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一贯反对军事称霸,绝不是性格窝囊,而是因为他在努力追求不战。管仲在军事上更强调体系建设,而孙子相比之下则更偏重于谋略。这一点从管仲的军事部署上可见一斑。而每年春秋两季的农忙之后,管仲要搞两次军事演习,训练阵法和号令,于是齐国民兵就有了集团作战的能力。当时,管仲采用了赎刑的方式解决部分军费。当然,管仲在军事领域的建树还远远不止这些。......
2023-10-31
按照史料记载,从楚成王六年开始,他多次攻打郑国。这期间,齐国也曾组织过救援。但是,随着战争的升级,楚国下手越来越重了。
《管子·霸形》当中说道:楚国火烧郑国的城郭,造成房屋大量损毁,老百姓妻离子散,住的地方就像鸟窝鼠洞一样简陋肮脏;并且楚国还堵塞河流,使得宋国的土地得不到灌溉,郑国那边却水深没墙,四百里以外才能耕种。
但是,楚成王和子文的确很精明。他们知道这种做法会震惊齐国。所以楚成王发了一道命令,来表达自己的心愿:天下明君,人间贤臣,莫如齐国的这对君相。这样的明君和贤臣,我很愿意侍奉他们。谁能够替我交好齐国,我会重重地赏赐!受到楚成王的鼓励,很多楚国人都拿着重宝来到齐国。齐桓公身边的人,几乎全部接受过楚国的礼物。
于是,齐桓公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对管仲说:人们总说,对人好人家也会对他好。现在楚王对我太好了,我如果还不跟他修好,怕是不合情理。咱们何不就同楚国交好呢?齐桓公的心已经偏向了楚国一边。
那么,管仲的头脑还能保持清醒吗?
尽管楚成王和子文都是厉害人物,但他们的打法在管仲眼里是透明的。管仲说:不可。他们这是想用文的办法对付齐国,用武的方式攻取郑国,甚至宋国。如果我们跟楚国交好,怎样跟两个盟友交代?言外之意,这还叫什么盟主?
所以,必须采取措施!
但是,怎样做才能取得效果呢?
管仲首先找到了楚国两个相邻的小国,江国和黄国,劝说他们加入了联盟。然后,又动员联盟的力量,救援郑国。虽然齐楚两国没有直接发生军事冲突,但彼此心里都清楚,齐楚大战即将来临。而大战的来临,需要一个契机。果然,这个契机很快就来了。
齐桓公的夫人蔡姬,是蔡国人。在第一次会盟之后楚国打了蔡国,所以蔡国很恐惧。按照《史记》的说法,蔡穆侯想找一座靠山,所以攀了齐桓公这门亲戚。
公元前的657年,齐桓公带着蔡姬到水上游玩。从故事情节看,应该不是大船,很有可能是两个人划着一条小船。让我们荡起双桨,那个时代也有现代人的浪漫。
突然蔡姬做了个动作,船身一摇晃,齐桓公脸色就变了,连忙叫喊:别摇!结果蔡姬就惊奇地发现了老公的一根软肋,哦?怕水!也许这位蔡姬本来任性,也许是平时在齐桓公面前太压抑了,总之这个时候她没听话,而是更加用力地摇船。齐桓公吓得魂飞魄散,紧紧抓住船帮,连声制止,但是蔡姬就是不停。那一刻,蔡姬肯定开心得要命,而齐桓公那里,所有的浪漫都转变成了愤怒!
把她给我送回去!(www.chuimin.cn)
按现代观念理解,别人的家事,外人没必要操心。但是古代君王的婚姻,往往牵扯到国家利益,所以管仲肯定是劝了又劝。因为蔡国的问题非常复杂,首先在第一次会盟的时候支持了齐国;其次蔡国的地理位置很特殊,距离楚国较近,所以楚国一直盯在眼里。
但是齐桓公任性啊,他较起劲来,谁能拦得住呢?于是,蔡姬真的就被送了回去。但有意思的是,任性的不只是齐桓公,也不只是蔡姬,人家蔡穆侯也同样任性。在没问清楚齐桓公是否休妻的情况下,居然一转身就把蔡姬另嫁他国了。
这一下齐桓公脸上挂不住了:什么意思?我老婆啊!我没说休了她,你凭什么嫁给别人!齐桓公曾经说过自己好色,娶了好几位夫人。而从怕水还能陪蔡姬划船,说明他真的非常喜欢这位夫人。于是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纠集起八个诸侯国的部队,一起出兵讨伐蔡国。
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感觉奇怪。为了一个女人出兵打仗,已经小题大做了。还要纠集八国部队,就更加夸张了。而另外七家还真愿参与,就更觉荒唐了。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就是管仲的策划。
这次行动打蔡国,只是表面文章。如果只是打蔡国,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这次出兵除了齐国之外,还有鲁、宋、陈、卫、郑、许、曹。可以说,其中任何一个大国就足以把蔡国打败。所以这场战争的本意就是要以攻打蔡国为名,把大量的部队调动到楚国附近,然后在楚国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对其实施打击。这样显然更容易获胜。而这一点其他七国心知肚明。
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当中说: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
——《史记·管晏列传》
意思就是说齐桓公生自己媳妇的气,所以出兵去打她娘家。而管仲借此机会对楚国进行了讨伐。也许会有人觉得管仲这样的打法不够君子,但是战争自有战争的逻辑。面对可以堵塞河流的凶狠对手,不讲一点策略能行吗?
