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漏印纸版画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成果

漏印纸版画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成果

【摘要】:(二)漏印纸版画融入小学美术课程中的积极作用1.推动学生大脑的开发与智力的发展科学家早已考证,人类的大脑所蕴藏的潜能是巨大的,但人类大脑的使用情况普遍还不到5%。

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版画作为一项传统的艺术绘画形式,是作者在不同材料上手工制作版面再通过印刷而成的绘画种类,将设计、绘画、雕刻、印刷的艺术特点集于一体。漏印版画也叫孔版画,它的印刷原理是先将图案在纸板或其他材料上挖刻成镂空的图案模板,然后通过刷、涂、喷、拓将颜料从模板上的镂空部分转印到承印面上,这一印刷过程叫作漏印。漏印纸版画将传统版画的制作流程化繁为简,作画材料方便易得,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掌握,又不失其独特的艺术性。学生从最初的构思造型与颜色,到对画面的构图与布局,再到最后的印刷,整个过程蕴含了显著的教育功能,对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促进儿童心身的平衡发展。

(一)漏印纸版画融入小学美术课程的必要性

1.漏印纸版画的简便性与艺术特征

漏印纸版画不仅拥有传统版画所具有的表现过程的间接性、艺术结果的复数性、印痕的雕刻味等这些艺术特征;更重要的是,小学生不受限制及不受拘束的丰富想象力,不受比例和透视这些专业美术知识所束缚的夸张且随意的造型,用其淳朴天真的童趣做出的漏印纸版画往往给人以最纯粹的艺术享受。(如图6-1到图6-4所示)

图6-1 起稿

图6-2 刻制

图6-3 拓印

图6-4 完成

2.有利于美术学科教学资源的拓展

新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拓展对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影响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充分开发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带领学生从走出教室、校园,到大自然中去。这一点也得到了大众最广泛地关注,最普遍地认可。因此,美术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拓展已经成为现如今美术基础教育中一个格外重要的研究课题,成了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在美术教学资源拓展上还有相当长远的道路需要我们不断前进和探索。

美术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资源的拓展与开发。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的开展与普及,终生学习的理念已被大家认可,传统教学理念转变和人们对“美术”内涵理解的不断延伸与扩展。美术学科的课程教学不仅仅指课堂教学,还延伸到课外、校外,尤其是大自然中。所以,美术课程所能利用的资源也越来越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加广泛地开发与利用不同的资源。

美术学科教学资源分为生活资源、社会资源、校内资源、地域文化资源、与其他学科整合资源。漏印纸版画的教学材料及工具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课前的准备工作比较简便,漏印纸版画的教学也可以培养孩子与社会的交往,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孩子在动手作画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或者是社会中所见典型的人物形象(如警察、医生、工人等)作为作画对象,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固有的人物特征在绘画中的表现形式。因此,漏印纸版画对美术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拓展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www.chuimin.cn)

(二)漏印纸版画融入小学美术课程中的积极作用

1.推动学生大脑的开发与智力的发展

科学家早已考证,人类的大脑所蕴藏的潜能是巨大的,但人类大脑的使用情况普遍还不到5%。调查表明,儿童0—12岁处于大脑神经网络构建的决定性时期,可以达到总数的50%—65%左右。这一时期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通常是通过感官操作来刺激大脑的成长。美术课堂中漏印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正是以丰富的感官刺激,提供了大脑发展所需要的神经要素,促进突触的再生、刺激了右脑的发展、形成长期的记忆功能。漏印纸版画制作过程中的撕、贴、裁、剪等一系列的触摸类体验可以发展学生更多的脑神经链接,刺激学生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发展,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脑部功能的完善。

