業補習普通學堂及藝徒學堂的教員,則另有“實業教員講習所”,招收中學堂或初級師範學堂畢業生。分爲三種,農業及商業二年畢業;工業再分爲兩科,完全科三年,簡易科一年畢業。各級實業學堂,由各省酌量地方情形興辦;實業教員講習所暫附設於農、工、商大學或高等農、工、商學堂内。這學制大抵以日本學制爲藍本,表面的章程雖規定得十分詳盡,但實際施行上並没有十分效果;因爲中國社會在帝國資本主義吮吸之下,以民族資本主義爲基礎的實業教育根本没有發展的可能性。

從光緒二十九年(公元一九〇三年)一直到宣統三年(公元一九一二年),實業教育制度只有些微的修訂。宣統二年(公元一九一〇年),因二年制初等商船學堂的畢業生年齡僅在十三四歲,不能擔任航海工作,將已設的學堂改爲初等商業學堂。又因中學實行文實分科制,廢高等農業及商業的豫科,改高等商船爲四年畢業。次年(宣統三年,公元一九一一年),又因各省多設立工業教員講習所速成科,將完全科併入高等實業學堂而加課以教育學科。此外,在這時期内,上海史家修曾於光緒三十年(公元一九〇四年)創立上海女子蠶桑學堂,爲女子實業教育的開始。三十四年(公元一九〇八年),學部曾通令,各省限兩年内,每府設中等實業學堂一所,每州縣設初等實業學堂一所,對於實業學堂設立的原則上加以明確的規定;但事實上這於實業教育内容的充實仍無關係,我們只要看宣統元年(公元一九〇九年)學部曾通令各省提學司整頓各等實業學堂,就可想見當時實業教育的萎頓了。

民國成立以後,教育部於二年(公元一九一三年)八月公布《實業學校令》,分實業學校爲甲乙兩種。甲種等於清制的中等實業學堂,施以完全的普通實業教育;修業年限,預科由二年改爲一年,本科仍爲三年。乙種等於清制的初等實業學堂,施以簡易的普通實業教育,修業年限仍爲三年。至於高等教育段,從前的“高等實業學堂”改稱爲“專門學校”,分農業、工業、商業及醫學等;修學期限爲預科一年,本科三年或四年。此外,從前的“實業補習普通學堂”改稱爲“實業補習學校”,“藝徒學堂”改稱爲“乙種工業學校”,但亦得依“工業補習學校”辦理。從前的“實業教員講習所”,於民國四年(公元一九一五年)九月頒布規程,改稱爲“實業教員養成所”,分爲農、工兩種,各四年畢業。又另添“女子職業學校”一種,這是女子在實業教育學制上正式的取得地位之始。至於學校設立的原則,甲種實業學校多屬省立,乙種實業學校多屬縣立,各種專門學校多屬國立或省立,但都允許私立。民國初年的實業教育的學制雖比較前清的稍爲活動,但實業教育的内容仍是無法充實,實業教育的出路仍是到處碰壁。學生修學期滿,往往不能得業;即幸而得業,又往往用非所習。於是引起一般教育者的不滿,而有職業教育的呼聲。

民國六年(公元一九一七年),教育部容納“全國省教育會聯合會”的建議,通令於中學第二年開始,爲志願從事職業的學生設立“第二部”,酌量减少普通科目,視地方情形,加習農業、工業或商船。次年(民國七年,公元一九一八年),又采納“全國中學校校長會議”通過的分科職業科議案,通令各中學,得視地方特别情形,酌量增减科目,以謀學生升學或就事的便利。於是從前實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分軌的學制又起變動。到了十一年(公元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學校系統改革令》公布,實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遂完全混合。照據這新學制,一、小學課程,得於較高年級,斟酌地方情形,增置職業準備的教育。二、初級中學雖以施行普通教育爲原則,但得視地方需要,兼設各種職業科。三、高級中學於普通科、師範科外,得設農、工、商、家事等職業科,但得酌量地方情形,單設一科或兼設數科。四、大學及專門學校,得附設“專修科”,年限不等,招收志願修習某種職業而有相當程度的學生。五、爲推廣職業教育計,得於相當學校内酌設職業教員養成所。從這新學制頒布後,舊制的甲種實業學校改爲職業學校或合併於高級中學的農工商科,舊制的乙種實業學校改爲職業補習學校,招收高級小學畢業生,也得招收相當年齡的初級小學畢業生。到此,職業教育的名稱才正式的在學制上取得地位。然而,無論實業教育改稱爲職業教育,抑或實業學制與普通學制混合,在帝國資本主義支配下的中國,在買辦階級操縱金融的中國,這依舊只是名詞的游戲與紙上的計劃!

