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石器时代的发展与演变

新石器时代的发展与演变

【摘要】:与此相同,关于新石器时代的研究也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加复杂。新石器时代的发展,并不是由人类主观意图推动的一个可预测的线性过程,其出现方式更具随机性。随着人口的增加,新石器时代的到来就不可避免,人类随之也从以狩猎采集为生的游牧生活转向了定居的农耕生活。美索不达米亚“农业摇篮”为欧亚大陆西部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创始农作物。

我们只是凭着事后的认识,还有地理学考古学历史学和遗传学等赋予我们的宽广而有深度的视角,才能理解人类进化这一宏大的课题。这一课题的研究,一方面是描绘出几千年里各个大陆上发生的事件及其过程,另一方面是我们祖先的个人经历和日常生活。二者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然而,(经过努力)我们似乎正在接近这两者之间的交汇点:被烧黑的麦粒、磨制的石镰刀、陶器碎片上的牛奶痕迹、古代野狼的DNA以及古代语言中“苹果”一词的各种读音,每一样东西都给我们提供了令人惊讶的细节。

我们在论述物种起源时,会随着新证据的出现而添加有关内容,使得论述变得更为复杂。与此相同,关于新石器时代的研究也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加复杂。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指物种之间新的联盟关系以及与之相伴的新技术),并不是由人类主观意图推动的一个可预测的线性过程,其出现方式更具随机性。随着人口的增加,新石器时代的到来就不可避免,人类随之也从以狩猎采集为生的游牧生活转向了定居的农耕生活。但是,在世界各地,这一转变的路径各不相同,因为外部因素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冰河时代趋向结束,世界各地的农业都各自发展了起来。在各地,农业的出现都是断断续续的。之后,农业思想、技术和新驯化培植的物种都从其起源地向外传播,给不断增加的人口提供了食物。

亚洲西部和东部的农业几乎同时出现于大约1.1万年前,这肯定不是简单的巧合:虽然相隔数千英里之遥,但人类和草场都同样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距今1.5万年之后,在全球范围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这会促进植物生长,就有了成片的野生谷物供人类去采集。随后,在距今1.29万年到1.17万年的新仙女木期,气候又变冷了。猎人们经常会空手而归。地面上容易采集的水果和浆果也变得稀少。以采集为生的人不得不依赖其后备食物资源,包括一些难以采集但是富含能量的草种:西方的燕麦、大麦、黑麦和小麦,东方的高粱、小米大米。在人工培育植物和农耕出现之前,人类就掌握了某些技术,能使收获效率更高,还能将硬草籽磨成面粉,比如纳图夫人使用镰刀和石臼的技术。到了气候开始转暖时,人们对谷物的这种依赖已经进化成了原始农业。

早期的培育中心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美索不达米亚“农业摇篮”为欧亚大陆西部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创始农作物。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肥沃的土地上,出现了人类最早培育的豌豆、小扁豆、苦苕子、鹰嘴豆、亚麻、大麦、二粒小麦和一粒小麦。在黄河长江流域出现了小米、大米和黄豆。但是,在许多其他地方,人工培育农作物也起步了。在新仙女木期末,非洲南半部的人向北迁移,开始居住在当时肥沃的绿色撒哈拉地区。这些人以狩猎采集为生,既食用水果、植物块茎和谷物,也吃捕获的动物。他们自1.2万年前就开始使用磨石碾磨食物,在那之后不久,就培育出了当地的高粱和珍珠稷。但是,大约5500年前,季风南移,曾经肥沃的撒哈拉地区变成了沙漠,当地的农业也就消失了。大约9000年前,新几内亚培育出了甘蔗;6000年前,中美洲人把墨西哥玉米培育成了玉米。

我们研究的地方越多,似乎就能发现越多的驯化培育中心。“肥沃新月地带”很引人关注,但是,它也使我们忽视了其他同样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起源地。瓦维洛夫确认了7处驯化培育中心。贾雷德·戴蒙德推定,在全世界共有9到10处驯化培育中心。更新的研究显示,这类中心有多达24处。物种的驯化培育在不同的地方,发生了许多次。正如瓦维洛夫所言,发生驯化培育的地方,有许多都是山区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由于物质条件随着高度而变化,所以多样性都比较丰富。但是,任何物种都要与人类的特点契合,再遇到合适的时机,才可能被驯化培育。一方面,人类愿意改变其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物种对人类的干预做出积极的反应;这两者在一起就是最佳组合,能够催生人与其他物种之间重要的结盟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的决策几乎不起任何作用。

