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东恩中学教育科研成果集:以教科室模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益

东恩中学教育科研成果集:以教科室模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益

【摘要】:教科室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置于教科室的管理之下,心理教师本身就是教科室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至今全校已有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的教师1名,具有宁波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C证的教师5名。我校教师在参加市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中获二等奖1次,三等奖4次。

课题研究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的有益指导和启发,发挥了学校、家庭、社会合作伙伴作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取得了较好效果。

教科室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置于教科室的管理之下,心理教师本身就是教科室主任。教科室模式能把本课题研究中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置于教育科研之中,又能直接地把本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处于一个较高的层面上。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尤其是在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本课题研究有关心理健康的定位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困境,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初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抵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课题研究摸索了一条既能反映学校特色,又能充分体现学校、家庭、社会安全教育合作伙伴优越性的途径。坚持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辅导,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特聘心理专家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www.chuimin.cn)

学校还以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心理健康教育,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

学校还针对初中学生特点,开设“青橄榄”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咨询老师对有咨询要求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由一时一事所产生的不健康的心理得到宣泄和缓解。

学校还十分重视老师的培训工作,学校邀请心理健康专家张骏乐、史耀芳老师为教师进行专题辅导,提高老师业务水平。至今全校已有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的教师1名,具有宁波市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上岗证C证的教师5名。学校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研讨,努力创造条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业务水平。我校教师在参加市心理健康优质课评比中获二等奖1次,三等奖4次。

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保证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的有效性,我校学生在面对竞争激烈的中考,能自信应对,成果丰硕,学校在接连五届的中考中取得好成绩,考取省一级重点中学的人数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