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宁波象山县晒盐技艺:近千年传统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宁波象山县晒盐技艺:近千年传统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摘要】:而在我们宁波的象山县,海盐晒制技艺可以说是近千年中国海盐传统生产技艺的缩影。2008年,象山的晒盐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故的新桥盐场副场长史奇刚,被文化部授予海盐晒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6年,象山文化部门着手对晒盐技艺进行抢救性挖掘,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传统技艺象山县国家级2008年

各位团友,大家好!盐是“百味之祖”“食肴之将”。在中国,取海水晒盐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而在我们宁波的象山县,海盐晒制技艺可以说是近千年中国海盐传统生产技艺的缩影。2008年,象山的晒盐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盐,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在中国漫长的两千多年历史中,盐与铁一样,头顶“官帽”,占据着极其特殊的地位——盐铁官营,即煮盐、冶铁的经营权全部收归中央所有。由此可见,《魏书·食货》说盐是国之大宝,并不夸张。按原料分,盐可分为“海盐”“湖盐”“井盐”与“矿盐”。宁波与海相邻,是晒制海盐的天赐福地。唐代用土法煎盐,宋代用刮泥淋卤和泼灰制卤法,并用煎熬结晶,元人称晒盐为“熬波”。虽然几经变革,取海水晒盐渐渐被机器取代而退出历史舞台,但是10余道工序的纯手工操作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是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13-1 原生态海盐

象山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三面环海,海陆岸线绵长,浅海滩涂面积广阔,海水盐度年均30.8‰,日照时间长,风力资源丰富,具备晒盐的优良条件,是浙江省三大产盐县之一。直到现在,还留下了盐厂、盐仓前、卖盐弄等与盐有关的地名。象山晒盐是手工技艺中较为特别的一种,它以海水为基本原料,并利用近海滩涂出现的白色之泥(咸泥)或灰土(泥),结合日光和风力蒸发,通过淋、泼等方法制成盐卤(鲜卤),再通过火煎或日晒、风能等方式结晶,制成粗细不同的成品盐。

整个古法海盐的10余道工序,均需纯手工操作,看似简单却又体现出智慧。加工工艺既与气候、季节等因素相关,又与悬沙、潮汐相关,不确定性较明显,需要有经验的人把握潮汛、季节等变化,才能顺利完成晒盐全过程。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天文海洋、自然科技知识和人文价值。

盐,也许是我们已经太习惯,而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也很少有机会去见证或想象它的创作过程的不寻常。那么,海盐是怎么制作的呢?现在,我们来到浙江省最后一个传统盐场——花岙盐场。探秘宁波原始晒盐风景线,来涨涨“盐值”!

大家看,一望无际的盐田边落日,由于受台风影响,天空时而乌云密布,时而阳光洒落。花岙盐场的盐田有400多亩,每一块盐田面积都不一样大。不但大小不同,深浅也不同,每一块都有自己的作用。四周的盐田,被分割成多个四四方方的区域,乍看之下黑黝黝的,宛如一块块淤泥地,实则却是盐民取之不竭的盐仓。

用海水制作盐,是岛上的优势。盐田将海水一块块圈了起来,在太阳的照射下使海水浓缩蒸发,渐渐达到饱和,才盛开出晶莹洁白的盐花。偌大的盐田由上而下逐个挖低,海水根据浓度进入不同的盐田,一步步沿着盐田流下来:第一格水最多,面积最大,深度最深,随着水慢慢蒸发,盐田也越来越浅。其中90%的盐田都在用于蒸发,剩下来的才用于结晶。海水依次进行沉淀、蒸发、再沉淀、再蒸发。

一般情况下,成品盐都要经过制卤、旋盐、收盐三道程序。制卤,就是将海水引进蒸发池,通过光照,使其盐浓度达到饱和,变成卤水。卤水结晶是把海水晒成盐最关键的一步。我们看,结晶池底部被铺上了一层黑色的塑料膜,它起到吸热的功能,既利于结晶也能保持清洁。盐农们还需要每半小时用绳子搅动卤水,让新鲜卤水和老卤混合,使结晶更加细腻均匀,这道工序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打卤花”。旋盐,就是指卤水结晶过程中,用粗绳子反复搅拌。收盐——拿铁锹将盐铲进箩筐再挑走,作为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苦的。收盐的时候,肩挑盐筐在高低不平的石头上走,没有“内功”和毅力是很难坚持的。整个晒制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纯手工生产,自然天成。(www.chuimin.cn)

