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简书社群媒体的成功案例:活跃的UGC内容和有力的广告活动

简书社群媒体的成功案例:活跃的UGC内容和有力的广告活动

【摘要】:目前,简书社群主要分为兴趣群和地域群两个维度。所以,在简书社群内,群成员非常活跃,UGC内容也极丰富。最近,简书联合商家做了几个比较成功的广告活动,社群发挥了很大威力。简书广泛使用的征文活动,也通过社群而更具精准度。作为一款UGC社区型产品,简书天生具有社群基因,在把APP上的这种社群关系平移到微信群之后,通过精心的组织运营,很容易产生爆发式效果。

率真女孩傅园慧除了给2016年里约奥运会贡献了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情包外,还让“洪荒之力”这个词家喻户晓。当然,这主要归功于这届新媒体小编蹭热点的能力。热点除了可以蹭之外,还可以拿来学习。在名为“简书—翻译”的微信群里,大家正陆陆续续地将自己对“洪荒之力”的翻译发到群里。

一段时间后,语音代替文字,一条条地被发往群内。一些略带刻意而专业性不容置疑的发音练习活跃在群内,这是大家对“洪荒之力”英文翻译的发音练习。

“晚间翻译参考:prehistorical power。”晚上10点左右,随着这位备注名为“贝小鱼”的人发声定调,群里顿时安静下来。紧接着,“贝小鱼”又看似随意实则迅速果断地一个个@参与讨论的成员,并熟稔地打上“+2”“+3”的分数。之后,“贝小鱼”开始对翻译和发音进行点评解说,同样是简洁而又切中要害。等到从练习到点评整个过程结束,“贝小鱼”还会发一句鼓励性的话作为“今日成长建议”,从而结束当天翻译群的活动,大家再次恢复自由交流状态,有些成员则自发地往群里发当天大家的翻译和“贝小鱼”点评的记录总结。

不错,“贝小鱼”是一名中英同声传译,他是“简书—翻译”群中的主编和运营者。

每天,“简书—翻译”群进行早、晚两次固定的翻译练习,往往是“贝小鱼”将练习任务发布后,群成员便自发地开始操练起来。另外,群成员提交练习的过程可以从早持续到晚,每天20:00~22:00,“贝小鱼”对翻译和发音进行点评,并随时分享自己的心得经验。为鼓励群成员积极参与群内活动,他特意设立了一套积分机制:翻译质量上乘者、对群发展有帮助者等,均能获得积分奖励。当天单次超过5分,可领取红包一份。当月累计超过80分,额外领取红包一个,超过100分,领取大红包一个,超过200分,“贝小鱼”亲自赠送神秘奖及红包一份。

作为一个UGC优质原创内容社区,简书从“发现文字的力量”,到“交流故事,沟通想法”,定位越来越清晰,内容的覆盖面越来越大。如今,它已成为所有对阅读、写作感兴趣、渴望通过学习达到自我提升年轻人的群聚集地。

随着用户规模和活跃度的增加,从2016年7月开始,简书通过在APP首页、专题页、官方微博微信等渠道公布了相关人员个人微信的方式,在短短一个月内共吸纳了2万多人添加其为好友,简书将这2万多名深度用户按兴趣和地域分别拉入相关的群,共组建了50多个不同种类的社群。

目前,简书社群主要分为兴趣群和地域群两个维度。兴趣群依托于简书APP上颇具特色的“专题”,是“专题”在微信群的一种延伸,比如翻译群、时事热闻群、散文群、青春群、读书群、电影群等。由于专题兴趣组在APP上已经具有一定的社区属性,平移到微信群后,社群关系得以放大,连接度、活跃度更加高涨。

地域群是基于城市而组建的社群版块。喜欢在简书看原创内容的用户,按照地理位置分属不同城市,同一地域的人有交流和聚集的自发愿望,线下活动更方便,于是便有了地域群。在这里,他们都因简书而聚拢在一起,相互之间认同感比较高。地域群可以真实地展现各城市的风貌,今后还会调动相关城市群做一些地方志方面的工作。(www.chuimin.cn)