國民黨執政以後,對於高等教育的學制,曾於民國十八年(公元一九二九年)七月公布《專科學校組織法》,八月公布《專科學校規程》,後又將這規程加以修正。依據這兩法令,從前的專門學校改稱爲專科學校,分爲甲、乙、丙、丁四類。甲類又分爲十六科,一、礦冶,二、機械工程,三、電機工程,四、化學工程,五、土木工程,六、河海工程,七、建設,八、測量,九、紡織,十、染色,十一、造紙,十二、製革,十三、陶業,十四、造船,十五、飛機製造,十六、其他工業;凡設上列兩種專科以上的,得稱工業專科學校。乙類又分爲八科,一、農藝,二、森林,三、獸醫,四、園藝,五、蠶桑,六、畜牧,七、水産,八、其他農業;凡設上列兩種專科以上的,得稱農業專科學校。丙類又分爲九科,一、銀行,二、保險,三、會計,四、統計,五、交通管理,六、國際貿易,七、税務,八、鹽務,九、其他商業;凡設上列兩種專科以上的,得稱商業專科學校。丁類不盡關於實業,又分爲九科:一、醫學,二、藥學,三、藝術,四、音樂,五、體育,六、圖書館學,七、市政,八、商船,九、不屬甲、乙、丙三類的其他專科。專科學校,招收高中畢業生及具有同等學力的學生;修業年限爲二年或三年,但醫學於三年後須再實習一年。又專科學校,得依種類,附設職業性質的高級中學。

對於初、中等教育,雖没有什麽學制上的變動,但也有所興革,民國二十年(公元一九二一年),教育部訓令全國,一、小學應切實施行“工作科”;二、初中應審察地方情形,切實遵辦農、工、家事各科;三、中小學學生應一律參加校内勞動工作,對於各科生産作業尤應特别注意。四月,又訓令全國,從民國二十年度起,限制設立普通中學,增設職業學校,在普通中學中添設職業科或職業科目,縣立初中應附設或改設鄉村師範及職業科。

同年五月,國民會議第五次大會議决確定教育設施案,主張:一、中小學教育一律以養成獨立生活的技能與增加生産的能力爲中心;二、社會教育應以增加生産爲中心目標;三、盡量增設職業學校及各種職業補習學校;四、盡量增設各種有關産業及國民生計的專科學校;五、大學教育以注重自然科學及實用科學爲原則。於是職業教育的口號以外,又添了現在甚喧塵上的“生産教育”。

最近,民國二十二年(公元一九三三年)一月,國民政府公布《職業學校法》,分職業學校爲初級及高級兩類,并得附設各種職業補習班。初級職業學校招收小學畢業生或從事職業而有相當程度的,修業年限一年至三年。高級職業學校招收初級職業畢業生或有相當程度的,修業年限三年。職業學校以不收學費爲原則。這可認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分離運動的重興。

綜觀中國現代實業教育的演變,在名詞上,由實業教育而職業教育,由職業教育而生産教育;在學制上,由附屬而獨立,由獨立而混合,由混合而分離;然而實業教育的失敗終是無容諱言。這根本原因是什麽呢?簡單的説,對外屈伏於帝國資本主義的侵略,對内延誤於統制經濟政策的缺乏。

