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主题班会实施中的误区及解决方法

主题班会实施中的误区及解决方法

【摘要】:然而从案例的阅读和活动的现场观摩中,觉得主题班会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不仅又唱又跳,还有魔术、相声、小品等,将主题班会误解为“歌舞表演会”。

主题班会活动作为德育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对统一学生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养成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近几年参加过的几次由教育部门组织举行的全国大型的主题班会活动课的观摩、竞赛和评比中,欣喜地看到了久违的班会活动又逐渐活跃在我们中小学校园里。教育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之高,班主任参与范围之广,也是近年来所罕见的。从放在案头上的各地各校班主任寄来的主题班会活动的设计方案来看,这些方案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各异。然而从案例的阅读和活动的现场观摩中,觉得主题班会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纵观当前开展的主题班会活动,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主题班会活动成了“大杂烩”

主题班会活动是班主任根据学生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确立主题,设立目标,制订计划,发动全班同学动脑、动手、动口,全身心投入和参与的一种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全班要围绕教育的目的和主题,精心选择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手段,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达成思想共识。如果偏离了教育主题,那么,不管多么新颖的形式,不管多么丰富的内容,也不管多么精彩的节目,都不会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有些班主任对“主题”一词理解不透,所选内容与主题大相径庭,甚至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现象;有的主题班会对内容不加选择,“捡到篮里就是菜”,全然不管内容与主题是否相吻合,不管内容能否为主题服务,将主题班会活动变成了一个“大拼盘”。笔者曾参加了一次主题为“文明礼仪伴我行”的主题班会,班会内容是游戏《智力大比拼》、诗朗诵《再别康桥》、小品《超生游击队》、相声《秦琼大战关羽》、独唱《老鼠爱大米》、现代舞《青春的旋律》,可以说,所选内容与“文明礼仪”这一主题毫不相关,使得主题班会活动“有名无实”,成了没有主题的“大杂烩”。

主题班会活动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但由于学生涉世不深,社会阅历较浅,难于对主题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这就需要班主任对活动有一个整体的考虑和指导。其系列内容的安排,绝不能只是简单的“拼盘”,不能是内容的简单罗列和拼凑,不能是东拉西扯的“信天游”,要紧扣主题,围绕目标,精心选择,合理取舍,使所选内容真正服务和体现活动的主题。

2.主题班会活动成了“歌舞表演会”

如今,一提到开主题班会,各班总要兴师动众地搞节目排练,费时费神。有的班级为了在评比中取胜,不惜一切代价,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节目进行一次又一次地排练。不仅又唱又跳,还有魔术、相声、小品等,将主题班会误解为“歌舞表演会”。诚然,主题班会应围绕主题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可采用现身说法、作报告、讲故事、即兴演讲、采访的形式,也可以表演小品、相声、歌舞,还可以采取辩论等形式。但不要过分追求形式,热衷于热闹,华而不实。要纠正开展主题班会就要编排节目的错误倾向,要围绕一个主题,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把提高学生思想境界作为活动之本,而不能哗众取宠,否则会适得其反。(www.chuimin.cn)

3.主题班会活动成了“群英会

主题班会活动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德育形式,班主任要放手发动学生,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在活动中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思考和探讨的空间、展示和内化的平台,从而使学生得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使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情感得到净化。

然而,不少主题班会活动没能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仅仅成为个别能歌善舞、能说会唱的学生的“专享舞台”,他们占据了活动的大部分时间,其他学生则坐在教室的四周,并没有很高的参与度。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班主任对主题班会活动的内涵缺乏理解,导致对活动的主题把握不准。主题班会活动应选择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情可触、有感而发,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德育本来就是求真求实的。有人说“德育无痕”,这正是说到了德育的本质上。而主题班会活动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一个供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是不能掺杂丝毫的虚伪的。所以,我们强调主题班会活动要寻求活动的丰富性,更应追求活动的真实性,在真实、丰富、生动形象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真善美,排斥伪恶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