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赞科夫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性教学成果

赞科夫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性教学成果

【摘要】: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这一课题,赞科夫从1957年至1977年进行了大规模和长时间的研究,在长期的实验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赞科夫认为,教学内容充实了,教学方法必须随之革新。

列·符·赞科夫(1901~1977)博士是当代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缺陷儿童学家和教学论专家。他研究的主要课题,同时也是他对普通教育理论的主要贡献,在这样两个方面:一个是探讨教学中语言和直观手段的相互关系,出版了《教师语言与直观教学手段的结合》、《直观性与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化问题》等著作;更为重要、更具特色的另一个方面是研究教学与学生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这一课题,赞科夫从1957年至1977年进行了大规模和长时间的研究,在长期的实验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赞科夫指出,现代儿童在入学之前,就在家里、幼儿园里、街道上,从电影、电视、广播里,从大人的谈话和跟小朋友的交往中,储备了相当丰富的知识,积攒了许多问题。可是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非常贫乏、陈旧,无法满足儿童的需求。所以,他认为教学内容必须增加知识的容量和难度,为儿童的精神成长提供足够的“食粮”,不要使它“营养不良”。赞科夫认为,教学内容充实了,教学方法必须随之革新。新的方法不再是对儿童进行单调乏味的“操练”,而是要掌握难度的分寸,适当设置学习障碍,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推理,独立地探求问题的答案,充分理解学习内容。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赞科夫指出,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对教学内容进行单调的重复,用几节课讲一节课就能够完成内容的做法比比皆是,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更为严重的是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他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不要强求学生通过连续重复一下子记住许多知识和技能,因为事实上有许多东西是通过“无意的识记”和以后的经常重现而学到并巩固下来的。因此,教师讲的东西,学生懂了就可以往下讲,不要原地跑步,要让学生总觉得在学习新东西,从而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赞科夫进一步解释说,“高速度”不是“开快车”、“赶进度”,而是“不断地前进,不断地以多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能为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获得的知识创造有利的积极作用,使知识纳入一个广泛展开的体系”。也就是要从加快速度中求知识的广度,从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这就必须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读点课外书,多参加点科技活动,多搞一些参观旅行,多交谈,多争论,使他们的知识不仅巩固,而且能灵活使用。

3.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

赞科夫指出,传统教学片面理解“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原则,事事直观,因而削弱了理论知识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他认为,教学中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的,经验和理论处在不断地相互作用之中,不能只强调一面,应该让那些系统的理论知识在小学教学内容中占主导地位。他的实验也证明了一年级学生就能够掌握许多抽象概念,理解事物之间的某些内在联系。(www.chuimin.cn)

赞科夫进一步解释说,这条原则绝不贬低儿童直接观察和形成技能技巧的重大意义,而是为了克服旧教学体系的片面性和原始性,“把教学的认识方面提到首要地位”,让学生在尽可能深刻地理解有关概念、关系和依存性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这不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强大手段,也是切实掌握技能和技巧的可靠基础”。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传统教学论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外部”因素,即把应当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作为理解的对象,而赞科夫的实验教学论要求学生理解的对象是学习过程,着眼于学习活动的“内在”机制,让学生留心应当怎样进行学习,例如,在解题之前,要预先计划解题的步骤,对自己解题的方法要能论证,要能随时检查自己,及早地发现错误并加以改正,等等。这样做能使学生注意探索适合于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5.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赞科夫根据他的实验提出,“只有在发展上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和技巧”,并在新的情况下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只有那些具有相应的智力、意志和感情品质的人才能比较容易地适应新情况,顺利掌握他们所不了解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因此,教学应当“使每一个学生(包括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差生)都能在发展上尽他自己的最大的可能性取得最大的成果”。

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解决好“差生”的问题。经过长期研究,赞科夫认为“差生”有以下几个比较普遍的特点:自尊心强,但学习成绩差,多数人在情感、意志、情绪方面有一种“自我中心主义”,与集体合不来,思想负担重;求知欲低,没有学习的愿望,有的还对学习、学校、教师有反感;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都比较差。因此,不应该像传统教学那样对“差生”滥加压力,把补课和布置大量练习当作克服“差生”落后状况的主要手段,而应该首先设法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利用一切机会引导他们观察事物,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发展他们所缺乏的心理品质。同时,“对于教学大纲中的同一些问题,不同的学生可按不同的深度来学习。这样一来,全班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在内,就都能快速地前进了”。

赞科夫指出,以上原则作用各异,同时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它们的特点是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并在保证共同的思想方向性的前提下,给予个性以发挥作用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