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状元楼宁波菜烹制技艺:宁波非遗故事导游词

状元楼宁波菜烹制技艺:宁波非遗故事导游词

【摘要】:“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的特色也各有千秋。其中,浙江菜主要由杭州、宁波、绍兴、温州四支地方风味菜组成。这足见宁波人对咸菜的喜好程度了。而宁波菜中的鲜味,很多都是由咸鲜而产生的。图28-1宁波“三臭”图28-2宁波小吃宁波地方厨师尤善烹海鲜,技法以炖、烤、蒸著称。图28-3红膏炝蟹图28-4雪菜大汤黄鱼冰糖甲鱼作为宁波传统名菜之最,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传统技艺鄞州区省级2009年

各位来宾,大家好!中华美食源远流长,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气度不凡的翩翩公子;川、湘菜就像内涵丰富、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

“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的特色也各有千秋。其中,浙江菜主要由杭州宁波绍兴、温州四支地方风味菜组成。杭州菜制作精细,清秀隽美,擅长爆、炒、烩、炸等烹调技法,具清鲜、爽嫩、精致、醇和等特点。绍兴菜品香酥绵糯,汤浓味醇,富有水乡古城之淳朴风格。温州菜也称“瓯菜”,瓯菜则以海鲜人馔为主,口味清鲜,淡而不薄,烹调讲究“二轻一重”,即轻油、轻芡、重刀工。今天我们着重要讲的宁波菜又称“甬帮菜”,是浙江菜系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地方菜。它立足于“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宁波,既受赐于大自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又得力于宁波历代厨师矢志不渝的烹饪实践,渐成风格,自成一家。

宁波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分布大小岛屿300多个,濒临舟山渔场,海产资源十分丰富。宁波菜也源远流长,从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籼稻、菱角、酸枣与出土的釜中常见的鱼、鳖、蚌及釜、罐、盆、钵等陶器看,表明当时人们已经进行简单的烹调。弥足珍贵的是连生活在海里的真鲨等也成了河姆渡人的盘中餐。早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就有“楚越之地,饭稻羹鱼”的记载。南朝时期,余姚人虞棕就曾开浙东饮食文化研究之先河,撰成《食珍录》一书,这是浙江有史以来最早的一本饮食著作。宋代诗人苏东坡更有对宁波梭子蟹制作的诗赞“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之句。到了明清时,宁波菜已声名大振,袁枚、朱彝尊等先辈的著作中就有了“淡白鲞”“雪菜大黄鱼”等宁波海鲜类菜肴的记述和描绘。

自19世纪宁波被开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中外交流的增加大大刺激了饮食业的发展。那时,宁波三江口、江厦街一带酒楼、饭铺林立,食客盈门,而“雪菜大汤黄鱼”“剔骨锅烧河鳗”“冰糖炖甲鱼”等宁波名菜开始崭露头角。至解放初,强手如林的上海烹饪界,也有宁波菜立足的一席之地,其中以“甬江状元楼”“老正兴”最为出名。有史料记载,上海滩最多时有专门经营宁波菜的状元楼19家、老正兴饭馆120多家。宁波菜进入上海较早,同治、光绪年间,上海已有甬帮菜馆,甬菜多海味,与他帮不同,其黄鱼羹、红烧甲鱼、炒鳝糊、蛤羹颇著名。特别是宁波菜善于与上海菜融合,创新成为新派上海菜,使上海菜名声大振。有人说上海菜的主心骨本是宁波菜,这是很有见地的看法,难怪美食家唐鲁孙把沪甬两菜系划为一系。

如今展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宁波菜,讲究的是菜肴的鲜嫩软滑、原汁原味,特点是鲜咸合一。很多人说宁波菜比较咸,宁波靠海,以前很多宁波人以打鱼为生,鱼多了自然要存放,而用盐腌制则是最简单的一种长久保存的方法,因此咸鱼自然成了宁波人的家常菜了。在咸鱼中,最出名的就是“三抱咸鲞鱼”。每条咸鱼身上都有一层厚厚的粗盐,据说三抱咸鲞鱼的制作方法非常有讲究,连腌鱼用的工具也必须是祖传下来的,否则就腌不出纯正的口味。在宁波人的习惯里面,普通人家吃饭,每餐没有四五个菜不能成为一顿饭,每顿饭往往都要荤素搭配、鱼肉齐全。宁波人请客有一句非常出名的方言:下饭嗯搞,饭切饱!(菜没有,但是饭要吃饱!)而实际上宁波人请客吃饭是不可能没什么菜的!那句“下饭嗯搞”的自谦只是一句典型的宁波式客套。当然宁波菜里面不只是有咸鱼,更有咸菜、咸墨鱼蛋等。宁波人有一句俚语:“三日弗吃咸菜汤,脚骨有点酸汪汪。”说的是:三天不吃咸菜,腿就发酸没力气。这足见宁波人对咸菜的喜好程度了。至于咸墨鱼蛋,又是宁波菜里面非常有特色的一道,而且宁波人吃墨鱼蛋时,里面的墨汁是不洗掉的。法国菜里面将墨鱼汁作为调味料可以做出很多法国菜,而宁波人是直接把墨鱼汁放在嘴巴里面当菜吃的,当然吃完这道菜,你的牙齿、嘴唇是全黑的!宁波菜很鲜。而宁波菜中的鲜味,很多都是由咸鲜而产生的。