2016年6月29日,简书在APP上创建的50多个“专题”上发起公开招募主编活动。不久,一批各领域的达人纷纷成为相关“专题”的主编,负责APP上专题的编审。与此同时,他们还负责同名专题社群的运营。如“贝小鱼”是翻译群的专题主编。虽然专题主编并非简书编辑,没有薪酬,但是他们的权力非常大,可以直接将社群成员的文章推至简书首页。

事实上,专题群主编的权力甚至大过简书内部的编辑:一位简书作者在APP向首页投稿,即使被官方编辑审核通过,也得在“新上榜”栏等候排队上首页,而经专题群主编推荐的文章无须排队即可直接上首页。

这种高度放权的激励制度,无论对专题群主编还是普通成员,都具有极大的调动作用。对专题群主编来说,能让其倾注心力去运营好自己的社群,对普通成员来说,这是除“首页投稿”外,一个能更加直接地让自己文章得到展示的途径。所以,在简书社群内,群成员非常活跃,UGC内容也极丰富。

专题群主编的权力远不止于此,他们还拥有一笔用于打赏作者的资金,以及推荐作者成为简书签约作者的权利。对于社群的运营工作,从群规的制定到社群的玩法,他们是全权负责、高度自主。

比如翻译群的每日翻译练习,写作健身群的每日打卡等,都是专题群主编结合本群特征而设计的一些线上活动。还有特别符合简书气质的征文活动,也是时不时举办一次,活动结束后,简书内容集结出版。

在意识到要做社群之前,简书可能只是一个APP,简书与用户、用户与用户间没有便捷的交流。在做社群之后,简书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将社区内原本存在的交流、归属等需求激发出来。以往,简书官方发布新版本、新功能、新活动时,只能针对所有用户推送,既不精准,传播效率也不高。有了社群后,这类信息可以第一时间触达社群成员,通过活跃用户的传播,既精准,又高效,还能从这批社群成员中及时收获反馈,协同改进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用户与用户间的交流也得到加强。很多聚集在专题下面的作者、读者间是有交流需求的,以往只能通过站内“简信”的方式实现。有了社群后,他们之间能够拥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并且相互交流切磋,共同提升而又乐在其中。最近,简书联合商家做了几个比较成功的广告活动,社群发挥了很大威力。比如简书联合魅族做的“神转折”故事大赛,联合魔兽、小米做的征文大赛(评委都是专题群主编),都是首先在社群内引爆,继而向社群外传播。简书广泛使用的征文活动,也通过社群而更具精准度。比如,发起一次历史主题征文,现在可以直接在历史群里主推,稿件既丰富又质量高,不必像先前那样动用一切渠道推广,效果可能还不如小范围的历史群,因为历史群可能涵盖了简书大部分的核心历史达人。

作为一款UGC社区型产品,简书天生具有社群基因,在把APP上的这种社群关系平移到微信群之后,通过精心的组织运营,很容易产生爆发式效果。

简书社群之所以能在内部传播上做得如此成功,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以下几点:①专业人士,行业导师的存在。作为“简书—翻译”群的主编和运营者,“贝小鱼”是一名中英同声传译,持有含金量极高的CATTI1级口译证书,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他曾担任场馆翻译,服务国家领导人。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对那些爱好翻译的小伙伴形成极大的“个人崇拜”效应,从而保证了群员的活跃度。②极致细分,真正做到“以类聚人”。作为一个UGC优质原创内容社区,简书从“发现文字的力量”,到“交流故事,沟通想法”,定位越来越清晰,内容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大。③权力下放,引爆活力。高度放权的激励制度,对专题群主编来说,能让其倾注心力去运营好自己的社群,对普通成员来说,这是除“首页投稿”外,一个能更加直接地让自己文章得到展示的途径。所以,在简书社群内,群成员非常活跃,UGC内容也极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