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运用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案例教学中,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学生不单纯地去追求一种答案,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重要环节。在案例本身有曲折性、冲突性、生动性和形象性的前提下,教师提出问题,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2023-08-16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巴班斯基博士是当代一位颇负盛名的教育学家。多年来,他致力于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研究,由此形成的教育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在苏联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注意和反响。
1.教育过程最优化程序
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教育目标出发,巴班斯基在运用辩证系统方法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概念。所谓“最优化”,就是要求教师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教育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已有条件以及具体班级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来选择和实施一整套教学教育方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
为了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应该运用教育过程最优化程序。最优化程序遵循任务—内容—形式—方法的顺序来进行。
(1)任务:教师在确定任务时,必须遵循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原则,综合地规划学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保证教学的教养、教育和发展职能的统一。教养任务包括传授基本概念、规律、理论和科学事实,培养各科的专业技能和一般的学习技能技巧;教育任务包括世界观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和职业指导等;发展任务包括发展智力、培养意志、激发认识兴趣以及影响学生的情感等。巴班斯基要求,在以综合性观点解决每一阶段的教学和教育任务时,必须注意区分出对当前所教的课题具有特别迫切意义的主要任务的范围,并在研究学生的现实学习潜力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教学任务,依靠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在教养、教育和发展方面的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2)内容:任务具体化之后,教师就必须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挑选最优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问题,主要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问题。巴班斯基提出,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必须完整地反映社会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和现代科学、生产、社会生活、文化的各个基本方面;必须具有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必须符合各年级学生的实际可能性;必须符合规定的课时;必须考虑国际水平;必须符合教师的可能性。依据这样的大纲和教材,教师就可以将其中基本的和主要的成分划分出来并使教学内容具体化,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主要内容上,克服教学中的分散性。
(3)形式:教师同时应该采取合理的教学形式,实行区别教学。巴班斯基指出,这是因为人们在素质、记忆类型、感知世界的方式、思维的主要特征等方面各不相同;在生活经验、外部条件、教学条件以及前段学习成绩的影响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也有差别。所以,教师必须把全班的、小组的和个别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分别对差生和优生进行帮助,使全体禀赋健全的儿童都能根据统一的大纲接受中等教育,今后还能根据自己的愿望继续学习。但是,区别教学必须避免形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导致他们学习毅力的降低。
(4)方法:更为重要的步骤是,教师应当根据具体学习情境的需要,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法。巴班斯基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分为三大类:关于教学认识活动的组织和进行的方法(口述法、直观法、实践法或归纳法、演绎法或探索法、复现法等);关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义务感、引起学习动机的方法(认识性游戏、讨论、有趣的习题、创造情绪情境;提出要求、鼓励责备、说服、创造意志紧张情境等);关于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口述、直观、实践检查法)。巴班斯基认为,对待教学方法要坚持辩证的系统观点,不仅要对它们加以概括、进行统一的分类,还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各种方法内在的辩证矛盾性,找出一定条件下最优的教学方法来,并注意多种方法的合理结合。因为在教学中师生从各个方面相互作用,所以各种方法应当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还要采取专门措施,保证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的最大可能效果。至于教师在选择最优方案时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巴班斯基认为那是值得的,因为今后有效的工作将给予补偿。
最后,教师必须分析教学效果,查明教学效果同学生的实际可能性和师生的时间消费标准是否相适应,努力提高最优化水平。
上述最优化的一般程序并不是一种凝固的、僵化的模式,也不是向教师提供了一种万能的“特效处方”。巴班斯基认为,它只是为教师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案、有效组织教学过程指示了应予以遵循的科学程序。
2.巴班斯基的十个教学原则(www.chuimin.cn)
在实现教学和学习最优化的全过程中,贯穿着巴班斯基所提出的十个教学原则:
(1)教学旨在综合解决教养、共产主义教育和发展任务的方向性原则。
(2)教学的科学性,教学与生活、与共产主义建设实践联系的原则。
(3)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
(4)可接受性原则。
(5)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他们的认识兴趣和对知识的需要的原则。
(6)在教师领导作用下,学生在教学中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原则。
(7)口述法、直观法和实践法、复现法和探究法,以及其他教学方式最优结合的原则。
(8)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全班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等各种教学形式最优结合的原则。
(9)为教学创造最优条件的原则。
(10)教养成果、教育成果以及其他教学成果的巩固性和效用性原则。
有关教育技术学的文章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运用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案例教学中,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学生不单纯地去追求一种答案,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重要环节。在案例本身有曲折性、冲突性、生动性和形象性的前提下,教师提出问题,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2023-08-16
6)按照表11-6所示将各个ET 200S模块从硬件目录拖动到组态表中,最后如图11-37所示。图11-38 数据包地址4.编程如图11-39所示进行ET200S的I/O测试,同时可以打开PLCSIM仿真程序进行验证,结果如图11-40所示。图11-39 I/O测试程序图11-40 PLCSIM仿真结果而在实际应用中,在PROFIBUS DP中进行启动ET200S的示意如图11-41所示。图11-41 PROFIBUS DP中进行启动ET200S......
2023-06-18
(一)鼓励参与性原则案例教学法的展开要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参与程度、课堂讨论、交换意见等做出肯定的鼓励。案例教学法的使用能够充分地发挥其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所以,教师在上课时要把握问题的适度性。案例教学法有多种教学类型可以选择,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所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学生的学习任务而定。案例教学法还可以和许多学科相结合,相互渗透,构成知识网络。......
2023-08-15
在情景体验式教学中要突出“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突出思想性。对于“纲要”课情景剧的教学,教师要有清晰的设计思路。首先,剧本主题的选择符合“纲要”课程教学目的的要求。其次“纲要”课情景剧教学讲求的是“务真”“务实”,教师在指导学生编写情景剧剧本的过程中,要防止学生编写的剧本过于拖沓。......
2023-11-29
在本节中,主要通过演示一个季度销售量的图表制作,将本章中所介绍的创建、编辑图表,以及创建和应用图表设计等知识点进行综合巩固。图10-67 设置图表的宽度和高度图10-68 输入图表数据单击图表数据对话框中的“应用”按钮,将数据应用到图表中。在工具箱中单击文字工具,在工作区中单击鼠标,并输入文字“金顺大厦2011年季度销售量图表”。图10-80 设计填充效果图10-81 图表效果......
2023-10-16
根据《法律适用法》第41条的规定,依法适用与本案具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作为本案的准据法。与本案涉及的追偿权法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是中国内地法律,故本案应适用中国内地法律。上述两个法院在处理案件时,都没有明确说明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理由,虽然在管辖权的获得方面做了解释,但是在具体适用法律时,法官并没有就为何适用最密切联系地的法律做出分析,判决书也没有任何体现。......
2023-08-17
而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弥补这一教学的缺失。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法而言,声乐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方面有着更加显著的优势,能够从学生声音的时间性和多变性特征着手,切实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技巧。高校声乐教学课堂是丰富多彩的,对应的教学方法也应体现出必要的层次性,通过启发式教学法与声乐教学的相结合能够极大地提升高校声乐教学的实施效果。......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