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画是将纸材料进行重组加工而呈现的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将剪纸带入小学美术课堂,通过鉴赏和分析,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民间剪纸的美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信念,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传统纸雕又叫“纸浮雕”,是以纸为材料,将绘画及雕塑巧妙融合的艺术。最早的纸浮雕艺术作品是在由一种叫“纸莎草”的植物制成的草纸上实现的,后来艺术家才开始用各种各样的纸张进行实验。......
2023-10-31
材料是创作过程中,学生对艺术形象的构思、设计得以物质化的基础。不同的物质材料各自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工艺性能,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造型要求。任何一件手工作品的制作都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创造活动,从选择材料到如何制作、步骤的确定,再到开始制作到不断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与创造精神的不断交融。其在学生的人文品格等素质的培养上也有着独特的优势,起着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无法替代的作用。纸材料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制作成优美的工艺作品充满生活性、创造性与趣味性既充分合理运用了资源,提高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也增强了学生在生活中的环保意识。马克思曾说过:“劳动不仅创造了美的自然界,美的生活和艺术,而且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纸材料的创作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是一个欣赏、鉴别、创造美的过程。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尽可能多地欣赏各种类型与派别的艺术,提高识别美的水平和鉴赏美的能为,培养健康的、高尚的审美能力与对多种艺术形式的包容能力。
(一)纸材料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的特色
纸材料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纸张的选择是丰富的,不同的纸张本身具有不同的肌理,又具有易塑形、易上色、易产生肌理的共性,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艺术效果鲜明,又很能为美术课堂增色。与之相比,单一形状的材料让学生更容易对美术学习产生厌倦感,认为制作课的作业没有意思。单一色彩的材料让美术课出现乏味,无法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受,限制色彩在艺术作品中魅力的发挥,忽略色彩在表达内心感受与情感世界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同艺术形式的表达。单一肌理的材料会让学生无法知道其在造型活动中的作用,扼杀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降低了儿童作画的乐趣;而丰富多样的纸材则会激发学生的了解和探索的本能。将纸材料运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求教师需要了解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需求,采用情境创设、启发想象、暗示等手段,在无意识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轻松自然的美术活动,使学生进行游戏般的趣味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1.与手工课教学相比更注重人文熏陶与审美情趣的培养
欣赏纸材料制作的工艺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DIY兴趣,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随处可见的易被忽视的材料,激发他们强烈的创作欲望。民间艺术中也有很多门类都运用纸材料为主或材料可纸代替,这便于在课堂上让学生接受人文素养的熏陶。手工课材料的选择旨在让各个具有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利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去自我探索、发现,因为学生在课前阶段进行质疑是主动学习、探究的基础。但就纸材料的造型而言,其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游戏性,将看(即欣赏)、做与画(即实践)、玩(即情感)融为一体。在造型积累的过程中,学生会熟悉材料的性质,会不断地比较,每次上手工课的时候能够选取各类合适的材料。积累经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多次实践。越是简单的材料,越是具有更强的塑造性与趣味性,越能促进学生审美情趣的养成。
2.与欣赏课教学相比,开展技艺教学创设实践情境
小学美术的教学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美术欣赏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作品与学生有距离感,幻灯片展示无法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作品的细节,对作品的理解浮于表面,学生没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与欣赏相关的创作活动中来。纸艺作品所独有的线条美、造型美、结构美为课堂营造了一种意境。学生欣赏到的是真实而精美的工艺品,他们会调动自己的感官来感受、欣赏多种形式的美,以增强自己对美术学习的直观体验,进而激发创作的热情。
3.与传统美术课相比,更关注情感体验与彰显课堂活力
叶满教授在他们的“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了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运用纸材料进行创作更贴近生活,可以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上,为传统美术课堂注入了活力。
(二)纸材料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意义
纸材料创作需要对材料的特点、色彩、造型等各方面进行了解,对学生而言,纸材料中的很多种类他们再熟悉不过了。纸材料创作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可以点亮美术课堂的色彩,创造教师个人创意无限、充满活力的教学风格。纸材料创作是一种极具趣味性的艺术活动,包含很多具有创意的表现形式,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学生往往充满好奇心、爱幻想,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早就与纸结缘,如折一只纸飞机,看谁的飞得远:画一张立体贺卡,送给同学;剪一朵窗花,装饰教室和自己的家,这都是纸材料创作的萌芽。手撕画与折纸艺术在形式上十分自由,不受细节束缚,展现出了质朴的美;剪纸艺术与衍纸画以细节出彩,较为密切地结合了传统绘画形式,图案炫目出彩;纸浮雕与纸雕塑则是构建一个半立体或立体空间,加上光影的变化,充满童趣。一件作品往往有一个故事情节,为了故事的需要,我们可以改变纸材料的外形、颜色、肌理与质感,这充分表明纸艺并不只是简单的折折剪剪,而是一项充满美感的创作。
小学阶段学生审美观、价值观的养成具有易被引导的特点,需要家长、教师的密切关注。在整体熏陶中合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自身艺术素养是小学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在美术课堂上,教师通过对纸制工艺品进行的展示、讲解,学生通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评价他人的作品,学会了如何欣赏。在松紧有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不断提高。并且,纸艺材料简单,形象生动,引人注目,欣赏纸艺作品是一种轻松的享受,不会像欣赏其他美术作品那样使学生感觉是一种负担。(www.chuimin.cn)