现在想来,管仲的策划很有趣。楚国为了女人打仗,齐国也为女人打仗;楚国看齐国不顺眼打蔡国,齐国也看楚国不顺眼打蔡国。好一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其实原因当然是因为蔡国恰好处于两大势力圈的交接之处。
在那段时间,齐国和楚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并且中原大国全部参战。这样的战争如果打起来,就是那个年代的世界大战,极有可能鱼死网破、玉石俱焚、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生产力必然遭到极大破坏,中华民族不知道要倒退多少年。所以,走到这里,华夏社会就到了悬崖的边缘。任何一方不冷静,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有关穿越春秋品管仲的文章
管仲一贯反对军事称霸,绝不是性格窝囊,而是因为他在努力追求不战。管仲在军事上更强调体系建设,而孙子相比之下则更偏重于谋略。这一点从管仲的军事部署上可见一斑。而每年春秋两季的农忙之后,管仲要搞两次军事演习,训练阵法和号令,于是齐国民兵就有了集团作战的能力。当时,管仲采用了赎刑的方式解决部分军费。当然,管仲在军事领域的建树还远远不止这些。......
2023-10-31
管子对曰:“鲍叔,君子也,千乘之国,不以其道予之,不受也。虽然,不可以为政,其为人也,好善而恶恶已甚1,见一恶终身不忘。”管仲对曰:“君请矍已乎3。鲍叔牙之为人也好直,宾胥无之为人也好善,宁戚之为人也能事,孙在之为人也善言。”公曰:“此四子者,其孰能一人之上也4。寡人并而臣之,则其不以国宁,何也?”7消息:即消长。8勿已:没有终结。......
2023-10-31
召忽曰:“子固辞,无出1,吾权任子以死亡2,必免子。”管仲曰:“不可。持社稷宗庙者,不让事,不广闲3。将有国者未可知也。子其出乎。”管仲曰,“不然也。夫国人憎恶纠之母,以及纠之身,而怜小白之无母也。诸儿长而贱,事未可知也。夫所以定齐国者,非此二公子者,将无已也4。小白之为人无小智,惕而有大虑,非夷吾莫容5小白。天不幸降祸加殃于齐,纠虽得立,事将不济,非子定社稷,其将谁也?”乃出奉令,遂傅小白。......
2023-10-31
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1。所谓慈幼者,凡国、都皆有掌幼,士民有子,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10,有三幼者无妇征11,四幼者尽家无征,五幼又予之葆12,受二人之食,能事而后止。掌病行于国中,以问病为事。所谓振困者,岁凶,庸人訾厉21,多死丧,弛刑罚,赦有罪,散仓粟以食之。所谓接绝者,士民死上事,死战事,使其知识、故人受资于上而祠之22。13士人:后世学者分析当为士民。20事:承担国家的职役。......
2023-10-31
葵丘大会成功了。但是齐桓公的虚荣心并没有得到彻底满足,炫耀的欲望依然不停涌动。封禅是级别最高的大典,一般只有改朝换代,或者开创了太平盛世才会举行,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寰。这是严重的僭越行为,是破坏礼制,必然会引发各国诸侯的强烈不满。六年后管仲去世,继而齐国内乱,千秋伟业也就自我终结了。所以,可取而不取,在规劝齐桓公之前,管仲要做的是首先克制自己的欲望。......
2023-10-31
十岁更制3,经正也4。五尺见水,十分去一,四则去三,三则去二,二则去一,三尺而见水,比之于泽7。7三尺而见水,比之于泽:后世学者分析当为一尺而见水,比之于泽。道曰1:均地,分力2,使民知时也,民乃知时日之蚤晏3,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4。不告之以时而民不知,不道之以事而民不为6。是故不使而父子兄弟不忘其功。即实行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
2023-10-31
管仲历来冷静理性不会情绪化,但这一次他的作为却大大出乎意料。所以尽管桓管之间以真实面对真实,但并不意味着不发生矛盾。当时推荐管仲的是鲍叔牙;向鲁国引渡管仲的是鲍叔牙;当最初几年桓管在称霸路线上发生分歧,居间调和同样还是鲍叔牙。齐桓公的舆论压力顿时减轻了。而从个人角度来说,管仲的举动对自己的伤害是巨大的。......
2023-10-31
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1,而欲封禅。于是管仲睹桓公不可穷以辞,因设之以事,曰:“古之封禅,鄗上之黍,北里之禾10,所以为盛;江淮之间,一茅三脊11,所以为藉也;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凤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而蓬蒿藜莠茂12,鸱枭数至,而欲封禅,毋乃不可乎?”在今山西平陆县境内。......
2023-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