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早的插画是以版画形式出现的,他随佛教传入中国,在经书中传播教义。中国古代就已有将插图与教学相融合的案例,如古代的诗歌图片与文字巧妙的配合,文人墨客在精心绘制的画作上题诗抒发感受等。......
2023-10-31
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偏低,观察力较弱,对于简单的图形组合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在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提供教学插画,辅导美术教学时,教师应选择简单易懂丰富多彩的简笔画作品。学生最初感知插画作品,不懂得看些什么,只知道图形丰富,色彩艳丽,心中充满绘画的欲望。由于眼高手低的局限性,学生不能将心中所想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此时,教师可充分发挥引路人的角色,将插画作品分解成简笔画图形。一幅完整的图画,由简单的几何图形组成。例如,太阳是圆形,房屋是三角形与长方形组成,树木是椭圆形与三角形的组合,将画面拆分成几部分,每部分有两种或几种几何图形构成。通过教师展示简单的小插图,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分步骤练习,能将相对于他们理解起来比较复杂的形象简单化,降低了观察与理解的难度,在画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在完成基本图形之后,教师根据插画作品中的色彩指导学生涂色。在很多时候,一幅作品整体的构图、形态都很好,但由于学生缺乏涂色的基本常识,在上色之后,整幅作品就变得面目全非,颜色运用和谐明快是低年级学生很难达到的技能。学生在用色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画面的整体效果,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随便乱涂,导致整幅作品完成时,有的太灰,有的太脏,有些颜色太生,让整幅作品看上去顿然失色。教师根据学生这些爱犯的错误,在选择插画作品展示时,应当考虑低年级学生色彩的接受度,选择一些简单明快易懂的作品。在涂色过程中,对有涂色困难的学生单独辅导,增加他们自信心和创造力。运用插画辅助低年级美术教学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二年级刚刚入学的新生,他们比较天真,注意力容易分散,插画教学在课程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强烈的求知欲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认真探究插画的内容及含义,将课程所学与插画作品更好的结合。这时学生所接触的插画作品,一般是颜色丰富多彩,造型简洁可爱,画面生动活泼。他们的作品充满奇思妙想,富有感染力。教学中学生用彩笔尽情发挥自己的独特想象力,为学生发现和幻想提供充足的空间。插画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低年级学生所接触的世界是单纯而执拗的。教师在用插画引导学生理解道理时,先要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大人国与小人国”时,插图中充满各种多变的形象,坐在热气球中的小朋友,形象夸张的动物头像,整幅作品后面巨大的人物面孔。这些夸张的形象、丰富的色彩,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快乐的学习。低年级学生接触的插画作品拥有绚烂跳跃的色彩,在学生眼里,天空蓝蓝的像湖水一样纯净,云朵白白的像棉花糖一样雪白,花朵是美丽香喷喷的,一切都是灿烂充满活力的景象,童年的色彩充满缤纷绚丽。
在新课程改革中,美术课程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分别是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低年级学生在造型与表现学习领域要尝试运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材料,通过观看插画作品,大胆自由地画出或制作出自己的所见所想,体验造型活动带来的乐趣。然后尝试用线条、形状、色彩进行绘画表现,认识插图中常用的颜色。在制作活动中,教师教授学生利用纸张、彩泥等材料,通过折、揉、压等方法,进行立体制作;在设计与应用领域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图中物品的形状和用途,选择简单的材料,进行重新组合,从中体会制作的乐趣;在欣赏与评述和综合与探索环节,让学生观赏感兴趣的插画作品,能运用简短的语言进行表达;在插图作品的引导下,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与身边事物相结合进行想象、创造和展示,师生间相互交流心得感受。
在一年级美术课程教学中,结合新课改学习领域的划分,通过学习“瓢虫的花衣裳”,让学生学会描画瓢虫的外貌,感受物体的外形特征,然后大胆画出自己的想法,体验造型活动带来的美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表现瓢虫这种小昆虫的绘画和制作;通过观看插图中形色各异的瓢虫,认识红、黄、蓝、绿等常用色;了解瓢虫的习性特征;用橡皮泥、彩纸或废旧材料等制作瓢虫,尝试多种材料,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体验设计与制作带给儿童的乐趣。在作品完成后,能运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创作的瓢虫作品,与教师和学生间进行交流,然后将瓢虫放在提前准备好的花朵或小草中,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展示。
