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穿越春秋品管仲:《左传·僖公四年》的战斗结果!

穿越春秋品管仲:《左传·僖公四年》的战斗结果!

【摘要】: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1。师进,次于陉19。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21。1四年:鲁僖公四年。楚是子爵国,故称其君为楚子。6召康公:即召公奭,周成王时太保。7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诸侯。10先君:姜太公。意思是昭王溺水之死,楚国不能负责。25以此众战:领这些将士作战。27方城:山名,在今河南叶县南。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1。蔡溃。遂伐楚2。楚子使与师言曰3:“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4,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5,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6:‘五侯九伯7,女实征之8,以夹辅周室9。’赐我先君履10: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11。尔贡包茅不入12,王祭不共13,无以缩酒14,寡人是征15;昭王南征而不复16,寡人是问17。”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18。”

师进,次于陉19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20。师退,次于召陵。

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21。齐侯曰:“岂不谷是,先君之好是继22。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23,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24。”齐侯曰:“以此众战25,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26,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27,虽众,无所用之28!”

屈完及诸侯盟。

【注释】

1四年:鲁僖公四年。

2遂伐楚:顺势率领诸侯的军队征伐楚国。

3楚子:即楚成王。楚是子爵国,故称其君为楚子。

4处:居住。北海:泛指北方边远的地方。南海:泛指南方边远的地方。

5不虞:不料。涉:进入,侵涉。

6召康公:即召公奭,周成王时太保。大公:即齐国开国之君姜太公。

7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诸侯。九伯:指九州之长,即九州伯长。五侯九伯:此处泛指所有的诸侯。

8女:你们。实征之:可以征伐他们。

9夹辅:辅佐。

10先君:姜太公。履:指足迹所至之处,即齐国可以征伐的范围。

11海:即渤海和黄海。穆陵:古地名,一说为今山东临朐县南的穆陵关;一说是今湖北麻城市西北的穆陵山。无棣:齐邑,在今山东无棣县北三十里。

12尔:指楚成王。贡:指贡物。包茅:裹束的菁茅,即裹成捆用于滤酒的菁茅。(www.chuimin.cn)

13王祭不共:周王的祭祀供应不上。

14无以缩酒:没有可用作滤酒的物资。

15是征:征索这种贡物。

16昭王:周昭王。南征:到南方巡狩。不复:死在外面,没有回来。

17是问:责问这件事。

18问诸水滨:到水边去问吧。意思是昭王溺水之死,楚国不能负责。

19次于陉:在陉地临时扎下了营。陉在今河南郾城县南,山名,是个险要的地方。

20如师:到驻扎在陉地的齐军去。

21陈:布阵。乘:乘兵车。

22不谷:我,是诸侯自称的谦词。好是继:是继先君之好。

23惠:恩惠,惠临。徼:求。徼福:求福。

24辱:屈辱,即蒙受耻辱。愿:指愿意的事。

25以此众战:领这些将士作战。

26以德绥:以仁德来安抚。

27方城:山名,在今河南叶县南。为池:当作护城河。

28无所用之:没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