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8-1宁波朱金漆木雕艺术馆外观该馆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陈盖洪先生自筹资金近千万创建的,于2010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宁波万工花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朱金漆木雕的代表作,被誉为目前世界上最豪华的花轿。当时,朱金漆木雕工艺在浙东宁波地区极为兴盛,因此,由该工艺制作的“千工床”在浙东地区较为常见,被称为“朱金漆木雕千工床”。......
2023-10-31
各位团友,大家好!我们都知道,宁波古称明州,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处在长江三角洲南翼,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入口。宁波地形西高东低,天台山脉和四明山脉横亘西部,高约千米。山体高大,雨水充沛,土壤肥沃,适合松树、香樟树、杉树、柏树等树种的生长。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树木资源数量众多,物种丰富,可提供充足的手工艺原材料,为宁波手工艺品的繁荣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和基础。
1973年,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东北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一件经漆饰的镂空木桶金光闪亮,绚丽夺目。这一发现证明我国是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有着约七千年的用漆历史,而且当时已经能使用朱红入漆了。千百年来,勤劳朴实的宁波先民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精湛的艺术品,宁波泥金彩漆就是其中一种。
宁波泥金彩漆,是宁波传统工艺“三金”之一,是一种以泥金工艺和彩漆工艺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漆器工艺,广泛运用在红妆家具,宗教佛像及祭祀器具等的髹饰上,也有的运用在传统木建筑装饰上——以中国生漆和金箔为主要原料,在木胎漆胚上髹饰。制作方法有“堆塑(浮花)”“平花”“沉花”三种,可以用一种工艺技法单独成品,也可以三种结合,综合成一个工艺丰富的作品。泥金彩漆表现的内容题材广泛,丰富多彩,常见的有人物故事、花草虫鸟、吉祥图案、山水风景等图案纹饰,生动形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201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11-1 泥金彩漆作品(图/中国宁波网)
“泥金”工艺最早可以追溯至商周。《韩非子》中所写“禹作祭器,黑染其外,朱画其内”,与宁波泥金彩漆工艺有所相同。宋代时有多名日本僧人来到明州大寺院学习,带来被当时人称为“倭漆”的漆艺。在乾道九年(1173),宁波商人杨三刚从日本回宁波,带回日本太宰府平清盛(藩主)给明州知州的描金橱、描金提箱、黄金等。对这些外来款式、外来技艺及外来材料,宁波人积极研究、仿效,促进了宁波泥金彩漆技艺水平的提高。商业活动的繁荣促成了区域经济的发达,也促进了手工技艺的发展。宁波泥金彩漆以七千年前的原始漆器为基础,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发展,在唐宋辉煌一时,远涉重洋。元末明初时工艺成熟,名噪国内,超过苏州等地漆器,成为我国民间手工技艺中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作品绚丽美观的文化遗产。
由于宁波地处浙东沿海,古时外国商贾出入频繁,因此,宁波泥金彩漆技艺很早就有国际交流了。唐代高僧鉴真从宁波东渡出海,带去了佛像、生活用具、建筑漆饰等宁波泥金彩漆作品,日本奈良的正仓院至今还保留着不少隋唐以来宁波泥金彩漆工艺品。泥金彩漆融绘图、调漆于一体,有金彩漆、描金漆、沥金漆、脱胎漆、推磨漆五类,产品有屏、橱、椅、箱、桶、盂等,兼具日用与欣赏价值。图案以山水、人物、花鸟为主,配以螺钿、镜片等,线条流畅,色泽润柔。
鸦片战争之后,宁波成为通商港口。外国商人初到宁波,对特色鲜明的泥金彩漆极其喜爱,大量购买,市场上的泥金彩漆、工艺品被抢购一空。当时宁波的泥金彩漆从业者达五百余人,泥金彩漆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民国时期,不少国人讲排场、比阔气,场面铺张的十里红妆婚俗盛行,花眠床、大橱柜等朱漆红妆家具受宠,加上各地兴起行会、迎神赛会等民俗活动,无论大小物件,一律繁花似锦,泥金彩漆制品出现短暂的辉煌。据统计资料显示,1932年,宁波有漆器作坊117户,年产漆器10万件。
抗日战争时期,时局动荡,民不聊生,为了生计,民间手工艺人纷纷改行转业,一度辉煌的泥金彩漆工艺后继无人。即使是守住这份职业的艺人,也是几经辗转才勉强找到歇脚处、到宁波解放时,宁波城能够找到的泥金彩漆艺人仅有曹久裕、杨明才、方明祥三人。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发展、提高”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宁波泥金彩漆和其他工艺美术行业一样,得到了重视和保护。改革开放以后,头脑活络的手工艺人凭借自己的实力,组建以生产泥金彩漆产品为业的作坊或公司。在宁海县文化部门的指导下,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聘请泥金彩漆老艺人担任师傅,面向社会招收传承人,以老带新,积极开展对泥金彩漆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宁波泥金彩漆在用材上以大漆和黄金为主,堆泥、贴金、上彩,使巧妙的图案设计和精湛的技艺完美结合,精细处纤毫毕现,粗犷处堆叠分明。泥金彩漆在题材上强调喜庆、吉祥美好,以地方上喜闻乐见的传说故事和优美的山水风景为主,构图布局具有宁静幽雅的江南风格。其主要作品有树酒埕、朱红皮箱、小提桶、香薰炉、百宝箱等。越剧《九斤姑娘》中生动地唱出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十只桶器。“天亮要箍天亮桶——清晨洗面桶;日落西山黄昏桶——洗脚桶;半夜三更要紧桶——马桶;要箍有盖无底桶——锅盖;要箍有底无盖桶——豆腐桶;要箍无底无盖桶——饭蒸桶;两只耳朵翘耸耸,一对恩恩爱爱夫妻桶——挑水桶;还有一只奇怪的桶,一根尾巴通天宫,一根横档在当中,上头一记松,下头扑隆通,拎起来满腾腾——吊水桶。”
