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一贯反对军事称霸,绝不是性格窝囊,而是因为他在努力追求不战。管仲在军事上更强调体系建设,而孙子相比之下则更偏重于谋略。这一点从管仲的军事部署上可见一斑。而每年春秋两季的农忙之后,管仲要搞两次军事演习,训练阵法和号令,于是齐国民兵就有了集团作战的能力。当时,管仲采用了赎刑的方式解决部分军费。当然,管仲在军事领域的建树还远远不止这些。......
2023-10-31
显然,两个人之所以愿意成为一个组合,必然是相互认同。而认同当然要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
其实在齐桓公青少年时代,管仲就对他做了一个基本评判,就是不耍小聪明,有大格局,得大思路,并且比较警醒还喜欢反思。后来小白继位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让管仲坚定了这种认知。什么事情呢?
齐桓公刚刚继位,下令杀牛宰羊,血祭土地神。当时的排场应该不小。这个时候,负责祭祀的官员祝史,给齐桓公献上胙肉,并且祈祷说:请去除苛捐,改变国君多虚少实的毛病。
说实话,齐桓公刚刚上任,在祭祀神灵这样的重大场合,面对文武百官、工作人员以及吃瓜群众,最应该说的是吉祥话。但是祝史,身为祭祀官员,一上来就挑毛病,这种行为近乎挑衅。所以齐桓公很生气,瞪着双眼,盯着祝史。
但是祝史仿佛就是来找死的,不但毫无畏惧,反而斟酒举杯,继续说:再请除掉国君身上那似贤非贤的毛病!
什么叫似贤非贤?就是假装成贤人的样子,实际上没做贤人的事情。这就等于说齐桓公是个伪君子!这句话实在太敏感了。君位本该是公子纠的,齐桓公继位其实是僭越,是违背礼制的。所以似贤非贤的说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一层。
于是用腿肚子想想都知道,齐桓公会勃然大怒。身为国君、重大活动、当众受辱,是可忍孰不可忍?这种捣乱分子不杀,以后国君还怎么当?
那个时代,君王手上有生杀大权,他想杀人,一句话的事,根本不用经过司法程序。所以齐桓公一声令下,把他推下去砍了!显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祝史已经没有活路了。
但是,就在这时剧情发生了反转。盛怒之下,话已出口,并且无人求情的情况之下,齐桓公居然自己硬生生地转了个大弯,最后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不杀!
这件事发生的时候,管仲还在鲁国避难。消息传到鲁国,尽管是个丑闻,却让管仲看到了齐桓公的一种品格,容人!由此判断,齐桓公的确具有称霸的潜质。这个认知当然是管仲后来愿意背着巨大骂名,转而辅佐齐桓公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因为齐桓公容人,所以才能接受一箭之仇的政敌管仲;才能被曹刿劫盟之后兑现退地的承诺;才能把国情各异的诸侯们统合到一个联盟当中,进而才能当盟主,成为真正的霸主。(www.chuimin.cn)
组合是两个人的事情,那么齐桓公是怎样看管仲的。
可以说,齐桓公对管仲的看法,其实是来源于鲍叔牙的推荐。齐桓公曾经问鲍叔牙:您为什么这么执着地推荐他啊?
鲍叔牙说:如果仅仅是图个国泰民安,现在我们这老哥几个就足够了。但是,如果你想成就大业,那就非管仲不可。
齐桓公当然想成就大业,大业就是霸业,但是师傅您为什么干不了呢?
鲍叔牙说:在五个方面我都不如管夷吾啊!宽惠爱民,我不如他;运用权力治国理政,我不如他;用忠信交好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示范于四方,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勇气倍增,我不如他。
听完了这些,齐桓公就动了真心,这才放下了一箭之仇。
到这里很容易看明白,齐桓公和管仲除了志向相通之外,各自还有不同的特质。齐桓公有容量;而管仲有内容。齐桓公仿佛是个大葫芦,但这个葫芦到底有多大价值,那得看他装什么。水葫芦、酒葫芦、药葫芦、金丹葫芦价值当然不同。所以往齐桓公葫芦里装高质量的内容,就成了管仲的职责之一。
刘备与诸葛亮也是一对成功组合。刘备有志向有身份也有容人的雅量,同样相当于一个大葫芦,所以他也需要诸葛亮给他注入智慧。有了诸葛亮,他的事业就发展了。
而另外一对失败的组合项羽和范增,项羽力气大,脾气也大,还听不进去话,就仿佛是一个大铅球。铅球砸谁身上都难以承受,所以他横扫天下。但是范增各种想法项羽根本听不进去,只靠一己之能,虽然可以打赢一次战斗或者战役,但很难打赢旷日持久的战争。
有关穿越春秋品管仲的文章
管仲一贯反对军事称霸,绝不是性格窝囊,而是因为他在努力追求不战。管仲在军事上更强调体系建设,而孙子相比之下则更偏重于谋略。这一点从管仲的军事部署上可见一斑。而每年春秋两季的农忙之后,管仲要搞两次军事演习,训练阵法和号令,于是齐国民兵就有了集团作战的能力。当时,管仲采用了赎刑的方式解决部分军费。当然,管仲在军事领域的建树还远远不止这些。......