智力的一般定义为人类认知和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观察、思考记忆、想象、判断等。俗话说,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大脑的不断活动有利于智力的开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往往就是在用脑的过程中把智力开发出来。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我们过去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的重心很大程度上都放在了训练学生记忆与模仿的能力上,至今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这个传统方法。显然,这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差甚远。模仿、记忆是学习道路上的必经环节,但绝不是最终目的。从狭义上说记忆就是把大脑中的有用的经验与知识有秩序的储存起来。储存经验与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记忆力完全有必要接受训练,让它更准确、更有条理,它也是思维活动的一部分。能动地让脑海中储存、积累的经验与知识产生新的理解,新的理论才是智力的最重要的体现,更是现代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的目的。一个人的知识再丰富,没有创造力也是没用的。漏印纸版画的教学过程在把作画技能与方法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注重学生自身将作画对象极具想象与创新的表达在画纸上。把学生训练成“活字典”绝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是要通过制画引导学生大脑不断、迅速地运转工作,让脑海中的已存知识与外界的新事物互相作用,产生新的见解。这才是漏印纸版画对学生智力发展的最具价值的作用。

2.促进学生想象力和观察力的提高

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标准)的《美术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将这四种能力之一的想象力提高了,能有效地增加学生的创作灵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很多学生画作中有着夸张想象的事物甚至可以成为现实,这对我国科技的发展都将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小学漏印纸版画教学活动并不是要将每个孩子从小培养成艺术家目的,其实这也是不现实的。从客观意义上讲,不光是漏印纸版画,所有的美术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增强儿童的联想能力,并提升他们的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见,人类对于世界最初最直观的认识就是从观察开始的。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观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美术作为实践能力极强的学科,是一门非常适合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学科。那么什么是观察呢?国内外专家在整合很多思想之后得出,观察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础,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最直观的认识。对于心智发育还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整个世界都处于一种好奇的心态。作为教师来说,我们要对孩子这种还不成熟的心态进行正确的引导,让自然界中美的事物变成学生眼中美的事物。

作为教师而言,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其根本的职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观察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该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增强对自然界的认识,要使其融入于特定的环境中,通过自己自身的体验来观察外界。例如,美术课堂上当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户外,他们会发现树叶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绿色,背光的部分要比向阳的部分颜色深一些,远处的天空比较灰,头顶的天空更加纯净更加蔚蓝。这样孩子画出来的作品色彩将更加丰富。如果具备了敏锐且细致的观察力,他们将会对客观对象的理解更加深刻,在作画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形象地将对象的形体特征表现出来。

优秀的观察能力往往对想象力具有巨大的帮助作用。我们知道优秀的艺术家都喜欢到大自然中去写生,大自然中的一沙一石、飞禽走兽、一草一木乃至生活中的锅碗瓢盆等都是他们进行绘画创作的素材,可以给他们带来无限的创意。其实孩童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要比成年人要更具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每个儿童的观察力高低不一,但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特点,画面的造型大多都是高度概括的几何形状,这并非绘画的专业水平不够,而是对大自然本质特征最纯粹的反映。漏印纸版画中裁剪的方式特别适合这种几何图形较多的画作,小学生操作起来又较为简便安全,接着将这些几何形体进行创造性的拼接,最后复印成画。

总之,漏印纸版画教学中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就是锻炼儿童如何通过丰富的想象将肉眼观察到的事物形象生动且别具一格地表现在画面上的过程,是脑与手高度统一的过程。

3.提升学生的审美取向和艺术鉴赏能力

根据我国小学美术教育新课标的规定,美术课程具有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生活及自然的热爱和责任感,并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的功能。所谓审美能力,就是指人们对美的感悟、判断及评价的能力。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美”就在身边,只是发现不了美,对美的理解、欣赏能力也不够。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启迪其心智,如何培养学生去欣赏并创造美,提高审美取向,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是目前美术教学努力的方向。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纸版画不管材料还是工具,大多都是来自日常生活。优秀的纸版画作品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一种积极健康的态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纸版画的过程感知生活的美好。同时,纸版画也是一门造型艺术,他那高度概括的点、线、面和颜色都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这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学生会逐渐形成发现美的意识和感知美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学生与学生有机地组织到一起,合作完成画作,让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审美创作活动,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产生,从而使其对“美”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达到培养学生正确识别美与丑、是与非能力的目标。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艺术鉴赏教育想要做好绝不是多加几堂作品欣赏课就能做到的。漏印纸版画教学在训练学生绘画技能的同时,通过走进并欣赏大自然来做到开发大脑再到手脑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在大自然中认识艺术规律,从而来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进而提高人文素养与自身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