實業教育宗旨的演變

對於實業教育明文規定宗旨,始於光緒二十九年(公元一九〇三年)的《奏定學堂章程》。這章程於《實業學堂通則》“設學要指章”規定實業學堂的共同宗旨爲“振興農工商各項實業,爲富國裕民之本計”。在高等教育段,規定高等農業學堂“以授高等農業學藝,使將來能經理公私農務産業,并可充各農業學堂之教員管理員爲宗旨”;高等工業學堂“以授高等工業之學理技術,使將來可經理公私工業事務,及各司廠工師,并可充各工業學堂之管理員教員爲宗旨”;高等商業學堂“以施高等商業教育,使通知本國外國之商事商情及關於商業之學術法律,將來可經理公私商務及會計,并可充各商業學堂之管理員教員爲宗旨”;高等商船學堂“以授高等航海機關之學術技術,使可充高等管駕船舶之管理員,并可充各商船學堂之管理員教員爲宗旨。”在中等教育段,規定中等農、工、商業學堂“以授農、工、商所必需之知識藝能,使將來實能從事實業爲宗旨”;中等商船學堂“以授駕運商船之知識技術,使將來實能從事商船爲宗旨”。在初等教育段,規定初等農、工、商學堂“以教授農、工、商最淺近之知識技能,使畢業後實能從事簡易農、工、商業爲宗旨”;初等商船學堂“以教授商船最淺近之知識技術,使畢業後實能從事於商船之簡易執務爲宗旨”。此外,規定實業補習普通學堂“以簡易教法授實業所必需之知識技能,并補習小學普通教育爲宗旨”;藝徒學堂“以授平等程度之工業技術,使成爲良善之工匠爲宗旨”。依這規定,各等各種實業學堂的宗旨固甚堂皇,然而這究竟只是紙上的文章,更其是中、初等商船學校,試問中國現在的水手,究竟有多少是出身於這些學堂呢?

民國成立,曾於二年(公元一九一三年)頒布《實業學校令》,規定“實業學校以教授農、工、商業必需之知識與技能爲宗旨”,與從前並没有什麽不同。到了民國五、六年(公元一九一六、七年)間,職業教育的呼聲繼實業教育而起。七年(公元一九一八年),中華職業教育社先後宣布職業教育的分類、定義與目的。它推廣從前的實業教育的範圍,於農、工、商業以外,加添家事及其他專門職業教育;以爲“用教育方法使人人獲得生活的供給和樂趣,同時盡其對群之義務,名曰職業教育”。又以爲職業教育的目的,在於“一、爲個人謀生之準備,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二、爲個人服務社會之準備;三、爲國家及世界增進生産力之準備”。這些條文顯然的是受美國教育思想的影響,將從前“富國裕民”的計劃一變而爲個人社群關聯的説明。這雖未正式的采用於功令,然頗流行於一般的教育界。其實中國只是中國,整個社會的機構没有澈底明瞭,所以職業教育的目的也只是止於紙上的目的!到了民國十一年(公元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學校系統改革令》公布,職業學校的名稱雖在學制上取得地位,但職業教育的宗旨却只附在七項標準中而没有特别的規定(七項標準已見前,不重贅)。

國民黨執政以後,對於實業或職業教育也没有什麽特定的宗旨。不過因爲三民主義的“民生”與這種教育有相當的關聯,而且國内受帝國資本主義的侵削,經濟組織日趨崩潰,也非向這方面努力不可。所以所公布的教育宗旨、實施方針以及其他訓令也時以“養成國民之生活技能,增進國民生産之能力”爲言。到了最近(民國二十二年,公元一九三三年)一月,《職業學校法》公布,更正式規定“職業學校應遵照中華民國教育宗旨及其實施方針,以培養青年生活之知識與生産之技能”。

實業教育課程的演變

關於實業或職業學校的學程,因爲過於繁複,或太無標準,無法詳細述叙,現在只得選擇比較重要的或普通的叙説如下:

當光緒二十八年(公元一九〇二年)“壬寅學制”頒布時,實業教育附屬於普通教育,實業學堂的名稱雖已出現,但實業學堂的課程還没有規定。次年(光緒二十九年,公元一九〇三年),“癸卯學制”頒布,實業教育離普通教育而獨立,於是實業學堂的課程才詳密的規定。

這些課程大約分爲三類:一爲“專門科目”,即關於實業的專門學科,占全部教授時間的重要地位;二爲“實習及實驗”,即關於實業專門學科的實際練習,所以輔助教室中書本上的理論;三爲“普通科目”,即普通學校所設的科目,但删去當時視爲最重要的“讀經講經”一科。

