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波导天线的全模型示意图方波导天线模型建立

波导天线的全模型示意图方波导天线模型建立

【摘要】:波导是微波传输领域最重要的传输媒介之一,开口的波导可以称为波导天线。最常见的波导天线是矩形喇叭或圆形喇叭等,广泛用作馈源及标准测试天线。图5-25 波导圆极化天线的全模型示意图(方波导)计算方法描述:采用矩量法——MoM。图5-27 变量定义模型建立:方波导天线模型建立。图5-28 定义方波导天线在3D视图中,选中新建模型square_wg的顶部面元,单击鼠标右键,选择“Delete”选项,删除该面元,如图5-29所示。

波导是微波传输领域最重要的传输媒介之一,开口的波导可以称为波导天线。最常见的波导天线是矩形喇叭或圆形喇叭等,广泛用作馈源及标准测试天线。本案例将介绍FEKO仿真中Waveguide Port的设置和应用。

波导圆极化天线的全模型示意图如图5-25所示。下面介绍在FEKO软件中的仿真实现。

978-7-111-56144-6-Chapter05-25.jpg

图5-25 波导圆极化天线的全模型示意图(方波导)

计算方法描述:采用矩量法——MoM。

计算参数:计算该类天线的左旋、右旋辐射方向图。

启动CADFEKO,新建一个工程“square_waveguide_LHC.cfx”。

定义长度单位:默认为m。

单击“Home”菜单中的“Model unit”按钮,在“Model unit”对话框中,选中“Millimetres(mm)”单选按钮,如图5-26所示。

978-7-111-56144-6-Chapter05-26.jpg

图5-26 设置长度单位为mm

定义变量:在CADFEKO中左侧的树形浏览器中双击“Variables”结点,依次定义如下变量:

1)工作频率:freq=2.8e9。

2)长度缩放系数:sf=0.001。

3)工作波长:lam=c0/freq/sf。

4)波导宽度:wg_a=70。

5)波导长度:wg_h=100,如图5-27所示。

978-7-111-56144-6-Chapter05-27.jpg

图5-27 变量定义

模型建立:方波导天线模型建立。单击“Construct”菜单中的“Cuboid”,弹出“Create cuboid”对话框,如图5-28所示。在“Geometry”选项卡中进行如下设置。

Base corner:(U:-wg_a/2;V:-wg_a/2;N:0.0)。

Width(W):wg_a。

Depth(D):wg_a。

Height(H):wg_h。

Label:square_wg。

最后单击“Create”按钮。

978-7-111-56144-6-Chapter05-28.jpg

图5-28 定义方波导天线

在3D视图中,选中新建模型square_wg的顶部面元(即z=wg_h的面),单击鼠标右键,选择“Delete”选项,删除该面元,如图5-29所示。

978-7-111-56144-6-Chapter05-29.jpg

图5-29 删除顶部面元

在3D视图区域,进入面选模式,选中新建喇叭天线“square_wg”的最底部面元(即z=0的面元),单击鼠标右键,选择“Properties”选项,弹出“Face properties”对话框,如图5-30所示。

选择“Meshing”选项卡,勾选“Local mesh size”复选框,设置“Mesh size”为“lam/15”,单击“OK”按钮。

978-7-111-56144-6-Chapter05-30.jpg

图5-30 波导端口局部网格剖分定义

设定波导端口:在3D视图区域,把模型移动并缩放到适合的角度,单击鼠标左键自动切换到面选模式,选中新建的方波导天线底部面元(即z=0的面元),单击鼠标右键,选择“Create port”→“Waveguide port”选项,如图5-31所示,此时弹出“Create waveguide port(geometry)”对话框,如图5-32所示。

978-7-111-56144-6-Chapter05-31.jpg

图5-31 定义波导端口1

勾选“Propagation direction opposite to normal”复选框,目的是使该面添加的波导信号向里传播,即红色箭头朝里。在“Label”文本框中输入“Port1”,单击“Create”按钮。

978-7-111-56144-6-Chapter05-32.jpg

图5-32 定义波导端口2

电参数设置:在左侧的树形浏览器中,由“Construct”切换到“Configuration”,进行如下设置。

工作频率设置,展开“Global”结点,双击“Frequency”,弹出“Solution frequency”对话框,选择“Single frequency”,设置“Frequency(Hz)”为“freq”,单击“OK”按钮。