2023-10-31
管子对曰:“鲍叔,君子也,千乘之国,不以其道予之,不受也。虽然,不可以为政,其为人也,好善而恶恶已甚1,见一恶终身不忘。”管仲对曰:“君请矍已乎3。鲍叔牙之为人也好直,宾胥无之为人也好善,宁戚之为人也能事,孙在之为人也善言。”公曰:“此四子者,其孰能一人之上也4。寡人并而臣之,则其不以国宁,何也?”7消息:即消长。8勿已:没有终结。......
2023-10-31
召忽曰:“子固辞,无出1,吾权任子以死亡2,必免子。”管仲曰:“不可。持社稷宗庙者,不让事,不广闲3。将有国者未可知也。子其出乎。”管仲曰,“不然也。夫国人憎恶纠之母,以及纠之身,而怜小白之无母也。诸儿长而贱,事未可知也。夫所以定齐国者,非此二公子者,将无已也4。小白之为人无小智,惕而有大虑,非夷吾莫容5小白。天不幸降祸加殃于齐,纠虽得立,事将不济,非子定社稷,其将谁也?”乃出奉令,遂傅小白。......
2023-10-31
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1。所谓慈幼者,凡国、都皆有掌幼,士民有子,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10,有三幼者无妇征11,四幼者尽家无征,五幼又予之葆12,受二人之食,能事而后止。掌病行于国中,以问病为事。所谓振困者,岁凶,庸人訾厉21,多死丧,弛刑罚,赦有罪,散仓粟以食之。所谓接绝者,士民死上事,死战事,使其知识、故人受资于上而祠之22。13士人:后世学者分析当为士民。20事:承担国家的职役。......
2023-10-31
对管仲进行全面了解后,第二种说法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管仲是一位爱民的宰相。在孔子的心里,一个维护了华夏秩序的人,当然可以称作仁了。华夏社会需要和平,而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也需要平和。作为一个诸侯国的宰相,能为整个华夏做这么大贡献,历史上这样的人能有几位呢?孔子的说法无异于给管仲封神——中华文明的守护神!而面对这样的神明,华夏子孙都应该心怀敬意。保卫华夏的巨人,管仲当之无愧。......
2023-10-31
葵丘大会成功了。但是齐桓公的虚荣心并没有得到彻底满足,炫耀的欲望依然不停涌动。封禅是级别最高的大典,一般只有改朝换代,或者开创了太平盛世才会举行,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寰。这是严重的僭越行为,是破坏礼制,必然会引发各国诸侯的强烈不满。六年后管仲去世,继而齐国内乱,千秋伟业也就自我终结了。所以,可取而不取,在规劝齐桓公之前,管仲要做的是首先克制自己的欲望。......
2023-10-31
楚国最初的做法:公元前681年齐桓公第一次召集会盟,共有五个诸侯国参与,齐、宋、陈、蔡、邾。蔡国加入齐国联盟,显然对楚国最为不利。所以楚国要出手教训蔡国,迫使蔡国退出联盟,并且也给那些相邻的小国提出警告,以后不许跟齐国套近乎。同样,楚国攻打郑国的理由,也有故意找碴的嫌疑。第二件,楚国派人访问了鲁国。楚国取得了征伐权,但是并没有取消楚王的称呼,等于把周王忽悠了一次。......
2023-10-31
十岁更制3,经正也4。五尺见水,十分去一,四则去三,三则去二,二则去一,三尺而见水,比之于泽7。7三尺而见水,比之于泽:后世学者分析当为一尺而见水,比之于泽。道曰1:均地,分力2,使民知时也,民乃知时日之蚤晏3,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4。不告之以时而民不知,不道之以事而民不为6。是故不使而父子兄弟不忘其功。即实行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
2023-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