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象山拥有多项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象山渔民开洋、谢洋节就是其中一项。渔民开洋、谢洋节是我国沿海地区一种特殊的民俗活动,主要流传于浙江省的象山县等地。据《象山东门岛志》记载和东门渔村老渔民回忆,象山渔民开洋、谢洋节活动,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韩素莲,女,1951年1月出生在石浦东门岛的一个渔民家庭,现为渔民开洋、谢洋节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2023-10-31
传统音乐象山县国家级2011年
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象山,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象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渔民号子。渔民号子是象山渔歌里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音乐,是渔民、船工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自发创造的一种文化现象。具体起源难以考证,但应与传统海上渔业捕捞、海上运输业规模化时代基本同步。因此,大致可以确定象山渔民号子于唐宋时期初步形成,清康熙年间至民国期间达到繁荣,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呈现鼎盛之势。
我们都知道,在未进入机械化年代以前,渔民作业都是依靠人力和手工完成的。在高强度的劳动中,渔民们自然而然的吆喝叫喊,形成了最初的号子。但由于无数次的重复和文字口语化,渔民号子逐渐产生了音韵,后来又产生了音谱,最后形成了有节奏、有乐谱、有文字的渔民号子,让渔民们代代相传。其作用主要有三:一是众力归一;步调一致;二是活跃气氛;鼓舞士气;三是调节情,绪缓解疲劳。
因为渔民号子由象山传统渔业而生,流传至今,故有着独特的展示风格和强烈的海洋生活气息,充分体现了渔民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豪爽、粗犷的性格。
▶图17-1 渔民号子表演(图/何幼松)
象山渔民号子表演形式以一人领、众人和的集体演唱为主,经常一号多用,随机应变,有时随口编词、自由发挥,更表现出了渔民号子的灵活性。象山渔民号子没有固定不变的表演程式和号子内容,但有相对稳定的节奏。其音乐结构单纯,多以领句与和句构成一个乐句,然后通过“展衍”而构成一个完整号子。其旋律有的浑厚有力,节奏性强;有的轻松明快,委婉动听。
号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在实用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它使人们思想集中,统一节奏,规范性地掌握操作程序。它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它不像戏曲、山歌、渔歌那样,由唱词配合声腔,它是音配词。它的词汇很少,大多以吆喝为题材,如:嗳、呵、啊、哎、嗨合家来、合作来、嗨索、合作(家)哩咯等。
由于历史时代相隔久远,许多会喊号子的老渔民相继故世。现已无法把过去所有的渔民号子搜集全,只能凭在世会喊号子的老渔民回忆整理。根据搜集的号子,我们把它按劳动作业环境特点归纳为岸上号子和海上号子两大类,二十六种。游客们,渔家号子分“吆喝型”和“声乐型”。因地域不同,沿海与内地亦有差异。沿海渔(船)民经常与风浪搏斗,力度强,操作迅速。所以号子粗犷、有力。有时借助海浪的推动力,节奏略不规律。内地船夫号子,声腔优美、婉转,歌风较浓,悠闲自若,节奏感强。陆上与海上也有不同之处,陆上采用“声乐型”较多,而海上用“吆喝型”较多,总之还是要灵活运用。
岸上号子,我主要给大家介绍“拖木头号子”。造新船或修理船只,都需很多木头,长都在8米以上,口径在30厘米以上,有的口径在50厘米以上,重量都有几百斤或几千斤。旧时既无卷扬机,又无起重机,都用拖、抬的方法把木头从海边搬运到造船厂。较大的木头靠拖,这时就用“大号”(或“一六号”),这两种号子大多用在搬运笨重货物时,它的特点是节奏缓慢(大号节奏略快),旋律高亢,较多表现庄重、严肃、有号召力的情绪。
