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杭州运河:城市发展的见证者

杭州运河:城市发展的见证者

【摘要】:现在的中河是古代龙山河、盐桥河和新横河三条河段的总称。吴越国时,中河北段被称为盐桥河。北宋时盐桥河是杭州市内最繁忙、最长的河流。南宋时的盐桥河是杭州的黄金水道。中河从最初作为沟通钱塘江与大运河的杭州护城河,到成为杭州城内最长的水道,从未被杭州人民完全废弃过。中河滋养和孕育了杭州独特的城市品格,彰显的是江南独特的水乡文化,是杭州城市发展变迁历史的真正见证者。

现在的中河是古代龙山河、盐桥河和新横河三条河段的总称。盐桥河与龙山河的分界线是凤山水门,盐桥河和龙山河也被称作中河北段和南段。历史上,中河开凿于隋代。唐称之为沙河,宋称之为盐桥河、大河、清改称为中河。

为了沟通大运河与钱塘江,隋炀帝“又在城东、城南开河(即今杭州中河北段、龙山河),经柳浦而至白塔岭附近”,[136]隋代的盐桥河尚在杭州城外围。吴越国时,中河北段被称为盐桥河。钱镠在盐桥河与江南运河的交汇处修有一处堰坝,名曰清河。经过钱镠对杭州的扩建,原为护城河的盐桥河已经被圈至城中。北宋时盐桥河是杭州市内最繁忙、最长的河流。来自金华、湖州等地的江船和宁波、台州等地的海船皆借道龙山闸经由盐桥河进入隋唐南北大运河。苏轼在杭州任上,组织人力“开浚茅山、盐桥二河,各十余里,皆有水八尺以上”。[137]南宋时期,临安人口激增,多有侵占河道的情况发生。南宋初期,盐桥河每隔三五年就要疏浚一次。南宋时的盐桥河是杭州的黄金水道。盐桥河两岸排列着政府衙门、官员府邸、寺庙园林、勾栏瓦肆、酒楼民居等建筑。可以说,盐桥河是南宋的缩影。[138]元末,张士信在中河之上建立凤山水门。清代,盐桥河改称为中河。浙江巡抚梅启照开凿新横河,连通了中河和东河,新横河西起梅家桥,东至坝子桥。清朝时期,官员也多次疏浚中河。特别是雍正五年(1727),李卫两浚贴沙河、南北各置闸门,改中河龙山坝成船闸。至此,昔日的龙山河与盐桥河(合成中河),自闸口的通江河道入城,出武林水门而入清河闸,为运米、盐、木材之要道。民国时期的杭州公路、铁路等新型交通方式极大地影响了中河,中河河道也不断变窄。据民国17年(1928)《杭州市水道沟渠调查表》记录说:(中河)起自凤山门外四驾桥,南接龙山河,水流由南向北,至武林门外清河闸,汇入上塘河,长7.7公里,宽8—13米。新中国之初,龙山闸废弃,钱塘江上的船只在闸口小桥的东南段翻坝进入中河。1982 年,杭州市通过了《关于中东河综合治理工程的决定》,自1983—1988年,历时五年,完成治理中河和东河。该工程治理中河后,中河南至凤山门,北至新横河桥,长6.4公里,宽8—10米,经艮山门流入京杭运河。中河从最初作为沟通钱塘江与大运河的杭州护城河,到成为杭州城内最长的水道,从未被杭州人民完全废弃过。中河滋养和孕育了杭州独特的城市品格,彰显的是江南独特的水乡文化,是杭州城市发展变迁历史的真正见证者。(www.chui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