“人工选择”这一术语可能暗示的是一种媒介、一种意识,但它并不总是起作用。虽然现代选择性繁育工作都是经过详细计划,通过人工干预进行的有意识的选择,但过去并不总是如此,特别是在人类开始驯化培育(野生物种)之前。在打谷场附近生长的小麦并不是专门播种的,但是,它却成就了最早的麦田。也许,将物种选择分成自然的和人工的,本身就是一种人为的划分。并非只有人类才会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其他物种也是相互依赖的。通过仔细研究基因组,我们可能会理解人类认为自己(在驯化培育物种中)所发挥的作用,但是,蜜蜂肯定也会影响花的进化,正如我们影响犬、马、牛、大米、小麦和苹果的进化一样。蜜蜂可能不会知道自己发挥的影响,也不会像人类一样去思考,但它们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所称的人工选择是达尔文用以立论的一个术语,实际上它不过是一种有人工介入的自然选择。(www.chuimin.cn)

在许多情况下,驯化培育一开始都是一个“无心插柳”的过程:各个物种互相接触、碰撞,再近距离共同生长,最后,其进化历史交织缠绕在了一起。我们总是习惯于把自己当成主人,把其他物种都当成心甘情愿的仆人甚至是奴隶。但是,我们与动植物形成这种“契约”关系的方式各有不同,而且都很细致微妙,最终在器官上形成一种共生和共同进化的状态。最初,与其他物种形成伙伴关系几乎都不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描述了3种驯化动物的主要途径——这种驯化并非一个“事件”,而是一个很漫长的进化过程。第一种途径是动物选择人类,从我们身上借取资源。当它们与人类接近时,就开始与我们共同进化了。在人类介入选择过程开始之前很久,这些动物自己就会变得温驯起来。几百年前,各种犬品种的形成就属于这种情况。狗和鸡都是这样成为人类的朋友的。第二种途径是通过捕食。即使这样,人类最初也并没有驯化动物的意图,他们只是把动物作为一种资源。经由这种途径的主要是一些大中型食草动物,如绵羊、山羊和牛。它们最初是作为猎物被捕获,然后被圈养,最后成了人们放牧的家畜。最后一种途径肯定是人类主动选择的,他们从一开始就主动猎捕并驯化动物。通常,人们会认为,这些动物除了肉用,还会有其他用途。马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它们最初被驯化是要供人类骑用的。

当农民和育种者开始淘汰一些他们不愿意要的特性,有意选择另一些特性时,就表明他们开始有了主动驯化的意图。即使这样,他们也没长远的目标。达尔文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曾写道:“虽然一些著名的育种家会有明确目标,并且会尝试有系统地进行选择,”而一般育种的人只会关注下一代,“并不期望永久性地改变某个品种。”不管怎样,经过几十几百年,人类的这些选择都会导致某一品种被“无意识地改良”。达尔文认为,即使“野人”和“野蛮人”(对现代读者而言,有时候,达尔文是一个极端“政治不正确”的人)也会通过不怎么有意识的选择行为改良他们的动物。如果他们喜欢一些野兽,遇到饥荒也不会吃掉它们。

被人类成功驯化培育成朋友的物种数量相对很少,这是对人类掌控自然界说的最后一击。自然作家迈克尔·波伦曾经很简洁地说过,许多物种“都选择了不被人类驯化”。一个物种要成功地成为人类的盟友,它必须要具备某些品质。当机会来临时,这些品质会推动它们成为人类驯养的物种。如果狼没有好奇心,如果马不够驯服,如果那种草没有长出不易折断的叶轴,如果中亚的野生苹果长得不是圆鼓鼓的,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不会有狗、马、小麦和人工栽培的苹果树。

不管怎样,人类驯化培育其他物种的影响深远,遍及全球。作为新石器的时代核心内容,人类与其他物种互相依赖的概念后来成了一种思想,成了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思想很有道理,注定会传遍全世界。与某些动植物建立起了特殊关系后,人类到了哪儿,就可以把它们带到哪儿,这就是改变当地的环境以适应它们。最初,虽然人类的这种做法是全凭机缘,但是,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今天,以狩猎采集为生活方式的人本来就不多,而且还在继续减少。其中,非洲地区就有这样一些小的人类种群,包括纳米比亚的布须曼人和坦桑尼亚的哈扎人。他们居住在半沙漠地带,环境相对恶劣,无法从事农耕。从最初直至现在,他们都抵制着新石器革命,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受到威胁,很可能在21世纪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