▶图11-2 越剧《九斤姑娘》剧照(图/浙江省越剧团)
众多家具中,有一种独具韵味,它的名字叫作“讨奶桶”,外形十分精美,而且有金龙盘绕,工艺精湛。据说,以前的宁海人若有添丁之喜,家人便会拿着这个“讨奶桶”奔走街坊,以求孩子的母亲奶水充足。非遗传承人黄老师告诉我们,别小看这小小的习俗,包含的内容可多了:一是此桶的使用象征着家中有新生男儿出生,可向街坊邻居展示人丁兴旺;二是桶的工艺精美,显示家境殷实,有低调炫富之意;三是桶寓意吉祥,暗含父母家人希望孩子茁壮成长的心愿。
宁波泥金彩漆的用材十分讲究,通常以樟树、杉树、柏树为主,现在因为圆木不多,人们又热衷收藏,因此也有以花梨木、楠木等珍贵材质制作的。泥金彩漆对木材的要求很高:一是不能开裂,至少没有大的裂缝;二是不能变形,以自然风干或树龄高的木材为宜;三是纹理清爽,少节疤,无腐朽,无虫蛀。(www.chuimin.cn)
▶图11-3 “讨奶桶”造型
▶图11-4 泥金彩漆装饰细节
泥金彩漆的重要原料是生漆和黄金。生漆就是从生漆树上采割下来的天然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瑰宝。生漆的漆膜光亮夺目,饱满度好,异常牢固,越用越亮,常用常新,用生漆加工的家具,工艺品经历千百年寒暑之后仍不失其光彩,所以生漆有“漆中之王”的美誉。泥金彩漆以生漆为原料,制作成本很高,艺术价值也很高。泥金彩漆的艺术特色,主要在“金”字上做文章。宁波不是产金区,但人们喜欢用黄金装饰表面,并附上彩色描绘,彩金辉映,金碧辉煌。
泥金彩漆制作方法分为堆泥、沥粉、泥金彩绘三种。堆泥是泥金彩漆最独特的工艺方法,它是在平面上做“加法”,用逐层堆塑的方法,采用桐油、黏土或面粉或石灰按一定的比例捣制而成,在木胎漆胚上堆塑山水、花鸟、人物、楼阁等图饰,再给堆塑、贴金、上彩。干透后的堆泥水浸不透,受燥不裂,历经千年,仍能坚硬如铁,并形如木雕,固如石刻,体现出了艺人精湛的手工技艺。
泥金彩漆的髹饰对象主要是传统的红妆家具,制成的物件金彩相间,热烈红火。泥金彩漆器物的色彩和品性显示出主人的身份和家底,烘托了喜庆吉祥的气氛,也体现了宁波百姓祥和、宁静的居家生活及审美趣味。表现题材丰富多彩,反映了地方百姓对吉祥美好的追求。
泥金彩漆是宁波地区的优秀传统手工艺,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等多重价值。仔细研究历代藏品的内容和形式,可以从中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生产水平和民俗风景:从唐朝时宁波泥金彩漆描金漆器与日本、高丽等国的交往,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外交情况;从传统的石榴绽开露籽的图案可以看出当地人崇尚多子多孙,人丁兴旺。技艺以生漆和黄金髹饰器物表面,这说明百姓在物质富足时追逐生活品质的提高。
历代泥金彩漆艺人留下了大量精美的作品,展现了宁波漆器的辉煌,其文化艺术价值无法估量。近年来,泥金彩漆作为浙江省和宁波市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之一,到过西班牙、德国、法国、韩国等,向外国友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当今甲第与王宫,织成步障银屏风。缀珠陷钿贴云母,五金七宝相玲珑。”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素屏谣》中对当时漆器的描写。宁波泥金彩漆,就是这样精美华丽的民间艺术。历经上千年的传承、演变和发展,已成为具有宁波地区特色的手工技艺。2011年5月,宁波泥金彩漆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海当地政府非常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宁波泥金彩漆迎来了保护、传承和研究发展的大好时机。
黄才良,男,1957年出生,是泥金彩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宁波东方艺术博物馆馆长。他自幼喜好美术,用40多年光阴,融绘画、设计、雕刻、髹漆等技艺于一身,将风格迥然不同的泥金彩漆与清刀木雕两项技艺修炼得出神入化,作品典雅古朴、绚丽多彩,颇有汉唐遗韵。他曾获中国工艺最高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对泥金彩漆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投资九千万、占地面积两万余平方米的宁波东方艺术博物馆的落成,更使得宁波泥金彩漆的发展重现生机。目前,宁波泥金彩漆有了多种保护与传承方式,主要包括师徒传承、家庭传承、工厂传承和校园传承等。
▶图11-5 非遗传承人黄才良先生现场教学
▶图11-6 泥金彩漆果盒旅游产品