图5-21 学生作品“瓢虫”
下面是“瓢虫的花衣裳”教学案例。
“瓢虫的花衣裳”教学案例
教材版本:河北省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
教学对象:二(2)班
授课时间:40分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瓢虫形状、颜色、习性特征,从中认识有益的昆虫。
2.能用多种方法表现瓢虫。(www.chuimin.cn)
二、教学重难点
身体外形左右对称,花色各不同。
三、教具
图片、剪刀、胶水、衬纸、彩笔、彩纸。
四、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通过观看插图让学生认识瓢虫,了解他的外观形状、颜色、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教师展示用绘画方式画瓢虫,重点强调身体外形左右对称,身体上的颜色、花纹各不相同。学生在教师启发下独立完成绘画,学生以多种方式制作,有采用拼贴的方法,有用彩泥制作完成,也有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制作,大家的创意都非常好。
作品完成后,学生交流制作心得。教师挑选几件作品讲评;指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便于学生间相互借鉴。
五、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掌握了瓢虫制作与绘画的能力,发展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独立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学习的兴趣浓烈,学习效果良好。
有关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研究的文章
国内最早的插画是以版画形式出现的,他随佛教传入中国,在经书中传播教义。中国古代就已有将插图与教学相融合的案例,如古代的诗歌图片与文字巧妙的配合,文人墨客在精心绘制的画作上题诗抒发感受等。......
2023-10-31
插画这种艺术形式,作为美术学习领域一项重要的视觉传达形式,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动性和美的感染力,在学生课堂和生活中占有特定的地位。插画与教学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插画以艺术形式出现,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受。同样在其他各类学科的教学中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023-10-31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美术课程“藏书票”一课时,学生通过观看插图作品,了解了藏书票的形状和色彩,一般情况都是长方形的结构,根据年代用途的不同,色彩效果有很大差异,有简单的黑白双色书票,也有色彩艳丽、图案丰富,具有纪念意义的书票。......
2023-10-31
在学习美术二年级课程“今日的菜单”一课时,教师首先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各种家常菜的图片,课前让学生准备充分的黏土和彩泥,把自己想象菜肴的造型与色彩大胆地表现出来,并利用泥工制作的工具,与学生丰富生动的创作欲望结合在一起。“今日的菜单”教学案例教材版本:河北省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教学对象:二班学生授课时间:40分钟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彩泥表现生活中的菜肴,体验彩泥制作的乐趣与美感。......
2023-10-31
插画与高年级美术教学配合,对课程的学习效果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五年级课程“十二生肖”的学习中,笔者采用绘画与制作相结合的方式,在了解形状、空间、色彩等造型元素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彩泥工具制作富有创意的十二生肖。......
2023-10-31
将插画运用于美术欣赏课中存在个别差异性与个体多样性,并不是每一幅插画作品都能被学生喜欢。学生性格特征的不同会在欣赏插画的过程中带来接受的差异。在欣赏中讲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它形成于龙山时代,距今四千多年。......
2023-10-31
(二)中国画具有独特的精神境界和魅力1.中国画欣赏的层次性欣赏中国画和西方绘画不同,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决定了学生在欣赏时一定要将自己的民族意识和思想情感融入其中。中国画讲究险中求稳,稳中求奇,打破对称,着意对比。因此,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中国画欣赏的过程中,首先要......
2023-10-31
与之相比,单一形状的材料让学生更容易对美术学习产生厌倦感,认为制作课的作业没有意思。(二)纸材料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意义纸材料创作需要对材料的特点、色彩、造型等各方面进行了解,对学生而言,纸材料中的很多种类他们再熟悉不过了。由此可见,将纸材料引入美术课堂具有很实际的现实意义。......
2023-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