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合作探究模式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学习

合作探究模式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学习

【摘要】:在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兴趣、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相互沟通、补充,影响和促进,这种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十分适合美术手工课教学。学生在合作探讨学习的具体实践活动中能够用心体验合作带来的无穷魅力,用心感悟集体的伟大力量,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与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进行美术作业的集体展评,好的作品中的优点更利于快速被同伴学习,更容易获得认同感。

在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兴趣、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相互沟通、补充,影响和促进,这种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十分适合美术手工课教学。学生在合作探讨学习的具体实践活动中能够用心体验合作带来的无穷魅力,用心感悟集体的伟大力量,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与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经过每节课反复多次的内心积极体验,唤醒并树立学生的集体与自我意识。这不仅符合教育的宗旨,更能激发学生求真、向善、爱美的潜能,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与活动中来。笔者在以纸为材料的创作课堂上,结合课程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组,简单地创作多鼓励同桌之间相互合作完成,较难的则运用四人小组学习法,六人一组的形式使得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在人数较少的课外剪纸兴趣小组可以得到实现。

(一)小组讨论发散创作思路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运用多样方式创设与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配合、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情境,教师在备课时要预设小组讨论的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主动发展自己的个性。借助美术教材引起学生兴趣的兴奋点,设计相关的情境,借助情境因材施教,将视、听、触等多种感官活动融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活动方式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创作过程与丰富内在的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使学生从玩的心态逐渐向有意学习的方面转化,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二)在集体展评时博览众人所长(www.chuimin.cn)

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具体生动,表达的思想感情容易感染他人,传达的价值观也更易为人们所接受。小学阶段开设美术课程重要的是完成启蒙的过程,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认识美,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懂得热爱自然与世界,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进行美术作业的集体展评,好的作品中的优点更利于快速被同伴学习,更容易获得认同感。好的作者也可以得到更多的鼓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学习、相互肯定、共同成长的机会。学生的美术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同伴相互观摩学习的部分,有效的作业展示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通过欣赏其他同学优秀作品中技能的应用,可逐步改掉部分学生不细致、不认真的小缺点,引导他们认真吸收美术知识,发挥再想象再创造的能力,逐步完善自己,为日后的美术创作积累可观的丰富的素材。在集体展评中,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纸材料创作的专项集体展评如剪纸展、衍纸画展等可以在每件展品旁边准备一个小本子,参观的学生可以写下对他人作品的想法、喜好和见解,这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语言表述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作业展评,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作业展示方式,如平面张贴式、立体悬挂式、摆放式、情境表演式等等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教师可将学生的纸艺作品粘贴在教室墙面、黑板、展示板上或粘贴、悬挂于立体支架上进行展示;立体纸艺作品可以放置到经过装饰的展示台上展示,也用各种纸材料制作小道具,开展表演活动,根据作品的形式来设计有趣的展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