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东恩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五位一体实践成果集

东恩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五位一体实践成果集

【摘要】:为了及时矫正中学生的不健康心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我们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初步形成了学校、班主任、授课教师、家庭、学生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实践证明,这种让学生全员参加的教育形式是一种十分活泼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学校也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为学生养成健康心理服务。

为了及时矫正中学生的不健康心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我们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初步形成了学校、班主任、授课教师(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家庭、学生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1.学校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课,由专职教师安排固定课时,以《花季心路》为主要教材,通过教师讲授有关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采用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并感悟心理健康科学知识,从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矫正不健康的心理。如《真情付出,心灵交融——如何消解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心理矛盾》一课,就是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所常常采用的教育内容。实践证明,这种让学生全员参加的教育形式是一种十分活泼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2.学校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或故事会,旨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启迪、感染、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如举办“不健康心理对学生成长带来的危害”专题讲座;举办因心理健康而获得成功的名人故事会,其中如晋朝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儿童文学大家严文井、十几次获得世界女子单打冠军的邓亚萍、生物科学家达尔文等,他们的事业之所以获得成功,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人都有健康的心理。搞艺术是这样,搞文学是这样,搞体育运动也是这样,而在自然科学的研究创新中更是这样。任何一个心理有缺陷的人都是不可能获得事业的成功的。从事革命斗争也是这样,无数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在绝对困难的情况下,凭着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精神,坚贞不屈地与敌人做斗争,终于赢得了胜利,赢来了当今祖国的逐渐强大。这些非常具有精神感染力与心灵震撼力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悟出了健康的心理与一个人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有着密切联系的道理。

3.把矫正不健康心理的工作融入班主任工作中,切实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中健康成长。如一位女同学因在众多学生面前指责她的好朋友在考试中作弊,反而受到朋友的嘲讽、同学们的孤立等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她内心感到十分痛苦,想不通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终于有一天,她鼓足勇气去找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充分肯定了她的做法后,亲切地就这件事作了一番分析和开导,并指出好的动机,由于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好,事情反而适得其反。由于老师的开导,这位女同学明白了自己做得不妥当的地方。同时,也懂得了如何与朋友交往和相处。又如面对有些学生考试怯场的不健康心理,班主任在考试前为学生分析怯场的原因及克服的办法,告诉学生们要端正应试动机,考前应认真复习,充分做好准备,掌握考试技巧,树立自信心,学会自我放松等方法。这些做法是每位班主任都能做而且也能做好的,更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我们每一位班主任老师能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看在眼里,想在心里,并且融入到自己的班级工作中。

4.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中是教师在教育中自觉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方法及心理辅导技术,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有效地发挥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的过程。学科教师自觉地在学科教材的处理、挖掘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迎合学生的主体心理需要,在学科教学中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从苦学转化为乐学,让他们在一种民主、和谐、师生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参与教学活动。每位老师都应充分利用学科内容,有意识地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系统扎实地得到锻炼,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目的。(www.chuimin.cn)

5.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使他们明白这是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做好家庭教育的基础。如我校在省级课题“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实施孝敬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过程中,十分注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这个课题研究获得成功离不开广大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们来信说:“孝敬教育非常及时,非常重要,不仅教育孩子,还给我们家长上了一课,使孩子懂得如何孝敬父母,使家长认识到加强对孩子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们来信一致认为:学校开展孝敬教育这个创意很好,效果显著,孩子在活动开展后有了很大变化,懂得了体谅,懂得了关爱,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爱心。改变了过去“以我为中心”、缺少“爱心”、处事冷漠的现象。培养了孩子的劳动习惯,增强了自理能力,养成了良好的性格,增强了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6.引导学生努力解决心理问题是锻炼心理品质、培养健康心理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个人的健康心理不是天生的,它的形成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但更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自觉锻炼。那么如何锻炼自己的心理品质呢?首先要指导学生去发现、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第二,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心理锻炼方法,如读书学习法、社会实践法、美育陶冶法等。总之,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他们自身的内因起变化,学校、老师、家长、社会引起的作用从理论上说应是在外部给他们创造改变的条件。

除此之外,学校还通过板报、特刊、校园电视网络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矫正不健康心理的能力。学校也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为学生养成健康心理服务。

我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但通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许多学生走出了心理误区,他们正以健康心理接受新生活的考验。然而,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路是漫长的,工作是艰难复杂的,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端正认识,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成为生活的强者,有勇气、有信心去接受未来社会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