造船的钉是方形的,头尖、尾大,大小、长短不一。长而大的钉,都由二人对敲,为了协调,规定喊号子的敲,没喊号子的停,如此你喊一句,敲一下,我喊一句,敲一下,反复交替敲击,直至把钉敲进去。敲对钉一般用的是“对号”。“对号”是由甲乙交替喊的一种号子(一会由甲变乙,一会由乙变甲),如果前者最后一个字喊的是“嗨”,后者接音时也喊“嗨”,绝不允许把“嗨”喊成“呵”,否则会影响效果,这便是“敲对钉号子”。(www.chuimin.cn)
“打大缉号子”:“大缉”俗称“三股头”,是网绳或锚索最大的一种。打大缉是指分别把三单股挂在专用工具的左、中、右同一架上的三个铁钩上摇,叫作“摇三星”。把三股拧成一根绳挂在另一端架子的单钩上,叫作“摇后送”。为了能把“摇三星”三人的三个单松紧摇均匀,所以需要三个人步调一致同时用力,于是就用号子来统一。摇后送是二人同握一个铁钩柄,用的也是同一号子,此号子的节奏近似摇橹号。等到绳索快摇紧时,速度加快,即用吆喝型短号“哎嗦”。此外,还有“抬木头号子”“牵锯号子”“抬船号子”等。
海上号子主要是“起锚号子”(分别用小号、大号两种):船只停泊时,为了避免移位以致触礁毁船或搁浅,因而需要抛锚。开船起错时,起初因锚松而省力,此时就用“小号”,待锚索绷紧时,由于锚扎在淤泥深处,再加上海水的压力,以及锚索本身的重量,致使重量加大而费力,此时将“小号”改喊“大号”。当锚离开淤泥,浮于海水中时,海水浮使锚索变轻,此时又可将“大号”改喊“小号”。
还有“摇橹号子”,又分单人摇、双人摇、多人摇三种。单人摇适合体小船轻的小舢舨;双人摇,由两个人合摇一支大橹。摇橹开始时,由于两人动作不易取得协调,因而号子的前数小节作为调整动作之用。待动作取得协调一致后,就可一领一和地交替进行,领时拉,休止时推,一拉一推动作极为整齐,有力地配合了摇橹动作,达到和谐省力的目的。多人摇则是一条船上用三支橹以上同时进行,协调性要求更高。如溜网带角船因无篷,其动力全靠橹摇,所以往往船尾一支橹,船舷两侧各一支橹同时摇。冰鲜船(运输船)摇橹号子与小对带角船(溜网船)摇橹号子由于船体大小不同,号子也不同。另外,顶水摇与平水摇,由于水势不同则用力不同,故喊号子也有一定的区别。
“打水号子”,又称“吊水号子”,在打捞船舱里的积水时传唱。打捞时,四人各拉一根吊桶绳,待吊桶装满水时,指挥者领号“哦吼”预备句,四人就接和,并边和边拉,每喊一句,就拉一把,喊第四句时,就可以把吊桶里的水泼到大海。货舱深的船,可多拉几把,直至水桶吊上舱面,将水泼入大海即可。
“扛鱼号子”:有时一网捕到几万斤的鱼,无法拉上来时,就让渔网的尾部(网袋底)在海中,把网袋里的鱼分成若干小段,每段两头各有2—3人扛,这种取鱼方法叫“扛鱼”,每扛有300—400斤,用的号子是前句“拉”,后句“抛”,拉袋口的喊到后句最后一个音符时,必须立即放手,鱼货即从袋口卸到舱里。这种号子带有喜悦和幽默。
有时船只会遇到浅水或海涂平坦的地方,在不能用帆和橹的情况下,就要用撑竿(篙)用力把船撑到深水区,撑时各人会喊些吆喝型的单号,也会喊几句带词的号子,如:“船到东门头啊!”“后生用力撑啊!上面有大姑娘啊!”周边的船也会接腔附和,这就是“撑船号子”。
▶图17-2 渔民号子登上2019中国原生民歌节舞台(图/浙江非遗)
根据劳动强度的大小,渔民们通常又把号子分为大号、小号、六号和对号四种。大号节奏比较慢,一般用于强度比较大的生产劳动,如:起锚、拔篷等。旧时的木帆船上没有什么机械,什么工作都得靠人力来完成。所以像这一类劳动内容的渔民号子,往往高亢、庄重、充满力度,而且有领有和。小号与大号相比,小号节奏比较快,一般用于劳动强度不大、比较轻松的生产劳动,喊号子的情绪上也比较轻松愉快。一六号节奏很慢,一般用在很多人拉比较笨重物体的劳动上,或用在生产劳动强度较大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对号节奏均勺、声腔优美、欢畅,常用在用力不大,并且两人交替用的劳动上,如:敲对钉、牵钻、拉锯、斩对斧、敲灰饼等。小号、大号、一六号都以一人领众人和的形式喊号子,多用于起蓬、吊舢板等劳动场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机械捕捞替代了传统渔业手工捕捞作业,经济快速发展也改变了原生态渔业生产环境。这使得象山渔民号子陷入无处依附的局面。加上传承者数量日见锐减,象山渔民号子几成绝唱,处于濒危境地。为保留先辈们的文化财富,象山的文化工作者们将渔民号子搬上了艺术表演的舞台。当海上作业不再需要渔民号子的伴奏,它终将会以另一种方式在人们心中回响,继续诉说关于大海的动人故事。现如今,象山渔民号子更是登上了中国原生民歌节,为传统民歌及传统音乐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添上绚丽色彩。
