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插画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及方法研究

插画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及方法研究

【摘要】:插画中的形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与学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插画艺术家为小学生提供插画作品时,受到了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考虑到学生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形象塑造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在学习一年级课程“鱼儿游泳”时,笔者选择了对学生进行直接形象的展示。

插画中的形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与学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插画艺术家为小学生提供插画作品时,受到了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考虑到学生各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形象塑造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方法。

(一)形象的夸张

我们在观赏图片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非常夸张的形象,这种夸大原型特征的作品会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记忆深刻。运用夸张这种表现手法是要改变主体展示的固有形象,将不同形象进行重新组合,然后得到新的形象。艺术家运用夸张的方式将作品中的主体变形,超出现实生活却不脱离生活的本质,最后达到神似的画面效果。

在与三年级学生学习“大人国与小人国”一课时,学生对夸张的表现手法有了深刻的了解。这是一节绘画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幻想的大人国和小人国世界,在分享彼此创作乐趣的同时激发创作热情。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大小、高矮、宽窄等知识,通过夸张的表现手法将童话般的世界呈现在大家面前,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夸张变形,加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给观赏者留下深刻的视觉感受。

图5-4 “大人国与小人国”学生作品

图5-4这幅作品运用夸张的形象,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画面中的可乐、汉堡都是日常生活中常接触的物品,画面前方的小孩子只是汉堡的十分之一,躲藏在汉堡后面巨大的人物面孔与前面的小朋友形成强烈对比,这些夸张的形象非常生动可爱。通过这种表现手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二)直接展示形象

小学低年级课程在导入阶段,教师都会选用直接展示形象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形象具有真实、直观、可信的特点。在此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过程,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作用于大脑中产生反映,获得直观感受来满足内心强烈的求知欲。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直接形象的展示更有利于他们接受教师所要传达的讯息。(www.chuimin.cn)

在学习一年级课程“鱼儿游泳”时,笔者选择了对学生进行直接形象的展示。笔者从家中带来了鱼缸和金鱼,在课程导入阶段,笔者采用变魔术的方式将鱼儿游泳直接展示在大家面前。此时,大家的学习兴趣立刻高涨起来。教师再利用插图展示小鱼各部分的特征与画法,让学生的创作热情得到释放,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作品。(如图5-5所示)

图5-5 “鱼儿游泳”学生作品

(三)制造矛盾对比形象

将相互对立的事物置于同一画面中,通过强烈的对比,营造带有悬念和戏剧化的效果,对学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突。这种方式多用于高年级阶段,此时学生的思维发展已达到一定程度,能够理解画面意图。选择矛盾对比法来表现画面中美丑、对错、曲直等寓意深刻的故事,让学生从中读懂含义,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画面中对比越强烈,表现越鲜明,主体的地位和特点也就更容易直观地表达出来。

在欣赏课中,笔者选择了经典作品《猫和老鼠》片段让大家共同观赏。笔者在身材上运用小体形的老鼠与大体形的猫进行矛盾对比,在性格特点中将小老鼠的友善、活泼与猫内心的自私、冷酷进行强烈的对比。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体会到了作品体现的美丑与善恶,很快领悟故事的深层含义,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如图5-6所示)

图5-6 《猫和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