因爲實業學校種類繁多,所以課程也非常複雜。在高等教育段,現在只舉工業學校爲例。高等工業學堂分十三科,一、應用化學科,科目爲:1.製造用機器學,2.冶金學,3.特别應用化學,4.電氣化學,5.工場實習及實驗。二、染色科,科目爲:1.染色學,2.機織及組織,3.織物整理,4.工場實習及實驗。三、機織科,科目爲:1.應用力學,2.機織及組織,3.染色學,4.織物整理,5.紡績,6.工場實習及實驗。四、建築科,科目爲:1.應用力學,2.房屋構造法,3.工場用具及製作法,4.建築沿革,5.施工法,6.配景法,7.製圖及繪畫法。五、窑業科,科目爲:1.應用地質學,2.陶瓷器製作法,3.玻璃製作法,4.塞門土製作法,5.工場實習及實驗。六、機器科,科機爲:1.工作法,2.鐵鋼論,3.應用力學,4.電氣工學,5.製造用機器,6.發動機,7.工場實習及實驗。七、電氣機器科,科目爲:1.電氣磁氣,2.工作法,3.應用力學,4.電氣工學,5.發動機,6.工場實習及實驗。八、電氣化學科,科目爲:1.電氣磁氣,2.電氣工學,3.冶金學,4.特别應用化學,5.電氣化學,6.工場實習及實驗。九、土木科,科目爲:1.測量學,2.河海工程,3.道路鐵路,4.橋梁,5.施工法,6.製圖,7.工場實習及實驗。十、礦業科,科目爲:1.地質學,2.采礦學,3.冶金學,4.試金學,5.應用力學,6.發動機,7.測量製圖及坑内演習,8.工場實習及實驗。十一、造船科,科目爲:1.應用力學,2.工場用具及製作法,3.造船學,4.發動機,5.造船製圖,6.工場實習及實驗。十二、漆工科,科目爲:1.漆器製造法,2.工藝史,3.繪畫,4.工場實習及實驗。十三、圖稿繪畫科,科目爲:1.圖稿法,2.配景法,3.繪畫,4.工藝史,5.應用解剖,6.用器畫,7.工場實習及圖稿實習。以上爲各學科的專門科目及實習實驗,此外尚有各學科的共同普通科目,爲:1.人倫道德,2.算學,3.物理,4.化學,5.一切應用化學,6.應用機器學,7.圖畫,8.機器製圖,9.理化學實驗,10.工業法規,11.工業衛生,12.工業簿記,13.工業建築,14.英語,15.體操。

在中等教育段再舉商業學校爲例。中等商業學堂分本科和預科。預科的科目爲:1.修身;2.中國文學,3.算術,4.地理,5.歷史,6.外國語,7.格致,8.圖畫,9.體操。本科的科目又分爲普通科目和實習目科。普通科目爲:1.修身,2.中國文學,3.算學,4.體操。實習科目爲:1.商業地理,2.商業歷史,3.外國語,4.商業理財大意,5.商事法規,6.商業簿記,7.商品學,8.商事要項,9.商業實踐。10.其他關繫商業的科目。

在初等教育段,再舉農業學校爲例。初等農業學校的科目分爲普通科目和實習科目。普通科目爲1.修身,2.中國文理,3.算術,4.格致,5.體操,此外可酌加地理、歷史、農業理財大意、圖畫等科目。實習科目分四科:一、農業科科目爲:1.土壤,2.肥料,3.作物,4.農産製造,5.家畜,6.蟲害,7.氣候,8.實習。二、蠶業科科目爲:1.蠶體解剖,2.生理及病理,3.養蠶及製種,4.製絲,5.桑樹栽培,6.氣候,7.農學大意,8.實習。三、林業科科目爲:1.造林及森林保護,2.森林利用,3.森林測量及土木,4.測樹術及林價算法,5.森林經理,6.氣候,7.農學大意,8.實習。四、獸醫業科目爲:1.生理,2.藥物及調劑法,3.蹄鐵法及蹄病治法,4.内外科,5.寄生動物,6.畜産,7.衛生,8.獸疫,9.産科,10.剖檢法,11.實習。

此外實業補習普通學堂的課程亦分爲普通科目和實業科目。普通科目爲1.修身,2.中國文理,3.算術,4.體操。修身可附入中國文理教授,另酌加歷史、地理、格致等科目。實業科目又分爲農、工、商、水産四科,各科各規定重要科目,但得酌量地方情形,分别教授。如農業科科目規定爲:1.物理,2.化學,3.博物,4.土壤,5.肥料,6.播種,7.耕耘,8.農具,9.害蟲,10.園藝,11.養蠶,12.家畜,13.造林,14.丈量等。

又當時所特有的藝徒學堂,普通科目爲:1.修身,2.中國文理,3.算術,4.幾何,5.物理,6.化學,7.圖畫,8.體操。這八科,除修身及中國文理外,其餘可聽便宜去取。工業科目,不加規定,須斟酌地方情形選擇合宜的選擇。(www.chuimin.cn)

