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国古代运河的名称变化与南宋江南段出现的大运河

中国古代运河的名称变化与南宋江南段出现的大运河

【摘要】:据此定义,中国古代早期“运河”的名称被称之为“某某沟”或“某某渠”居多,如邗沟、灵渠等。尤为重要的是,“大运河”的概念首次在南宋江南运河段出现。从沟、渠、河到运河这些不同的名称变化来看,江南人更为刻意注视南方不同地区人工河道之漕运功能。近世以来,民间则往往将其称为“京杭运河”或“大运河”,2014年运河“申遗”过程中,又将隋唐、浙东两段运河与京杭运河合称为“中国大运河”。

简而言之,运河就是指人工开凿的河道,即非自然河道。据此定义,中国古代早期“运河”的名称被称之为“某某沟”或“某某渠”居多,如邗沟、灵渠等。又因运河之主要功能就是漕运,故在隋唐时期,“漕渠”[8]“漕河”[9]等称谓被广泛使用。陈桥驿教授指出:“《新唐书》卷三十六《五行志》记开成二年(837):‘夏旱,扬州运河竭。’这是正史上首次出现‘运河’这个词汇。”[10]吴欣教授指出:“宋代‘漕河’名称广泛使用,《四库全书》所列宋代文献中有94种使用了‘运河’的名称。”[11]由此足见宋时运河之称已经比较流行起来。尤为重要的是,“大运河”的概念首次在南宋江南运河段出现。据记载:

下塘河,南自天宗水门接盐桥运河,余杭水门,二水合于北郭税务司前,由清湖堰闸至德胜桥,与城东外沙河、菜市河、泛洋湖水相合,分为两派:一由东北上塘,过东仓新桥入大运河,至长安闸入秀州,曰运河,一由西北,过德胜桥,上北城堰,过江涨桥、喻家桥、北新桥以北,入安吉州界,曰下塘河。[12]

这里所说的“大运河”,具体指的是江南运河。吴欣教授还指出:“从文献所记录的名称分布来看,‘运河’一词多出现在江淮和江南区域,包括龟山运河、扬楚运河、浙西运河等。”[13]南宋地方志等文献多以“运河”这一专有名词指称江南或江淮地区的某段人工河道绝非历史偶然。从沟、渠、河到运河这些不同的名称变化来看,江南人更为刻意注视南方不同地区人工河道之漕运功能。以“某某地名+运河”的表述法,则暗示着不同地产所出之公私漕运物资。这也是自南宋以来,北方精英大规模南迁后,中国经济中心南移的例证——正是南方经济的繁荣、物资的丰富,才有必要细化出更多的地域名特物资。元明清时期,运河与漕河概念并无较大差异,多有并行使用,唯运河更多指称南北走向的“京杭大运河”。如《元史》卷六十四《河渠一·御河》称:“运河二千余里,漕公私物货,为利甚大。”[14]明代文献中,运河与漕河概念也并行使用。如《明史》称运河为“漕河”:“明成祖肇建北京,转漕东南,水陆兼輓,仍元人之旧,参用海运。逮会通河开,海陆并罢。南极江口,北尽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总名曰漕河。”[15]明代其他专书、地方志等也多用漕河之名,如《漕河图志》《万历兖州府志·漕河》等。事实上,《明史·河渠志》《清史稿·河渠志》中,都列“运河”专篇,指北至北京、南至杭州的运河。但两者又有不同。《明史·河渠志》称其为“漕河”,且将运河每一段河道都加上漕字,使之有“白漕、卫漕、闸漕、河漕、湖漕、江漕、浙漕之别”;[16]而《清史稿·河渠志》中,则单列“运河”:“运河自京师历直沽、山东,下达扬子江口,南北二千余里,又自京口抵杭州,首尾八百余里,通谓之运河。”[17]雍正四年(1726)官方正式设置北运河的管理机构后,多使用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和江南运河等说法。近世以来,民间则往往将其称为“京杭运河”或“大运河”,2014年运河“申遗”过程中,又将隋唐、浙东两段运河与京杭运河合称为“中国大运河”。[18](www.chuimin.cn)

吴欣教授指出:“大运河名称从渠、沟到漕渠、漕河,再到运河、运粮河、大运河,大运河名称经历了由区域到跨区域、由专称到统称再到专称、由‘漕’到‘运’或‘漕’‘运’兼称的不同阶段。首先,漕运是运河的基本功能,以‘漕’为核心的漕河或漕渠的名称无疑都突出了这种功能,同时,‘运河’一词也并未脱离漕运的主旨,而是以‘运’字突出了‘漕’的状态。其次,漕河、运河等名称都经历了从地方专称到南北通途或地方河流专称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而且也是运河附属功能逐渐增加和社会交流日渐频繁的过程。‘运河’一词在宋代出现似非偶然,比之隋唐时期,运河在保留漕运功能的同时,贸易交流的职能进一步加强,正如陆游所言,运河‘假手隋氏而为吾宋之利’,这种‘利’一方面是漕粮运输的便利,更主要的是商业运输以及对外贸易之利,尤其是南宋时期,浙东运河、浙西运河是其经济命脉,浙东运河还主要承担了对外贸易的功能。最后,运河名称的变化不仅体现了历史性变化的过程,而且区域差异亦可见一斑。宋代以运河命名的河流多集中于江南地区,辽金元时期,运粮河的名称则多出现在北方,这或许正是不同的文化及其实践在语言上的反映。”[19]上述分析也反映了这样一个观点:帝国中央集权体制与小农自然经济的结合,才是漕运制度出现并发展的最根本原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