当今时代,喝茶、焚香、穿中式服装等生活方式正在成为一种新时尚,这种传统文化的回归,激活了许多传统手工艺行业,这也给泥金彩漆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宁海县政府已经推出了泥金彩漆旅游产品,现有两个主要生产基地: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岔路陈孝吉艺术工作室。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创造经济利益,这不仅为传承发展这项手工手艺的艺人增加了收入,也为保护泥金彩漆提供了资金的支持,把有形的生活用品和当地鲜活丰富的民俗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确保泥金彩漆技艺的生命力的常在,从而实现民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听了我的介绍,您是否对宁波泥金彩漆更感兴趣了呢?我的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有关宁波非遗故事导游词的文章
图18-1宁波朱金漆木雕艺术馆外观该馆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陈盖洪先生自筹资金近千万创建的,于2010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宁波万工花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朱金漆木雕的代表作,被誉为目前世界上最豪华的花轿。当时,朱金漆木雕工艺在浙东宁波地区极为兴盛,因此,由该工艺制作的“千工床”在浙东地区较为常见,被称为“朱金漆木雕千工床”。......
2023-10-31
对了,这位来宾回答得正确,就是宁波汤团。宁波的猪油汤团,据考证起源于宋元时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宁波地区民间每逢正月初一早晨、正月十五元宵,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要吃宁波汤团,表示欢乐、团圆、吉祥之意。自1982年起,宁波汤团已成为浙江省向海外出口的第一个点心品种。图27-1黑芝麻汤圆宁波人在春节吃汤团的习俗一直保持到当代。宁波对外开放后,还把宁波汤团速冻出口。从此,宁波汤团的名气就更大了。......
2023-10-31
宁海平调,是一种产生在宁海,流传在浙东三门湾地区的地方戏。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宁海平调荣登其中的传统戏剧类。经数百年的传承和积累,宁海平调成为一笔珍贵而丰富的戏曲文化遗产,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它为数众多的传统剧目和曲牌。宁海平调的传统剧目有100余部(本),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被称为“前十八”“后十八”的36部大戏。宁海平调的表演特色表现如下。......
2023-10-31
宁波走书起源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1952年,正式定名为“宁波走书”。“文化大革命”期间,宁波走书受到极大的摧残。宁波走书有四个腔系,即走书腔系、四明南词腔系、乱弹腔系和杂曲小调。四平调是宁波走书最具特色的曲调,多用于演出开始时,起定场作用。让人欣喜的是,2008年6月7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奉化市联合申报的“宁波走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10-31
镇海口是我国历史上的海防重镇,素有“海天雄镇”“浙东门户”之称。2000余年的海防历史,镇海人民虽屡遭兵寇掠杀之灾,但更多的是抗争之举。以都督衔守御镇海,时年近七旬。1885年6月29日,镇海人民终于目睹最后一艘法舰灰溜溜地撤出镇海口外的游山,法国侵略者终于撤离了甬江口。中法战争镇海口之役,持续了103天。而吴杰威施镇海口、吴大佬炮轰法国佬的英勇事迹,也为后世传颂,永生难忘。......
2023-10-31
奉化布龙因起源于奉化而得名,是全国颇有影响的代表性龙舞之一。因地处奉化,这项传统民俗舞蹈被称为奉化布龙。1955年2月,奉化布龙参加浙江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轰动省城。目前,奉化全市共有40余条布龙活跃在社区、集镇和村落之中,他们经常参加各类商贸、庆典活动,在经济交往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中起了积极作用。奉化布龙在民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每逢喜庆佳节,民间便有舞......
2023-10-31
张尚义被认为是红帮裁缝技艺的开创者。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红帮裁缝曾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和外国使节制作中山式或改正式的西服,红帮裁缝手工艺以优良的手工艺传统和出色的创新意识享誉中国服装行业。我们的红帮裁缝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靠的就是他们的技艺。......
2023-10-31
梁祝爱情传说通过音乐、戏剧、电影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以其凄美动人的故事情节,深深打动亿万人的心。它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口头文学,2006年,“梁祝传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诸多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梁祝传说”因申报、传承地多达“四省六地”而显得与众不同。......
2023-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