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穿越春秋,管仲的真知灼见和成功之道

穿越春秋,管仲的真知灼见和成功之道

【摘要】:管仲的多年思考、真知灼见,一般人不能告诉的,都在此时和盘托出了。所以不能指望管仲用现代道德标准要求齐桓公。尤其是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组合,更需要面对最真实的搭档,采用最有效的方式。先任命了三位外交大使,并在三个月后任命百官,工作算是全面铺开了。这对组合能够取得成功,与这一点有重大干系。

一个组合能够成功,还有第二个原因。

齐桓公管仲本是仇人、政敌,是经过鲍叔牙撮合才走到一起。化解仇恨彼此接纳,当然是个痛苦的过程。恰恰因为来之不易,所以双方都会加倍珍惜。另外两对呢?刘备诸葛亮经过很长的接触和努力形成了组合,所以也会彼此珍惜。但项羽是从父亲手中继承了范增,所以珍惜之情远不如前面两组。

当然,珍惜就要真心,而真心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说真话。

还是管仲刚刚被引渡回齐国之后的那场祖庙对策。两个人进行了一次长谈。管仲的多年思考、真知灼见,一般人不能告诉的,都在此时和盘托出了。管仲首先说了真话。于是齐桓公满眼喜悦,满口认同,他的葫芦开始装进了新东西。

但是齐桓公虽然叫小白,却不可能白得那么彻底,他的葫芦里也有预装的东西。所以新东西装进去就发生了化学反应,激烈的思想斗争。

几天之后,齐桓公遇见管仲,说了一段话:寡人不幸,有三大毛病,不知道是否妨碍治国啊?

管仲是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问题来了。怎么办?得让先齐桓公自己把三大毛病说出来。只有了解清楚问题在哪儿,才能下手解决。于是就说:哎,有意思,我怎么没听说过呢?

其实齐桓公已经思想斗争了好几天,此时只想一吐为快了。他说:第一个毛病,喜欢打猎。我经常趁夜摸黑到禽兽出没的地方,直到四周完全安静再也没有猎物踪影才回来。文武百官经常找不到我,外国客人也经常见不到我。典型的玩物丧志。

遇到这种情况,管仲应该怎么说呢?比如管仲说:您这可不行,这哪像个国君的样子啊?一定要改!如果真的这样说话,对方遭受打击,羞愧难当,就不愿意再说下去。接触不到真相,难免会误读误解误判误导。所以管仲说:这个确实不好,但不是最紧要的。

齐桓公听了管仲这话,心就没那么虚了。于是他又说了第二毛病:我呀,好喝大酒。一喝起酒来,日夜相继,连轴转。所以文武百官朝廷上看不到我,外国客人也经常见不到我。齐桓公性格的另一面,任性,张扬,好面子,经常喝醉酒,不奇怪。管仲这个时候还是那句话:这个确实不好,但不是最紧要的。

但是齐桓公毕竟还是一个警醒的人,一句话听了两遍,心里就有疑问了。我这么真诚,管仲不会糊弄我吧?于是他抛出了一个更加生猛的问题,说:我这个人行为不检点,很好色。所以我那些表妹,只要长得眉眼整齐的,一般都不让她们嫁出去,而用来充实后宫。这个毛病够大了吧?请注意,古代人姑舅的后代是可以通婚的,所以齐桓公的做法构不成乱伦。

然而管仲听完,依然还是那句话:这个确实不好,但同样也不是最紧要的。(www.chuimin.cn)

哎呀?齐桓公一想,这就怪了。前些天跟我谈了那么多德治以及官风、民风、礼义廉耻,今天就开始放水了?于是,脸色就变了,口气急迫地质问管仲:这些都不紧要?那你说还有什么坏事不能干?!

其实齐桓公的三大毛病满朝皆知,管仲在加盟之前,当然也要仔细权衡。家天下时代,君王有无上权威,还有很多毛病更多更大的君王。所以不能指望管仲用现代道德标准要求齐桓公。尤其是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组合,更需要面对最真实的搭档,采用最有效的方式。所以管仲谈了自己的想法。他的意思是:这些毛病确实不好,可假以时日逐步改变。但登基为君,最迫切的是打开局面。这样就有两点忌讳,一是不够敏锐;二是优柔寡断。不够敏锐,事情很难做好;而优柔寡断,时间长了就无人跟随了。

其实,齐桓公当初被管仲射中带钩然后咬破舌头装死,这件事说明他的足够敏锐和果断。但那是处理个人问题。而现在要求他处理国家事务,这事虽然有鲍叔牙教过,但毕竟之前没亲自干过,所以没头绪。没头绪,自然就谈不上敏锐,也就容易表现得优柔寡断。

齐桓公听完,内心暂时平和了一些,然后开始务实。先任命了三位外交大使,并在三个月后任命百官,工作算是全面铺开了。

但是事情到这儿并没有完。齐桓公只问了什么事情妨碍治国,而他的目标是称霸,所以还想问问什么事情妨碍称霸。

换了个时间,齐桓公又问了:我这个人是个吃货,好酒好肉来者不拒。弄得酒都酸了,肉也烂了。我这么干,会不会妨碍称霸啊?

这一问说明齐桓公有所进步,毛病少了,目标大了。而这一次管仲怎么说的呢?这件事啊,的的确确谈不上高贵,但是对称霸构不成妨碍。跟上次说法差不多。但是什么事情妨碍称霸呢?这个说法就大不相同了。管仲说:

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

——《说苑·尊贤》

这些文言都很简单,不做解释便可理解。总之想要获得天下诸侯的尊重,关键是要用贤人。用贤人是一种精神感召,智慧整合,事业容易做大。在这一点上诸葛亮所见略同,他也主张近贤臣远小人。而范增呢?崇尚奇谋,劝项羽在鸿门宴上对刘邦下毒手,玩阴的,注定了最后被项羽怀疑,导致组合破裂。

事实证明,管仲的话确实装进了齐桓公的葫芦,因此,百年树人成了齐国重要国策,并把人才的品质作为重要考量指标。这对组合能够取得成功,与这一点有重大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