“臭”则是宁波菜中最出奇的一种特色,宁波菜中的“三臭”指的是:臭冬瓜、臭苋菜管、臭菜心(臭芋艿蓊)。最大特点是闻着是臭的,吃起来却是香的。以前生活水平较低的时候,就着一盘臭冬瓜可以吃下很大一碗饭,所以宁波人把这菜也叫“下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三臭”已经很难在餐桌上看到了。但是很多旅居在海外的游子或是宁波帮商人,回到宁波,出于对家乡味道的一种怀念,我们往往会端上改良后的“宁波三臭”,就是把臭冬瓜、臭苋菜管、臭菜心(臭芋艿蓊)都适量放在一个盘子中,重新取一道菜名。各位来宾,您觉得这道菜会叫作什么呢?对了,这位来宾回答得正确,就叫臭味相投。

▶图28-1 宁波“三臭”

▶图28-2 宁波小吃

宁波地方厨师尤善烹海鲜,技法以炖、烤、蒸著称。像腐皮包黄鱼、苔菜小方烤、雪菜炒鲜笋,便宜又好吃。吃小吃要到城隍庙,既热闹又有特色,龙凤金团、豆沙八宝饭、猪油洋酥脍、鲜肉小笼包子、烧卖、水晶油包、宁波猪油汤团、三丝宴面、鲜肉馄饨、酒酿圆子等,做工考究、香甜可口的美食,不仅能使人大饱口福,还是一种美的享受。

宁波海鲜原料丰富,料理注重鲜活,常用“鲜咸合一、原汁原味”的配菜方法,使菜肴产生一种独特的复合味,“雪菜大黄鱼”和“石浦红膏炝蟹”,就是其代表作。如“雪菜大黄鱼”,采用东海野生黄鱼、笋、雪里烘咸菜、黄酒、姜、小葱、盐、味精、猪油等原料烹制而成,2006年以总分第一被商务部认定为国家级的“中国美食金鼎奖”和“中国名菜”;“红膏炝蟹”则是以野生梭子蟹、米酒、桂皮、花椒、大茴、小红辣椒、葱、姜、蒜、味精、盐等原料炝制的,也同时在2006年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国名菜”。

宁波十大名菜更是久负盛名,它们是:冰糖甲鱼、锅烧河鳗、苔菜小方烤、网油包鹅肝、黄鱼海参、苔菜拖黄鱼、火踵金鸡、腐皮包黄鱼、宁式鳝丝和雪菜大汤黄鱼。

▶图28-3 红膏炝蟹(www.chuimin.cn)