激励设置:在“Global”结点中,选中“Sources”,单击鼠标右键,选择“Waveguide source”选项,弹出“Add waveguide source”对话框,如图5-33所示。选中“Specify modes manually”单选按钮。单击中部的“Add”按钮。

978-7-111-56144-6-Chapter05-33.jpg

图5-33 定义端口激励

按照表5-1中的值进行设置。

5-1 参数设置

978-7-111-56144-6-Chapter05-34.jpg

在“Label”文本框中输入“WaveguideSource1”,单击“Create”按钮。

求解设置:在“Configuration specific”结点中,选中“Requests”,单击鼠标右键,选择“Far fields”选项,弹出“Request far fields”对话框,如图5-34所示。单击“3D pattern”按钮,修改theta的“Increment”为2,Phi的“Increment”为5.0,在“Label”文本框中输入“ff3D”。单击“Add”按钮。

978-7-111-56144-6-Chapter05-35.jpg

图5-34 远场方向图求解设(3D pattern)

单击“Vertical cut(UN plane)”按钮,设置theta的“Increment”为2,Phi的“Increment”为0,在“Label”文本框中输入“ffXOZ”,单击“Create”按钮,如图5-35所示。

978-7-111-56144-6-Chapter05-36.jpg(www.chuimin.cn)

图5-35 远场方向图求解设置(Vertical cut(UN plane))

单击“Vertical cut(VN plane)”按钮,设置theta的“Increment”为“2”,Phi的“Increment”为“0.0”,在“Label”文本框中输入“ffYOZ”,单击“Create”按钮,如图5-36所示。

978-7-111-56144-6-Chapter05-37.jpg

图5-36 远场方向图求解设置(Vertical cut(VN plane))

网格划分:单击“Mesh”菜单中的“Create mesh”按钮,弹出“Create mesh”对话框,如图5-37所示,设置网格剖分方法“Mesh size”为“Custom”,三角形单元尺寸“Triangles edge length”为“lam/8”,单击“Mesh”按钮生成网格。

978-7-111-56144-6-Chapter05-38.jpg

图5-37 定义网格划分

提交计算:计算方法采用默认的矩量法“MoM”。

进入菜单“Solve/Run”,单击“FEKO Solver”,提交计算。可以选择并行模式。

后处理显示结果:计算完成后,单击“Solve/Run”菜单中的“POSTFEKO”按钮或按〈Alt+3〉快捷键,启动后处理模块POSTFEKO显示结果。

显示3D结果:在“Home”菜单中,单击“Far field”→“ff3D”,在右侧的控制面板中勾选“dB”复选框,选中“RHC”单选按钮。

进入“Mesh”菜单,单击“Mesh Opacity”下拉菜单,选择“40%”。这时,得到的3D显示效果如图5-38所示。

978-7-111-56144-6-Chapter05-39.jpg

图5-38 3D辐射方向图显示(右旋圆极化)

然后在右侧控制面板中勾选“dB”复选框,选中“LHC”单选按钮。这时,得到的3D显示效果如图5-39所示。

978-7-111-56144-6-Chapter05-40.jpg

图5-39 3D辐射方向图显示(左旋圆极化)

显示2D结果:切换到“Home”菜单,单击“Cartesian”,进入直角坐标系“Cartesian graph1”,单击“Far field”→“ffXOZ”,会在直角坐标系中直接显示Phi=0°极化平面上的2D增益方向图,在右侧控制面板的Traces区域,自动生成ffXOZ,选中Trace:ffXOZ,在控制面板中进行设置,选中“LHC”单选按钮,勾选“dB”复选框,如图5-40所示。

978-7-111-56144-6-Chapter05-41.jpg

图5-40 XOZ平面辐射方向图(左旋圆极化)

在右侧控制面板的Traces区域,选中ffXOZ,按〈Ctrl+K〉快捷键复制成ffXOZ_1,选中ffXOZ_1,在右侧控制面板中,修改设置,选中“RHC”单选按钮,勾选“dB”复选框,如图5-41所示。