苦活一般由男人来干,女人大多旋盐。但是,旋盐也并不轻松。当卤水开始漂盐花时,就要开始旋。越是高温,旋盐频率也就越高,特别是夏天,女人们经常要顶着烈日旋,个个被晒得黝黑。曾听一位象山的盐农说过:“人晒得越黑,盐就晒得越白。”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尽管未来还有风雨,尽管一如既往地艰辛,但他们的身影依然平静。这种平静,就像那一颗颗盐粒,看似平淡无奇,却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滋味。

▶图13-2 盐民正在劳作(图/甬派客户端)

6月至9月是太阳光线最强、气温最高的时候,同样也是晒盐的黄金季节,但也是台风的多发季,晒盐最怕的就是台风和雷雨。盐农们在凌晨两三点就开始工作,要赶在狂风暴雨前,尽可能多地抢收海盐。他们将结晶池底下的塑胶膜对折,把卤水包裹其中,既可以保护卤水不被雨淋,也可以利用水的张力将覆膜吸紧,防止大风吹起损坏卤池。他们的经验和智慧挽回了一次次台风可能带来的损失。阳光下的盐田宛若天空之境。裸露着上身的盐民挥汗如雨,将一池池盐膜上结晶的盐粒推成一堆,再装进盐担。在金色的盐田里,盐民犹如一座雕塑般伟岸耀眼。

古时候,在象山,盐民们除了生产普通的食盐之外,还会制作少量的精品盐。这些盐比普通的盐更加细白,有的还具有特殊功效,是盐中的上品,它们被统称为“贡盐”。据了解,象山盐民熬制的盐有以下三种。“贡盐”之一撩生盐。盐谚云:“割面似好货,觑面颜如玉。”每一百斤盐中才能产撩生盐五斤。“贡盐”之二盐砖。形状如砖的盐块,成年人吃了,有排毒、化痰的功效,是盐民用来赠送的上等礼品。“贡盐”之三荆竹盐。用荆竹制成的盐,在民间,是用来治小儿疳积的秘方。

已故的新桥盐场副场长史奇刚,被文化部授予海盐晒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6年,象山文化部门着手对晒盐技艺进行抢救性挖掘,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6月,“海盐晒制技艺”正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时任新桥盐场副场长的史奇刚,被命名为象山县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世纪70年代后期,新桥镇开始围造盐田,人们从象山县的其他盐场请来师傅传授晒盐技术。那时,高中刚刚毕业的史奇刚便走进了盐场,一干就是30多年。当年,勤奋好学的史奇刚受盐场派遣,拜下塘村村民鲍仁茂为师,学习原盐生产整个流程操作工艺。他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生产中,刻苦钻研现代晒盐工艺技术,经过三十年盐滩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提炼,史奇刚掌握了手工晒盐技艺的整个操作程序。并对晒盐的生产工序进行了整理,通过图片、音像等手段把一整套技术保存下来。

2013年,建于1971年的新桥盐场仓促收尾。为了传承晒盐技艺,他义无反顾地搬到了花岙盐场——象山县的最后一个盐场。30年前,史奇刚的师父、精通传统灰晒技艺的鲍仁茂在这里担任场长,直至功成身退。30年后,史奇刚又来到这里,担起场长的重任。毕业于浙江大学的章曙光,是宁波信丰泰盐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监,与花岙岛上的村民签了15年的土地租赁合同,梦想让近千亩的花岙盐场重焕生机。章曙光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人,在来花岙岛前,他是个门外汉,一直以为自己吃的就是本地的海盐,直到进入信丰泰做了市场调研,才恍然大悟:现在早已是矿盐和澳盐的天下了。为了下一辈也能吃到象山的海盐,带着最朴实的信念,他暂别妻儿,留在了花岙岛。三代人薪火相传,只为这门技艺得以传承。

象山的盐文化,带着生动的地方刻印。晒盐技艺所承载的盐文化仿佛伴随着制作出来的盐,走进了千家万户,也渗入了万千人心。如酒中杜康,以产盐为生的象山盐农也有自己世代崇拜的“盐宗”。“盐司神”是象山自宋代以来盐场盐官中产生的神灵。象山半岛上,有关晒盐的民间传说亦多如繁星。由此可见,晒盐已经不单是一门手艺,这个古老的技艺沉淀下来的风情、习俗和生活观念,已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