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孝感雕花剪纸引入小学课程的教学意义1.国家对孝感雕花剪纸的保护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孝感市雕花剪纸艺人协会和孝感市雕花剪纸研究会在1952年成立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了解到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或许今后他们还会主动去挖掘中国更多的民间艺术,继续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2023-10-31
(一)舞阳农民画走进课堂的方法
1.建立舞阳农民画资料平台
走访舞阳县文化部门、村中老人、了解当地文化遗址、民风民俗等,筛选出可以进美术课堂的农民画资料,深入到当地风景点、农家小院,把能记录的都记录下来,留下影像资料。教师建议学校购买关于农民画书籍,便于学生去图书馆借阅,还可以借助LED屏幕,定时滚动播放舞阳农民画相关图片,这样就可以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参观舞阳农民画院,拜访农民画家,让学生切身体会舞阳农民画的创作过程,了解农民画的特点,为以后的农民画创作积累资料、素材;还可以在微机老师的支持帮助下,建立农民画课程资源数据库,以供学校美术教师随时用。这些课程资源包括图片资料、视频资料、教学课例等等,内容有农民画资料、农民画作品、民风民俗等方面。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中国很多民间技艺和艺术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方法继承并发扬的,这种方式对于发扬民间艺术较慢。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渐消失,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普遍。舞阳农民画对学生来说较陌生,充分利用多媒体不仅能迅速引发学生兴趣,还能使其更直观地去了解家乡艺术。教师也可以运用PowerPoint、iebook等制作课件的软件,可以运用相关视频播放软件如Authorware、flash等。当然,教师要把实物展示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这样学生不会视觉疲劳,还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吸收美术知识也较快,也能迅速引起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3.开展农民画临摹创作和绘画展活动
学生可根据农民画的题材进行再创造,勇于表现。教师让学生对比分析农民画作品和自己改过的作品,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并从中找到问题。学生可以先临摹几张农民画,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改、添农民画。例如,在艺术家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改动,借鉴其构图形式、颜色搭配,可以根据内容改背景,或者添加新的内容,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校每年会有“童心艺海”书法绘画比赛,将学生的农民画通过这个活动展示出来,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农民画,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画小作者的自信心。定期组织学会少年宫参加市级、省级绘画比赛,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多多创作农民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农民画传播下去。
(二)舞阳农民画走进课堂的具体措施
1.品味舞阳农民画的“土”味
舞阳农民画生活味儿很浓,画家大多想什么就画什么,往往是带着主观感情,直抒胸臆,画面中有一种质朴纯真的气息。例如,在欣赏作品《六月六》(如图7-10)时,学生会发现画面中鸡、猫、火炉、焦馍;另外,画面中孩子吃着香喷喷的焦馍,一幅农村温馨的场面。有的学生说:“这一家在六月六烙馍,以庆贺丰收,祈求康年”;有的学生说:“感觉小孩很快乐,吃得特别满足”;有的学生说:“那个小女孩很懂事,在帮妈妈干活。”学生通过欣赏农民画作品,能充分感受到农民画的“土”味,意识到“土”是农民画的特点,对以后独立创作农民画也有很大的帮助。(www.chuimin.cn)
图7-11 舞阳农民画王庭之《六月六》
2.以生态游的方式,走进舞阳农民画
舞阳县隶属河南省漯河市,属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附近河流较多,水质好,自然风景秀丽,生态环境宜人。大家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城市,所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农村生活,对于他们创作农民画有很大的好处。笔者结合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参观舞阳农民画院,了解舞阳农民画的特点和发展状况;组织学生野外郊游,看农村风景;走上大街,了解风土人情。学生通过游历农村风景,了解到农民画的真实写照就来自农村。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访农民画家,知道舞阳农民画的创作素材与创作特点;参观舞阳农民画传承基地和专题展览,近距离的体验和欣赏农民画,感受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农民画,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3.农民画传承人走进学校
学校可以每学期定期邀请农民画传承人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讲授农民画,农民画的传承人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创作经验,有很多教师不能深入了解农民画的一些知识。农民画传承人可以现场演示和讲解,他们能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授农民画的特点和发展历程,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农民画有更加直观的印象,对农民画的创作过程也会有很深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学生的农民画创作。在漯河地区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创作的能力也会大幅度提高。