978-7-111-56144-6-Chapter05-42.jpg

图5-41 添加XOZ平面辐射方向图(右旋圆极化)

在“Home”菜单中,单击“Cartesian”,进入直角坐标系“Cartesian graph2”,单击“Far field”→“ffYOZ”,会在直角坐标系中直接显示Phi=90°极化平面上的2D增益方向图,在右侧控制面板的Traces区域,自动生成ffYOZ,选中Trace:ffYOZ,在控制面板中进行设置,选中“LHC”单选按钮,勾选“dB”复选框,如图5-42所示。

978-7-111-56144-6-Chapter05-43.jpg

图5-42 YOZ平面辐射方向图(左旋圆极化)

在右侧控制面板的Traces区域,选中ffYOZ,单击鼠标右键,选择“Duplicate trace”复制成ffYOZ_1,选中ffYOZ_1,在右侧控制面板中,修改设置,选中“RHC”单选按钮,勾选“dB”复选框,如图5-43所示。

978-7-111-56144-6-Chapter05-44.jpg

图5-43 添加YOZ平面辐射方向图(右旋圆极化)

进入“Home”菜单,单击“Save project”,保存计算结果文件为“square_waveguide_ LHC.pfs”,关闭POSTFEKO。

方波导右旋圆极化的设置修改:切到CADFEKO中,单击起始菜单中的“Save as”按钮,将其另存为“square_waveguide_RHC.cfx”。

激励源设置:在左侧的树形浏览器中,切换到“Configuration”,展开“Global”→“Sources”结点,双击已经建立的“WaveguideSource1”,弹出“Modify waveguide source”对话框,如图5-44所示。

978-7-111-56144-6-Chapter05-45.jpg

图5-44 修改激励设置(右旋圆极化)

按照表5-2中的值进行设置。

5-2 参数设置

978-7-111-56144-6-Chapter05-46.jpg

然后在“Label”文本框中输入“WaveguideSource1”,单击“OK”按钮。

提交计算:单击“Solve/Run”菜单中的“FEKO Solver”按钮或按〈Alt+4〉快捷键,提交计算。

方波导右旋圆极化的结果显示:计算完成后,单击“Solve/Run”菜单中的“POSTFEKO”按钮或按〈Alt+3〉快捷键,启动后处理模块POSTFEKO显示结果。

显示3D结果:在“Home”菜单中,单击“Far field”→“ff3D”,在右侧控制面板中勾选“dB”复选框,选中“RHC”单选按钮。

进入“Mesh”菜单,单击“Mesh Opacity”下拉菜单,选择“40%”。这时,得到的3D显示效果如图5-45所示。

在右侧控制面板中勾选“dB”复选框,选中“LHC”单选按钮。这时,得到的3D显示效果如图5-46所示。

978-7-111-56144-6-Chapter05-47.jpg

图5-45 3D辐射方向图显示(右旋圆极化)

978-7-111-56144-6-Chapter05-48.jpg

图5-46 3D辐射方向图显示(左旋圆极化)

显示2D结果:切换到“Home”菜单,单击“Cartesian”,进入直角坐标系“Cartesian graph1”,单击“Far field”→“ffXOZ”,会在直角坐标系中直接显示Phi=0°极化平面上的2D增益方向图,在右侧控制面板的Traces区域,自动生成ffXOZ,选中Trace:ffXOZ,在控制面板中进行设置,选中“LHC”单选按钮,勾选“dB”复选框,如图5-47所示。

978-7-111-56144-6-Chapter05-49.jpg

图5-47 XOZ平面辐射方向图(左旋圆极化)

在右侧控制面板的Traces区域中,选中ffXOZ,按〈Ctrl+K〉快捷键复制成ffXOZ_1,选中ffXOZ_1,在右侧控制面板中,修改设置,选中“RHC”单选按钮,勾选“dB”复选框,如图5-48所示。

978-7-111-56144-6-Chapter05-50.jpg

图5-48 XOZ平面辐射方向图(右旋圆极化)

进入“Home”菜单,单击“Save project”按钮,保存计算结果文件为“square_waveguide_ RHC.pfs”,关闭POSTFE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