▶图28-4 雪菜大汤黄鱼

冰糖甲鱼作为宁波传统名菜之最,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相传,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在宁波江北岸临江有一家小酒铺,老板以烧冰糖甲鱼著称。他烧的这道菜,清香、绵糯,咸甜兼有,滋味可口,有独到功夫。一天,外地来了两位举人,正准备赴京赶考,途径宁波相约到这家酒楼饮酒,观赏江景。同时点了一道冰糖甲鱼。两位举人见端上来的冰糖甲鱼,鳌头上翘,晶莹透亮,一到嘴里滋味非同凡响,赞不绝口,便问老板:“这菜何名?”掌柜见两位随身都带有赶考的行头,便灵机一动,暗送彩头,道:“相公,此乃‘独占鳌头’是也!”举人听了,连呼:“妙哉!”尽欢而去。两举人讨得了一个好彩头,非常欢喜,谁知道事也凑巧,待到秋季揭榜,这两举人金榜题名,其中一人还蟾宫折桂,做了天子门生,中了状元,应了三江酒楼上的吉兆。他们春风得意衣锦还乡时,结伴重游三江酒楼,并指名要吃那道“独占鳌头”。掌柜便又精心烹制一道“冰糖甲鱼”,让大家品尝,并捧上文房四宝,展开宣纸,起手磨墨,恭请状元公为酒楼题名。状元公正在兴头上,也不推辞,拿起笔来,写了“状元楼”三个大字。从此,楼以菜扬名,菜以楼增色,冰糖甲鱼就成了宁波最有代表性的名菜。“状元楼”酒店自此名闻遐迩,也为宁波饮食文化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两百多年间,“状元楼”几经兴衰,六迁店址。1995年,国家贸易部授予“状元楼”“中华老字号”金匾;2008年“状元楼宁波菜烹饪技艺”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7月,因城市拆迁歇业9年后,“状元楼”重新开业。经宁波贸易局授权,由注册在鄞州区的宁波石浦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传承经营,状元楼宁波菜烹制技艺不断传续。

▶图28-5 冰糖甲鱼

状元楼宁波菜烹制技艺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对菜肴审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一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的特殊享受。

▶图28-6 非遗传承人陈效良先生

陈效良先生,是状元楼宁波菜烹饪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是宁波鄞州区姜山人。1970年开始在江东饮食店学厨师,先后师从凌云宝(宁波厨训班主讲师)、江正甫(原状元楼烹调师)和郑昆鹤(宁波著名点心师),学习面点、烹饪初加工和切配等技术。1972年参加甬江状元楼“宁波市厨师培训班”,为期四个月,以总分第一的好成绩毕业。1973年进梅龙镇酒家工作,正式拜赖正尧(当时宁波饭店的掌勺师,师承清末甬菜大师姜永金)为师,并在师傅指导下,开始独立从事中式甬菜烹调。由于表现突出,1975年升任为厨师长和烹饪学校实验饭店厨房负责人。1990年,专程赴上海,在新雅菜馆跟从有“中国第一勺”之称的卢兆其大师,观摩学习两个月,萃取川、粤、沪菜等中国各大菜系精华,为传统甬菜注入新的活力。

多年来,陈效良先生不仅潜心研究宁波菜烹饪技艺,而且博采众长、汇集经典。1979—1992年,他组织联合宁波“状元楼”“梅龙镇”“东福园”“宁波酒家”等宁波名家厨师,研制推出的宁波十大名菜编入了《中国名菜谱》。2006年陈效良先生受宁波市政府委托,作为宁波菜参展总指挥,率厨师参加第二届中国餐饮业博览会并任评委,参展甬菜“雪菜大汤黄鱼”,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国家级评委评定为“中国美食金鼎奖”。2009年7月,宁波老字号状元楼酒店重新开业,陈效良得到了原状元楼董事长和黄祖荫先生的技术支持与指导,担任总厨师长,使状元楼烹饪技艺在传统甬菜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状元楼”成了社会各界品尝甬菜的重要酒店之一。

▶图28-7 陈效良先生现场指导

2012年,已经是“状元楼宁波莱烹制技艺”传承基地——宁波石浦酒店管理发展有限公司的执行总经理陈效良先生,编著的《状元楼宁波菜——非遗视角下的甬菜》一书出版发行。全书系统地介绍了宁波菜的历史渊源,宁波菜名气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酒楼“状元楼”的今昔;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蒸、烧、烤、炖、烩、煮、炸、煎、炒、腌10种经典宁波菜制作工艺,独具甬城风味的宁波菜肴,宁波传统名菜烹制技艺。陈效良先生认为:“宁波菜要发扬继承下去,除了保持原有的传统特色外,也要有创新变化。比如在原料上可以加上新的食材,更加绿色和环保。调味上,宁波菜确实有所不足,调味比较单一,基本以老酒、酱油、盐、醋为主,可以大胆使用其他调味料;烹调方法也可以增加更多的形式,传承不等于死板,要让更多的人接受我们宁波菜的口味,就必须有所创新。”为传承、弘扬和保护宁波莱这一优秀的地方菜系,陈效良先生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宁波菜,也让更多的人爱上了宁波菜。

到了现代,宁波菜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宁波烹饪界勇于创新,他们在保持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兼收国内各大菜系之长,潜心开发新派宁波菜,以海鲜为料理烹制的名菜琳琅满目,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新十大名菜、十大创新菜等层出不穷,相信大家一定会不虚此行,感受舌尖上的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