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解决多天线系统电磁兼容性问题的方法

解决多天线系统电磁兼容性问题的方法

【摘要】:系统要发生电磁兼容性问题,必须存在3个因素,即电磁骚扰源、耦合途径、敏感设备。对于机载、弹载、舰载、车载或星载等多天线系统,由于收发天线并存,天线之间存在工作频段重叠,因此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EMC性能。图1-10 机载多天线系统关于电磁兼容问题的仿真,建议参考本书第7章、第8章和第10章的内容,了解和掌握天线布局、线缆EMC以及机箱屏蔽等典型EMC问题的仿真流程。

电磁兼容即EMC是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的缩写,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对电磁兼容的定义为:“系统或设备在所处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同时不会对其他系统和设备造成干扰”。在国家标准GB/T 4365—2003《电工术语电磁兼容》中对电磁兼容所下的定义为:“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电磁兼容是研究在特定的空间、特定的时间和频谱条件下,各种用电设备可以共存并不致引起降级的一门学科。

根据电磁兼容的定义,EMC包括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敏感度(EMS),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设备或系统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工程上,根据电磁兼容问题的特点,在实验室测试时,又细分为辐射发射(RE)、辐射敏感度(RS)、传导发射(CE)和传导敏感度(CS)。

系统要发生电磁兼容性问题,必须存在3个因素,即电磁骚扰源、耦合途径、敏感设备。所以,在遇到电磁兼容问题时,要从这3个因素入手,对症下药,消除其中一个因素,就能解决电磁兼容问题。要进行电磁兼容的仿真,必须给定明确的骚扰源和敏感设备及其限值等。当系统存在电磁兼容的风险时,在整改中常用的措施包括接地、滤波和屏蔽等。对于复杂的系统,往往很难做到定量的EMC仿真,这主要体现在骚扰源的复杂度和系统的结构复杂度,但是,采取措施前后对性能的改进量往往是可以精确衡量的,这在工程上就非常有价值。

对于机载(见图1-10)、弹载、舰载、车载或星载等多天线系统,由于收发天线并存,天线之间存在工作频段重叠,因此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EMC性能。(www.chuimin.cn)

978-7-111-56144-6-Chapter01-34.jpg

图1-10 机载多天线系统

关于电磁兼容问题的仿真,建议参考本书第7章、第8章和第10章的内容,了解和掌握天线布局、线缆EMC以及机箱屏蔽等典型EMC问题的仿真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