4.积累素材资料,创作儿童农民画□
学生仅仅依靠美术课堂学习创作农民画作品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课下积累相关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边环境,观察生活中有趣的事,还可以利用周末去体验农村生活。教师平时要多搜集照片、摄影和美术作品,让学生视野开阔,打开思路。学生在构思画面,创作农民画时,教师要让学生先回忆在农村的所见所闻,然后开始创作小稿。在进行大稿作品时,教师要教学生用色搭配、添画细节和内容,同时注意画面中各个物体之间的关系。在实际辅导学生创作的时候,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回忆或想象对农村生活印象最深的风景或事情,让学生先学会描述画面场景内容,再进行创作。
5.观察作品,用心揣摩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农民画,仔细观察农民画作品和它的创作方法,学会观赏农民画优秀作品的同时学习、尝试、创造。学生可以先临摹农民画作品,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并添画农民画,教师将学生改过的作品与原作进行对比分析,逐步让学生学会创作农民画。在创作农民画时,学生要大胆构图,大胆用色,摆脱美术课传统模式,不过于强调透视原理,合理搭配颜色,大胆创作农民画作品。
有关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研究的文章
(一)孝感雕花剪纸引入小学课程的教学意义1.国家对孝感雕花剪纸的保护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孝感市雕花剪纸艺人协会和孝感市雕花剪纸研究会在1952年成立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了解到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或许今后他们还会主动去挖掘中国更多的民间艺术,继续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2023-10-31
(一)创建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美术教学活动是非常需要学生发挥自由想象的,它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更需要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环境。在小学实施开放教学,首先要打破课程内容仅限于教材的封闭性,不断开发新型的课程资源,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将教学活动与日常生活、社会及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教材上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当学生真正走到大自然深处领略到自然之美时,往往能学到教材上学不到的知识。......
2023-10-31
为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审美教学也必须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创作。《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减少对审美的束缚,才能实现审美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小学生美术教学“欣赏·评价”训练的中心任务就是用简短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在真实的生活化的基础上,学生审美的个性化才成为可能。......
2023-10-31
(一)美术课程的价值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美术课程的价值里,第一项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这是课程标准对如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做出的明确理论依据。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使本《标准》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在这笔者主要研究的是第一项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3-10-31
团花是一种最简单且易于掌握的剪纸。教材中从二年级开始有剪纸系列内容,如《百变团花》《吉祥图案》《剪纸中的阴刻与阳刻》等。下面是《百变团花》的教学设计。......
2023-10-31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学生是主体,是学科知识的建构者,和传统讲授式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更强调学生的自我建构,是一个对知识不断吸收、消化和同化的过程。在美术教学中,他们离不开合理的教育引导。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将小学低年级学生美术绘画中的心理特征总结为直觉、联想、想象、情感四点,传统的美术教学很难把握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
2023-10-31
(一)油画审美教学的理念1.小学生审美认知能力特点并不是每个事物在被初次见到时,都会被发掘到其中的美感。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审美心理也有所不同。因此,审美教育的可行性及其效果奠基与艺术与语言的密切联系之上。......
2023-10-31
在这一阶段,小学美术课主要就是绘画能力的培养。(二)美术学科的发展阶段1989年,我国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发布以后,小学美术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三)现阶段小学美术教育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是美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小学美术教育以此为载体,对人开展广泛的美育。美术教育几经变革,并且还将继续改革下去。探究美术教育的学科认识,能有效提高美术教育目标的达成。......
2023-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