至於實業教員講習所課程已詳師範教育章,現不重述。總之,當時所定課程,在形式上似很詳密,但實際上照這規定施行的並不多,而且有許多在實際施行上也頗有困難。

民國成立以後,教育部於民國元年(公元一九一二年)十一、二月間先後公布《公私立專門學校規程》及工業、商船、商業、農業等《專門學校規程》,對於專門學校課程爲詳密的規定。次年(民國二年,公元一九一三年)八月公布《實業學校規程》,規定甲乙兩種實業學校的學科目。因爲專門學校及實業學校種類繁多,現舉甲種農業學校及乙種工業學校爲例。

甲種農業學校分爲本科及預科。預科科目爲:1.修身,2.國文,3.數學,4.理科,5.圖畫,6.體操,并得酌加地理、歷史、外國語、唱歌等科目。本科又分爲農學、森林學、獸醫學、蠶學、水産學五科。這五科的“通習科目”爲:1.修身,2.國文,3.數學,4.物理,5.化學,6.博物,7.經濟,8.體操、實習,并得酌加地理、歷史、外國語、法制大意、簿記、圖畫等科目。此外(一)農學科科目爲:1.土壤學,2.作物學,3.園藝學,4.農産製造學,5.畜産學,6.養蠶學,7.病蟲害學,8.氣象學,9.農業經濟,10.農業法規,11.森林學大意,12.獸醫學大意,13.水産學大意等。(二)森林學科科目爲:1.造林學,2.森林保護學,3.森林利用學,4.森林測量學,5.森林工學測樹術及林價算法,6.林産製造學,7.林政學及森林法規,8.森林經理學,9.狩獵論,10.氣象學,11.農業大意等。(三)獸醫學科科目爲:1.解剖及組織學,2.生理及病理學,3.藥物及調劑法,4.蹄鐵法及蹄病論,5.内科學,6.外科學,7.寄生動物學,8.外科手術,9.産科及眼科學,10.獸醫警察法,11.衛生學,12.獸疫學,13.馬學,14.畜産學,15.畜産法規,16.牧草論,17.農學大意等。(四)蠶學科科目爲:1.養蠶學,2.蠶體生理學,3.蠶體病理學,4.蠶體解剖學,5.製種學,6.細菌學,7.製絲法,8.桑樹栽培法,9.土壤及肥料學,10.氣象學,11.蠶業經濟,12.蠶業法規,13.農學大意等。(五)水産學科科目爲:1.水産動物學,2.水産植物學,3.漁撈法,4.養殖法,5.製造法,6.細菌學,7.製造化學,8.船舶衛生及救急療法,9.航海及漁船運用術,10.應用機械學,11.氣象及海洋學,12.漁具製造大意,13.漁業經濟,14.漁業法規等。

乙種工業學校的“通習科目”爲:1.修身,2.國文,3.數學,4.理化大意,5.圖畫,6.體操、實習,并得酌加歷史、地理、外國語等科目。專門學科又分爲金工、木工、藤竹工、染織、窑業、漆工六科。金工科科目爲:1.金工材料工具使用法,2.金屬細工等。木工科科目爲:1.木工材料工具使用法,2.房屋構造法,3.家具製作法,4.製圖等。藤竹工科科目爲:1.藤工材料竹工材料工具使用法,2.家具製作法,3.製圖等。染織科科目爲:1.柒色法,2.機織法,3.應用機械學大意,4.織物整理,5.製圖及繪畫等。窑業科科目爲:1.陶瓷品製造法,2.繪畫及製圖,3.燃料及築爐法等。漆工科科目爲:1.漆器製作法,2.顔料調製法,3.繪畫法等。

從民國十一年(公元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學校系統改革令》公布以後,職業科的課程雖曾集議討論起草修訂,但始終没有正式規定。民國十二年(公元一九二三年)五月,“全國職業學校聯合會”開第二次大會於上海,曾分别職業學校的科目爲三種:一爲職業學業科,如農、工、商、家事等專科;二爲職業基本學科,如農科須習生物及化學,工科須習數學及物理等;三爲非職業學科,又分爲公民、體育、音樂藝術三類,其教學總時間至少應占百分之二十。