除此之外,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引入纸材料的运用,通过循循善诱、生动新颖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具有独特的教育效果。
由此可见,将纸材料引入美术课堂具有很实际的现实意义。因此,将这一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新鲜事物”引入美术课堂的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各项素质尤其是审美方面的综合发展。
1.体现美术课程的实践性与操作性
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实践性极强,带有很强的技能性色彩。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更加着重于培养学生选择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的能力,即实践能力,这在新课标中也有所体现。美术教学中的手工课穿插在每册教材的课程之中,通过双手或简单工具制作出平面或立体半立体且兼具实用和观赏的手工作品的形式赢得了许多学生的喜爱。这种综合型手工课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式多元化,它不但体现了对学生多种知识、技法的探索和对各种能力的培养,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也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2.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与技术性
如果美术课堂上的技法学习枯燥,脱离学生实际需求,有些学生就会失去兴趣,无法让美术技法与其人生发展联系起来。学生感觉学习美术技法学多学少都无所谓,长此以往就出现学生在小学低年级对美术充满兴趣,但到小学高年级会逐渐对美术课的学习产生泛泛的情绪。
学生的美术学习要与自身认知水平发展相关,与其他学科产生关联,最终应用于实际生活。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挖掘教材、教参中的这些元素;学生在课堂上要能真正从美术学习中体验到美术是生活的缩影和升华,是漫长的历史的沉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传承,从而自觉自愿接受艺术熏陶,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基本人文素养。处理好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技法教学之间的关系,也就体现了美术的人文性。纸材料创作教学中注重学生内涵与气质的培养,在共同合作中发挥学生个性,主张创造性思维的同时锻炼技能等都体现出美术学科的人文性与技术性。
3.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与造型表现能力的培养
难以想象一个没有想象力的人其生活是多么的苍白。纸艺的魅力在于能人之所不能,看似简单的材料,通过艺术的加工,在想象的空间中带给人们美的感受。纸艺能唤醒学生的技术意识或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共鸣。学生对亲眼所见的艺术品印象更深刻,可以激发其模仿的欲望。纸材料的运用不只局限于欣赏课、手工课,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将被动的和消极的接受过程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是趣味盎然的,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进行美术活动的学习。
4.有利于学生设计意识与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
设计意识培养就是对学生自主地对各种造型形象进行独立研究,表现方法的评价及运用材料、媒介来表达个人主观感受和设计意念的能力。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意味着自主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熏陶和教育。纸材料的创作中没有繁复的技法,展示在制作上不同表现的可能性可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尽情表现,自由创作。
有关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研究的文章
手撕画是将纸材料进行重组加工而呈现的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将剪纸带入小学美术课堂,通过鉴赏和分析,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民间剪纸的美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信念,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传统纸雕又叫“纸浮雕”,是以纸为材料,将绘画及雕塑巧妙融合的艺术。最早的纸浮雕艺术作品是在由一种叫“纸莎草”的植物制成的草纸上实现的,后来艺术家才开始用各种各样的纸张进行实验。......
2023-10-31
(二)中国画具有独特的精神境界和魅力1.中国画欣赏的层次性欣赏中国画和西方绘画不同,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决定了学生在欣赏时一定要将自己的民族意识和思想情感融入其中。中国画讲究险中求稳,稳中求奇,打破对称,着意对比。因此,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中国画欣赏的过程中,首先要......
2023-10-31
运用插画辅助低年级美术教学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一年级美术课程教学中,结合新课改学习领域的划分,通过学习“瓢虫的花衣裳”,让学生学会描画瓢虫的外貌,感受物体的外形特征,然后大胆画出自己的想法,体验造型活动带来的美感。“瓢虫的花衣裳”教学案例教材版本:河北省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教学对象:二班授课时间:40分钟一、教学目标1.了解瓢虫形状、颜色、习性特征,从中认识有益的昆虫。......
2023-10-31
临摹正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和有效的学习方式。临摹是一种具有辅助功能的教学方法,其目的通常是针对课本中的某项美术语言或美术技法进行相关知识点和参照式表现的学习,如色彩常识、素描写生、造型人物、国画技法等。其中,临摹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总结起来有如下五点。美术是通过对范本直观、清楚地展示达到美术教学欣赏、审美的教育作用。......
2023-10-31
(二)舞阳农民画在小学美术课堂有效应用的意义开发地区美术资源,对小学美术课堂有很重要的意义。将舞阳农民画融入小学美术课堂,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开发与舞阳农民画相关的校本课程,可以让本地乃至全省的中小学生了解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继承舞阳农民画的后备军,同时也是宣传舞阳农民画的载体。......
2023-10-31
在近几年的小学美术教育中,部分美术教师排斥课堂教学采用临摹的教学形式,认为单一的临摹会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都说明了临摹在美术学习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临什么,怎么临”这一问题至关重要,这也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需要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将经典名画作为临摹范本运用于小学临摹教学中是解决“临什么”这一问题的方法。......
2023-10-31
插画这种艺术形式,作为美术学习领域一项重要的视觉传达形式,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动性和美的感染力,在学生课堂和生活中占有特定的地位。插画与教学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插画以艺术形式出现,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受。同样在其他各类学科的教学中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023-10-31
国内最早的插画是以版画形式出现的,他随佛教传入中国,在经书中传播教义。中国古代就已有将插图与教学相融合的案例,如古代的诗歌图片与文字巧妙的配合,文人墨客在精心绘制的画作上题诗抒发感受等。......
2023-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