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7-9数学探究教学的基本过程从科学探究、数学活动过程两个维度考察过程的共同要素,主要是:问题的提出,建立猜想或形成命题,科学解释与证明,成果评价与交流应用。上述数学探究教学的基本过程与《普通中学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强调的数学探究的过程——观察发现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索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基本是一致的,是对数学探究的模......
2025-09-29
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约形式,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就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简约形式。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是一套程序化的步骤,一个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具有许多阶段。但是,所有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都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设计过程加以模式化,便于具体操作。
(一)几种典型的教学设计模式及评析
关于教学设计过程,目前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模式。这里仅介绍常见的几种模式。
1.格拉奇和伊利模式
该教学设计模式如图4-1所示:

图4-1 格拉奇和伊利教学设计模式
这个设计过程的模式从一开始便强调确定教学内容和阐明教学目标之间的交互作用;然后根据目标、内容对学习者的初始能力进行评定;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教学策略,安排教学组织形式,分配时间和空间以及选择合适的已有的教学资源。模式中将这五方面并列起来,是为了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从程序上看,它表明设计过程有四个环节:目标、学习者、策略和评价。关于对学生行为的评价,一方面要以目标为标准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评价提供了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从而可以对模式中所有步骤重新审查,特别是检验目标和策略方面。
这个模式的优点是执行教师很容易借助模式描述的过程来识别和确定自己的任务。缺点是它可能无意识地强化教师和管理人员保持现存的组织结构和职员配备,而不会去重新检查整个学校的运行基础。
2.肯普模式
如图4-2所示的肯普模式具有下列基本特点:
(1)强调了十个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一个要素采取的决策会影响其他要素的决策;
(2)要素之间没有线条连接,表明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不考虑某一要素;
(3)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在这个环境结构的中心,说明它是教学设计的依据与归宿,各要素都要围绕它来进行设计;
(4)表明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过程,评价和修改作为一个不断的活动与其他要素相联系;
(5)教学设计是一个灵活的过程,可以按照实际情况从任何地方开始,并可以按任何顺序进行。
肯普模式中把确定学习需要和学习目的置于中心位置,说明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各环节均应围绕它来进行设计;各环节之间未用有向弧线连接,表示教学设计是很灵活的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从任一环节开始,并可按照任意的顺序进行;图中的“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修改”在环形圈内标出,这是为了表明评价与修改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图4-2 肯普教学设计模式
3.迪克-凯里模型
这是比较经典的第一代教学设计模型,明确了教学设计的工作程序和步骤。这些步骤就是如图4-3所示的9个方面:
(https://www.chuimin.cn)
图4-3 迪克-凯里教学设计模型
(1)评估需求确定教学目的:测量学习差距、确定完成教学后能够做什么。
(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学习之前的知识技能分析。
(3)学习者分析:学习者个性特征和学习环境分析。
(4)编写教学目标:具体陈述学习后能够做什么。
(5)开发评价方案:你准备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
(6)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你设计各种教学资源和材料为教学做准备。
(7)实施与评价:实施你的设计并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8)修改:整理反馈资料和数据,进行修改教学设计。
(9)总结性评价:对学习者使用效果进行最终评价。显然该模式比起肯普模式的指导作用更加明晰。
4.史密斯-雷根模式
史密斯-雷根模式吸取了加涅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环节中注意对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进行认知分析的优点,并在第一代教学设计模式基础上进一步考虑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内容组织的重要影响而发展起来的。由于该模式较好地实现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的结合,较充分地体现了“联结一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并且雷根本人又曾是美国AECT理论研究部主席,是当代著名的教育技术与教育心理学家,因此该模式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
史密斯-雷根模式(图4-4)的基本特点在于提出了三类教学策略。
教学组织策略:指有关教学内容应按何种方式组织、次序应如何排列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如何安排(即如何做出教学处方)的策略。
教学内容传递策略:为实现教学内容由教师向学生的有效传递,应仔细考虑教学媒体的选用和教学的交互方式。传递策略就是有关教学媒体的选择、使用以及学生如何分组(个别化、双人组、小组或是班级授课等不同交互方式)的策略。
教学资源管理策略:在上面两种策略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如何对教学资源进行计划与分配的策略。
以上的教学模型是不同的,但都包含着共同的部分,即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评价。

图4-4 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模式
(二)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
教学设计过程既是系统化的过程,又是充满创造性的过程。对于教学工作者而言,首先应把握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环节,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不拘泥于基本规范进行创新。对以上教学模式的分析,通过提取各个模式中共有的元素,可以得到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有下列环节构成:①学习需求分析;②学习内容分析;③学习目标阐明;④学习者分析;⑤教学策略制定;⑥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⑦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教学系统。
相关文章
图7-9数学探究教学的基本过程从科学探究、数学活动过程两个维度考察过程的共同要素,主要是:问题的提出,建立猜想或形成命题,科学解释与证明,成果评价与交流应用。上述数学探究教学的基本过程与《普通中学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所强调的数学探究的过程——观察发现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索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基本是一致的,是对数学探究的模......
2025-09-29
一个完整的、明确的体育教学目标应包括教学对象、学生的体育行为、确定行为的条件及程度四个部分。这四部分适用于认知、动作技能、情感领域体育教学目标的编写。在体育教学中设计和选用教学手段时,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应符合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最后,按照一定的程序来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设计对教学过程的表述是采用类似于计算机流程图的形式进行的。......
2025-09-30
(二)化学教学设计的过程化学教学设计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七个环节:学情分析、化学教学目标设计、化学教学内容设计、化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化学教学情境的设计、化学教学实验的设计、化学教学评价的设计。由以上环节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化学教学设计,指导化学教学的有效展开。......
2025-09-29
长期以来,布鲁纳主要研究知觉与思维方面的认知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自己的教学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表明了其对认知结构的重视,学习的目的是促进认知发展,其关键是认知结构的发展。(二)发现学习布鲁纳积极倡导发现法学习。布鲁纳指出,发现学习具有以下四点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智慧的潜力。......
2025-09-30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人为因素。(三)后置测试和问卷调查体育教学设计方案试用后应及时进行某种形式的测验和问卷调查。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的目的是验证体育教学方案是否符合当前的教学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教学方案实施后,应及时进行学生学习成绩测试和问卷调查,以便于了解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情况。......
2025-09-30
D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它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特征、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构成教学设计的五大基本要素。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中组织的讨论活动,约有64%是在前面几排和中间几行的学生中进行的,这一区域被称之为活动带。经调整后,移向前排靠近教师的学生对课业活动的注意程度增高。......
2025-09-30
图9-5 雨淋式铸造工艺示意图1—内浇道 2—大型集渣槽3—出气冒口图9-6 小型锅件铸造工艺示意图a)直接从中央浇道注入 b)从多道浇道注入2.底注式中小型锅形铸件多采用将锅底朝下的浇注位置,设置底注式浇注系统,铁液在铸型内上升较平稳,对型壁的冲击力较小,中央砂芯的排气畅通。......
2025-09-29
冒口 根据铁素体球墨铸铁呈糊状凝固的结晶特征,碳、硅含量较高,凝固过程中将析出大量石墨而产生较大的体积膨胀。提高冷却速度的主要有效措施为:1)在上、下平面设置外冷铁,如图6-18中的件5。2)在上、下平面设置暗冷铁,即采用厚度较大的铸铁冷铁,在冷铁的工作表面上保持厚度为8~12mm的砂层。根据上述工艺生产的铸态铁素体球墨铸铁分配器壳体,获得了优质效果,具有良好的铸态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
2025-09-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