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四明内家拳传承至今,已正式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明内家拳传承至今,已正式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摘要】:但内家拳以张松溪所传为正宗,则是目前业内的共识。而正是这段时间,一生收徒极严的王征南,把内家拳的精髓,向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倾囊相授。图23-1夏宝峰师傅(中)接受金牌导游采访那么,如此传奇的四明内家拳,真的和广陵散一样,已成绝响吗?如今,在夏明土之孙夏宝峰师傅的传承和弘扬下,宁波市武术协会内家拳分会于2004年正式成立,并于2009年正式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鄞州区省级2009年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忙于日常的工作、学习,被各种俗务所围绕,久而久之,身体难免亮起了红灯。因此,必要的身体锻炼,成了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说起这锻炼方式,您会想到哪些呢?有些朋友说,跑步;有些朋友说,打球;还有些朋友说,瑜伽、健美操,乃至广场舞。各种锻炼方式,因各人的喜好,各式各样。其实,作为强身健体的一种选择,传统武术,譬如,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甚至因影视剧而大火的咏春拳,也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锻炼方式。中华传统武术,博大精深,但在宁波,这座拥有7000年文明的东方港城,这座孕育了书藏古今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历史文化名城,这座走出了王阳明余秋雨、屠呦呦、邵逸夫等众多古今贤者的东海明珠之城,对于传统武术,人们的印象反而是十分淡泊的。其实啊,宁波本土的传统武术,不但有,而且精,称得上源远流长,甚至在让人强身健体之外,更是成为古往今来甬城儿女保家卫国,表达一颗拳拳爱国之心的手段和载体,这其中的代表,就是起源于四明山脉的内家拳!

关于“内家拳”拳名的最早记载,据目前流传的资料来看,应当是见载于清康熙八年(1669),浙东学派的开山鼻祖——黄宗羲在宁波白云庄,为宁波奉化明末清初著名武术家——王征南所作的《王征南墓志铭》中。“内家”二字由来,因此拳法“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扑”,而成为有别于少林“外家”功夫的独立武术流派,并由此得名。古今中外,但凡是一门技击技能,总是要开宗立派,追根问祖,内家拳也不例外。各位不妨猜一猜,这内家拳的祖师爷是哪位啊?哎,有朋友好像猜到了!前面有讲,内家是有别于少林的外家功夫,受著名武侠文学家金庸先生的影响,和少林外家功夫齐名的,人们总是首先想到武当派的张三丰。您还别说,相传这内家拳,就是起源于宋代的道士张三峰。这里的三峰,是山峰的峰,有别于小说家言。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可能都会心一笑,武侠小说里的那些飞檐走壁、拳来脚往,难道是真的吗?其实啊,内家拳起源于张三峰道士,只是个传说。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内家拳真正的开山祖师爷,应当是明代宁波武术家——张松溪!是不是也很熟悉?没错,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中,武当派张三丰的四徒弟,就是以这位大武术家为原型的。但历史上,张松溪主要还是活跃于浙东一代,和湖北的武当山并无太大关联。但内家拳以张松溪所传为正宗,则是目前业内的共识。有些朋友,好像在微微摇头了,您是不是在想,小说毕竟是小说,当不得真?但接下来我可要告诉您,真正的历史,有时候,要比小说更精彩!话说这位张松溪大侠,是明代中期的人物。那时候,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的正规军,单打独斗,经常不是那些武艺精湛、装备精良的日本武士的对手。无奈之下,有人出了主意,去河南嵩山少林寺,请少林寺的武僧,来对付这些日本强盗!少林寺的僧人联防队,效果相当不错,倭寇经常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当时,宁波是倭寇侵害的重灾区,少林武僧也在四明大地,留下抗击外侮、保卫中华的英姿。但时间一长,武林中人的一些风气也就滋长了。这些少林武僧听说宁波有个张松溪,以内家拳法而闻名,想要登门拜访,切磋一番。张松溪的涵养极好,一开始避而不见。但少林师傅们在迎凤酒楼摆下了宴席,再三邀请之下,可能也为了本门武术的荣誉,张松溪前往应战。比武的结果,根据明代曾任内阁首辅的沈一贯《缘鸣文集》中的记载“一僧跳跃来蹴,张(松溪)稍侧身,举手而送之,如飞丸度窗中”,意思是一个和尚高高跃起来踢他,他就稍一侧身,抬抬手,把这和尚就像一颗药丸一样扔出了窗外。您说,这厉不厉害啊?

四明内家拳,自张松溪开山而始,立有五字诀,即“勤,紧,径,敬,切”,您仔细品品,武术拳脚如是,我们生活、工作中,不也是如此吗?

到了明朝末年,内家拳又出了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就是前面我们说到的,让黄宗羲为之作墓志铭的王征南。王征南并非一介武夫,事实上,在那个清军铁骑入关,大江南北众多百姓惨遭屠杀的年代,王征南凭借自己的一身武艺和一腔报国热血,奋战在了抵御外族侵略的第一线,由于屡立战功,他官至“都督佥事副总兵”。抗清失败后,王征南返回家乡隐居,终身吃素以明其志。其间,他与另一位抗清志士——当世大儒黄宗羲相结交。而正是这段时间,一生收徒极严的王征南,把内家拳的精髓,向黄宗羲的儿子黄百家倾囊相授。遗憾的是,黄百家并没有将内家拳传播开来,以至于后来,黄百家悲痛内疚:“余既负先生之知,则此术已成广陵散矣!”把这四明内家拳和失传的广陵散绝响相提并论!

(www.chuimin.cn)

▶图23-1 夏宝峰师傅(中)接受金牌导游采访

那么,如此传奇的四明内家拳,真的和广陵散一样,已成绝响吗?答案是否定的!数百年前,沉痛莫名的黄百家并不知道,当初张松溪的传人之中,有一个传人,名叫陈贞石,陈贞石又有传人,正是家乡位于奉化溪口、剡溪河畔的夏枝溪。也许是冥冥中自有注定,奉化的王征南一脉失传了,但同为奉化人的夏氏族人,却将这爱国之拳,一代代传承了下来,先贤泉下有知,亦可瞑目矣!夏枝溪一脉传至十一代夏明土师傅,已经是源流纯正,谱系可考,并且创立了绳武堂的堂门。绳武二字,取“克绳祖武”之意,意为习武做事,牢记准绳,弘扬武德!

如今,在夏明土之孙夏宝峰师傅的传承和弘扬下,宁波市武术协会内家拳分会于2004年正式成立,并于2009年正式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自明代张松溪而始,历经无数先辈传承和弘扬的四明内家拳,真正作为中华传统武术瑰宝,而广泛流传!在夏明土、夏宝峰等夏氏族人的努力下,内家拳去伪存真,保留了拳法中最核心的七十二加一的变法、三十九打法、二十四加一的正侧,以及最精华的小九天(阴阳十八法)和十三丹功!怎么样,光听这些名字,是不是就激起了您寻武问道的浓烈兴趣呢?

根据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绳武堂掌门夏宝峰先生的介绍,如今的内家拳,早已不是一门一派的不传之秘。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很多人会通过学习内家拳来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而内家拳更是早就走出门派,走出拳馆,走进社区,走进学校,为弘扬这一中华民族的武术瑰宝,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内家人的许多努力!相信百年前,黄百家之遗憾感叹将不会再出现,相反,包括内家拳在内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承、弘扬,将在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倡导下,在文旅融合的大潮流中,越来越好!

▶图23-2 拳师现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