同年十月,“全國教育會聯合會”議訂新學制課程標準,組織委員會,以職業科課程交中華職業教育社起草。同時并議决職業教育分爲三個階級,以收容四年小學畢業而已届受職業教育年齡的爲第一階級,以收容六年小學畢業的爲第二階級,以收容初級中等畢業的爲第三階級,每階級應於農、工、商、家事各科中,提出主要的分科,草擬科目及畢業程度標準。民國十三年(公元一九二四年)九月,職業科課程標準草案脱稿。但當時國民革命軍已起於兩廣,國内政治醖釀激烈的變化,北京政府既無力及此,而南方黨員對於舊有教育社團人員亦多不滿,於是這職業科課程問題遂被擱置。

從民國十六年(公元一九二七年)國民政府定都於南京一直到現在(公元一九三二年),各級學校的科目雖多變動,但關於職業教育或生産教育的課程迄未正式規定,無從叙述,暫從略。

實業教育教學法與訓育的演變

中國實業或職業教育的失敗,最大的原因固在於整個社會機構的僵化及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但實業或職業學校教學法的欠缺,亦是無容諱言的事。如宣統元年(公元一九〇九年)學部訓令各省提學使司整頓各等實業學堂,以爲“有場廠實習而講堂並不講授實習科目,或講堂講授實習科目而學生並不分别實驗”,可見初期實業教育的有名無實。次年(宣統二年,公元一九一〇年),學部雖曾奏請增訂實業學堂實習分數,但實業學堂出身人物之不應實用依然如故。民國二年(公元一九一三年)八月,教育部公布《實業學校規程令》,規定實習及實驗時間,除商業得酌量减少外,其餘各校須占總授業時間五分之二以上。民國六年(公元一九一七年)十月,教育部召集全國實業學校校長會議,對於實業教育的内容又擬有所改進。當時議决,除課程及科目設置得按照地方情形及時勢需要外,并規定一、各實業學校品售價得完全留歸原校,以供充實習設備之用、二各省區實業所特設實業教材調查員;三、各省區教育廳添派實業學校視察員;四、諮請農商部每年會派實業學校畢業生赴各地實習;都是想對教學法謀改進或輔助的計劃。但實際上除第一項容易舉辦外,其餘亦仍是議而未行。從這年中華職業教育社成立以後,實業教育的名稱轉變爲職業教育;并因該社提倡鼓吹的關係,職業學校比較的能着重實習。民國十一年(公元一九二二年)七月,“全國職業學校聯合會”開第一次大會於濟南,曾議决職業學校實習時間不得少於授課時間。然而積重難返,到了現在,農校設於都市,而工校未有完備的工場的,也頗有之。

至於訓育,在初期的實業教訓,與普通教育相同,並没有什麽特殊的策劃或現象。從職業教育的呼聲高漲以後,才有人想從職業教育的本身以達到特殊的訓練標準。民國十二年(公元一九一三年),黄炎培氏在東南大學講授職業教育,曾擬定職業訓練的理想目標,以爲:“(一)各科公共的職業訓練理想:1.須令瞭解職業的真意義在社會服務;2.須養成誠實的道德;3.須養成勤勞的習慣;4.須養成互助合作的精神;5.須養成服從的美德;6.須養成適合所欲入之職業社會的正當習慣而與以穩健改進的精神;7.須養成是種職業的康健體格,并預防因職業而生的病害;8.凡應用的知識須令十分純熟;9.須養成對於是種職業的樂趣;10.須養成其世界觀與人生觀。(二)農科的特殊訓練理想:1.須保持其鄉村淳樸的風氣;2.須充分養成其天然的美感。(三)工科的特殊訓練理想:1.須養成精細的頭腦與正確的動作;2.須養成其美術的意味;須發展其創造的精神與能力。(四)商科的特殊訓練理想:1.須養成其敏捷决斷的能力;2.須令熟悉社會情形。(五)家事科的特殊訓練理想:1.須養成美術的意味;2.須養成經濟的思想與能力;3.須充分授與服務社會的觀念。”這種職業訓練的具體説明,在思想方面,不能不説是比較初期的實業教育爲進步;但實際上,在失業遍社會的中國,這仍然不免有“閉門造車”的缺憾。

實業教育統計概况

關於實業教育的統計,在清代,始於光緒三十三年(公元一九〇七年),終於宣統元年(公元一九〇九年),共三年,詳見於學部所發表第一、二、三三次的統計圖表。依這些統計,實業學堂數,光緒三十三年爲一百三十七,三十四年爲一百八十九,宣統元年爲二百五十四;學生數,光緒三十三年爲八千六百九十三人,三十四年爲一萬三千六百十六人,宣統元年爲一萬六千六百四十九人,都逐年增加。如以省區論,就宣統元年統計,學堂數及學生數都以河南爲最多,計學堂三十一所,學生一千七百九十四人。現將詳表附録於下:

