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初中生活作文的内涵与目标详解

初中生活作文的内涵与目标详解

【摘要】:生活作文的基本概念是通过以学生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在作文活动中促进学生主体的人格发展。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学生生活作文导写是运用作文表达的方法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作文教学法。生活作文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用书面语言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真情实感,从而表现他们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

生活作文的基本概念是通过以学生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在作文活动中促进学生主体的人格发展。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学生生活作文导写是运用作文表达的方法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作文教学法。

生活作文是让学生对生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的、本质的认识的途径。生活作文往往也可以以集体的形式来完成,如合作写演讲词、调查报告等来展示班集体的建设以及集体思维。生活作文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社会历史的整体认识,还关系到其行为方式的选择,因此,生活作文将伴随着学生自身成长的时时刻刻。

人所生存、发展的现实生活具有自然的教育力量,利用生活的教育力量是现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做人与作文”的要求,正是通过学生成长这一角度言简意赅地说明了生活的育人作用和紧密联系生活开展作文教学的根本原则。由于生活作文的教学涉及人生价值的形成,认识方法、交往方法、审美观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在现代的条件下,为学生重新创造体验真实生活的社会环境,旨在恢复生活的教育力量。学生在初中阶段的作文正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个性发展相关联。由于生活作文与学生社会认识的形成有关,因此生活作文有利于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把握自身的健康成长,并且向纵深发展。

在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与学校素质教育的逐步发展,在把握生活作文教育思想和理论发展的脉络的同时,我们提出了一个作文教学的新构思,就是学生生活作文导写,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生活作文并不是要学生脱离语文新课标,生活作文导写是严格按照语文课程目标中所提及的作文教学的目标要求,在教学理论和写作理论的指导下,尝试对作文教学中的自我成长作文、调查作文以及集体作文教学作精心设计,以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能力,集体学习、集体思维方法以及自我认识能力。在对学生生活作文的具体分析过程中,试图阐明作文教学的应有方式,即促使学生探索、认识自身的生活及其背后所隐藏的问题,使学生具有主动改善自身生活的态度和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www.chuimin.cn)

遵循丰富生活、丰盈生命的原则,坚持让学生亲历生活、感悟生活,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去认识生活与参与生活,真正写好来自生活的作文,这也是生活作文导写的目的所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作指导应贴近学生实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言发展规律。”生活作文导写就是从这一基本原则出发,让导写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努力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这就是生活作文真正的源头活水。就生活作文的本质来说,学生作文过程也是学生社会化的过程,更是丰富与提升其精神世界的过程。

生活作文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用书面语言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真情实感,从而表现他们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生活作文导写也正是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