有关宁波非遗故事导游词的文章
正因如此,象山拥有多项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象山渔民开洋、谢洋节就是其中一项。渔民开洋、谢洋节是我国沿海地区一种特殊的民俗活动,主要流传于浙江省的象山县等地。据《象山东门岛志》记载和东门渔村老渔民回忆,象山渔民开洋、谢洋节活动,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韩素莲,女,1951年1月出生在石浦东门岛的一个渔民家庭,现为渔民开洋、谢洋节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
2023-10-31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最终通过决议,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赋予了宪法地位。这是冼星海最杰出的、影响最大的传世之作。现在常见的有男生合唱、混声四部合唱的形式。......
2023-10-26
另外,中学“导师制”教育模式的教学形式的高度的灵活性,还包括教学检验与认定方式的灵活性,其中主要的有灵活的考试形式和灵活的升级和结业制度。......
2023-10-28
由于劳动方式和情况的不同,劳动号子的律动形式或律动单位的长短也不同。(三)劳动号子的律动劳动节奏赋予号子音乐的基本特征是节奏的律动性,律动性就是指号子音乐中唱出的某种较固定的、周期反复的节奏。号子的律动单位大都是由一领一和构成。由于劳动速度适中,协作性较强,劳动的节奏较规整,决定这类号子的音乐紧凑,曲调方整,音乐有较强的向前的流动性和推动性。......
2023-11-16
“昭通唱书”的演唱形式十分简便,一人讲唱,以唱为主,不用乐器伴奏,唱书人都是业余爱好,不以唱书为职业,只要有一定文化,可以读通唱书又会唱唱腔的都可以演唱,应邀的唱书者也不收报酬。“昭通唱书”多在农历正月春节期间和农闲季节演唱。据昭通东风公社北坡生产五队63岁的王开德老人说:“喜爱听书的人家,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家风也好。”可见,年长者常把听书看作是对青年人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2023-07-25
但我国宪法中的集体利益显然不能做这种理解,因为在我国宪法文本中,国家和集体是并列在一起的。马克思所谓“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存在三种可能性:因公民身份、因职业、因价值认同,这样,集体就可以划分为公民集体、职业集体和价值集体。“集体利益”之集体就存在两种可能的理解:职业集体和价值集体。......
2023-07-16
声乐除了群众歌曲中常见的齐唱和艺术歌曲的独唱形式外,还有对唱、重唱、合唱等形式。对唱有男女声对唱、女声对唱等形式。重唱是指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唱的多声部演唱形式。按声部分为二重唱、三重唱等,有男声、女声、童声及男女混声合唱等。......
2023-11-01
单支曲表演的孟姜女题材内容,与“送寒衣”民俗有关。“孟姜女送寒衣的情节,当是唐代新发展,即在时代流行的捣衣、送衣主题之上,让孟姜女作了曲中主人。”笔者在上海图书馆古籍室搜集到一则“孟姜女宝卷”的说唱文本,以“孟姜女过关唱歌”为主题,流传在江苏扬州一带地区,时间大约在清末至民国初年之间,至今在民间仍有此类演唱流传,可作为这类单曲类的代表作品。另一支单曲表演,是香火戏中保存的孟姜女说唱。......
2023-08-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