又宣統元年各省實業學堂統計表如次:

民國成立以後,從民國元年(公元一九一二年)到民國五年(公元一九一六年),甲乙種實業學堂數及學生數都有統計可稽。不過民國五年的統計,四川、貴州、廣西三省都未計入,所以不甚可靠。依據這統計,學校數由四百二十五,增到四百八十一,又增到五百二十五,又增到五百八十五;學生數由三萬一千七百二十六,减爲二萬九千七百九十,復增到三萬一千六百六十四,又减爲三萬一千二百十八。與當時一般教育比較,都未能爲同速度的進展。現再將詳表轉録如下:

续 表

又《教育部行政紀要》第二輯曾載有民國六年(公元一九一七年)的全國實業學校統計,但數字是否可靠,亦殊有疑問。現轉録如次:

民國十一年(公元一九二二年)四月,中華職業教育社調查民國十年度(公元一九二一年)的全國職業學校,共計八百四十二所,内包有甲乙種實業學校、職業補習學校及慈善性質的職業學校。以種類區别,農業學校占百分之四十八,工業學校占百分之十二,商業占百分之十八,其餘爲其他職業學校。以性區别,男子占百分之八十八,女子占百分之十,其餘爲男女性未知的。以校址區别,城市占百分之七十九强,鄉村占百分之二十强。以省區區别,全省百校以上的爲江蘇、山東,五十校以上的爲河南、山西、湖南,二十五校以上的爲直隸、安徽、浙江、雲南、湖北、陝西,其餘都未滿二十五校。

民國十三年(公元一九二四年),中華教育改進社出版《中國教育統計概覽》,可見到民國十一年度(公元一九二二年)實業教育的大概。

如以省區别,甲種實業學校,學校數以京師及京兆爲最多,計十九校;學生數以江蘇爲最多,計二千八百零九人。乙種實業學校,學校數以山東爲最多,計八十五校,學生數亦以山東爲最多,計四千二百零七人。但據中華職業教育社調查,這年全國職業學校共一千二百零九所。

民國十四年(公元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中華職業教育社發表全國職業教育機關統計,計甲乙種實業學校一千零六所,職業傳習所及講習所一百六十七所,設有職業科的中學校四十二所,設有職業準備科的小學校四十一所,設有職業專修科的大學及專門學校七十七所,職業補習學校及補習科八十六所,職業教師養成機關八所,實業機關附設的職業教育機關十八所,慈善性質或感化性質的職業教育機關九十九所,軍隊實施職業教育機關四所,總共一千五百四十八所。

民國十五年(公元一九二六年)五月,中華職業教育社又發表全國職業教育機關統計,農、工、商、家事等職業學校八百四十六所,職業傳習所及講習所一百九十六所,設有職業科的中學校五十七所,設有職業準備科的小學校三十七所,設有職業專修科的大學及專門學校一百十三所,職業補習學校及補習科九十九所,職業教師養成機關八所,實業機關附設的職業教育機關二十四所,慈善性質或感化性質的職業教育機關一百三十二所,軍隊實施職業教育機關六所,總共一千五百十八所。

民國十八年,(公元一九二九年),教育部公布全國職業學校數爲一百九十四所。二十年(公元一九二一年),教育部出版《全國中等教育概况》一書,報告民國十七年八月到十八年七月(公元一九二八年——二九年)的教育統計。依據這統計,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共一百十三(七)所,學生一萬一千六百九十九名(内男生八千六百十八名,女生三千零八十一名),教員一千四百六十五名,職員八百二十四名,歲出數一百八十一萬一千五百四十九元。如以省區别,學校數以遼寧爲最多,計二十九(三)所;學生數以湖南爲最多,計二千六百六十人。

同年十月,教育部又出版《全國公私立中等學校名稱及分布概况》,依這統計,全國中等職業學校,農業六十六所,工業四十六所,商業四十三所,其他職業學校一百二十九所,總共二百八十四所,對中等學校總數二千八百二十八所的百分比爲一〇·〇四。如以省區别以湖南爲最多,計四十一所。

以上統計的數目所以相差很遠,統計的來源不精密固是一種原因,但各種統計所包的實業或職業教育機關的範圍不同,也是重要的原因。

本書於1934年由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書末附表,暂從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