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一贯反对军事称霸,绝不是性格窝囊,而是因为他在努力追求不战。管仲在军事上更强调体系建设,而孙子相比之下则更偏重于谋略。这一点从管仲的军事部署上可见一斑。而每年春秋两季的农忙之后,管仲要搞两次军事演习,训练阵法和号令,于是齐国民兵就有了集团作战的能力。当时,管仲采用了赎刑的方式解决部分军费。当然,管仲在军事领域的建树还远远不止这些。......
2023-10-31
楚王当然不傻。原本一盘散沙的华夏诸侯,经过管仲的努力团结了起来。团结就是力量,一旦联盟壮大,僭越为王的楚国肯定会挨收拾。所以,楚国不能坐视不管,必须出手搅局。
那么,楚国会怎样搅局呢?尽管在史料上的记载会有当时所处情境的解释,但是必须看到齐楚的对抗是春秋历史的一条重要线索。抓住这条线索,就可以理解当时很多事情。
楚国最初的做法: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第一次召集会盟,共有五个诸侯国参与,齐、宋、陈、蔡、邾。虽然第一次会盟不是管仲所倡导的,并且也不成功,但是华夏各国开始抱团的苗头还是引起了楚国的警觉。警觉了又怎么样呢?这一年楚国入侵了蔡国。
尽管《左传》当中对楚国打蔡国的原因做了交代,是因为一位美女。但是站在今天回望历史,把楚国的动机解释为针对齐国则更符合逻辑,而美女只是一个幌子。因为在第一次会盟的五国当中,蔡国距离楚国最近。蔡国加入齐国联盟,显然对楚国最为不利。所以楚国要出手教训蔡国,迫使蔡国退出联盟,并且也给那些相邻的小国提出警告,以后不许跟齐国套近乎。
本来盟友受了欺负,齐国应该为盟友撑腰啊。但是当时联盟实力太小,管仲的意见也不受重视,所以齐桓公任凭楚国占领蔡国,并没有援助。
所以这一次楚国教训蔡国,也算得手了。
又过了两年,因为管仲尊王的主张,齐国得到了周王的支持,联盟也有鲁、宋、卫、郑等大国加入。这个时候,楚国按捺不住了,开始攻打郑国。
同样,楚国攻打郑国的理由,也有故意找碴的嫌疑。所以还是用楚国针对齐联盟来解释比较符合逻辑。
第一,郑国紧挨着晋国的安邑,就是今天的运城,而安邑也是食盐的出产地。所以管仲无法靠盐来影响郑国。因此,相比起中原的其他诸侯国,郑国对齐国的态度一直是摇摆的,这就是郑国经常背盟的原因。显然,楚国想,把摇摆不定的郑国捏在手里会相对容易一些。
第二,郑国紧挨着洛邑,而洛邑就是周王所在地。所以郑国对周王很重要。用好了,可以保护周王;用不好,就会钳制周王。历史上的郑庄公的确钳制过周王。所以楚国如果能把郑国捏在手里,借助郑国钳制周王,随你管仲怎样折腾,想要树立周王威信,就是一句空话了。而管仲,的确为郑国费了不少心思,目的也在于把它留在齐国联盟当中。接下来楚文王去世了,楚国开启了楚成王和子文时代。可以说,这是当时唯一一对可以跟齐桓公管仲过招的对手。
按照史料记载,楚成王上任做了两件事情。这两件事,既符合管仲尊周王的主张,又得周王和诸侯的欢迎,但实际上楚王是另有计较的。
第一件,就是派人去向周天子进贡。
进贡就意味着臣服,周王当然有理由高兴,但是他的做法却有些欠考虑了。他除了对来人进行了赏赐之外,还吩咐了一句:(www.chuimin.cn)
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史记·楚世家》
南方那些外夷小国归你们镇抚,不要向中原扩张。这句话听起来也是好意,但留下了一个漏洞,也现代人所说的bug,楚国因此有了南方的征伐权。于是就像齐国当年一样,在有了征伐权之后,楚国的疆域也就越来越大了。
第二件,楚国派人访问了鲁国。
这件事给楚国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在《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上都记载了这件事情。并且,能够看出鲁国当时很高兴,因为记载的文字是:
荆人来聘。——《春秋谷梁传·庄公二十三年》
就是楚国人来访问了。在那个时代,称楚国人为人,就算是一种抬举,升级了。《谷梁传》里特地说了。做了好事就应该提升地位,楚国已经有表示了,所以不需要再等什么,现在就给他们升级!
到这里必须先声明一点。看待楚国历史,一定要把楚王和楚国人民区分开。人民是勤劳善良的,做事出格的只是楚王。其实那个年代,不仅仅楚王,中原诸侯里面胡作非为的君王也有很多。
楚国的这个转变客观上说也给管仲一个时间窗口,可以壮大联盟发展经济。但这个做法也给了楚国一个喘息之机。本来因为连年战争导致国力衰退的楚国得到了修整,一方面国土面积扩大,另一方面经济也得到了发展。接下来就可以再次出来刷一刷存在感了。说实话,今天分析起来,楚成王的用心还是会让人不寒而栗的。
你看——
第一,楚成王对周王和诸侯都抛出了橄榄枝,结果是什么呢?楚国取得了征伐权,但是并没有取消楚王的称呼,等于把周王忽悠了一次。
第二,楚成王为什么要派人到鲁国访问?积极地看是想改善国际关系;而消极地看,是想借助鲁国给齐国设置障碍。鲁国虽然也加入了齐国联盟,但与齐国之间一直心存芥蒂。并且,从地理位置上看,鲁国恰好拦在齐国南下的路途当中。
但是真面目总是掩不住的,楚成王总归是要刷他的存在感的。因此,在继位的第六年,他开始跟中原诸侯翻脸了。
有关穿越春秋品管仲的文章
管仲一贯反对军事称霸,绝不是性格窝囊,而是因为他在努力追求不战。管仲在军事上更强调体系建设,而孙子相比之下则更偏重于谋略。这一点从管仲的军事部署上可见一斑。而每年春秋两季的农忙之后,管仲要搞两次军事演习,训练阵法和号令,于是齐国民兵就有了集团作战的能力。当时,管仲采用了赎刑的方式解决部分军费。当然,管仲在军事领域的建树还远远不止这些。......
2023-10-31
在北方的威胁明显减少之后,管仲腾出手来,开始致力于解决楚国这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楚国本来也是接受了周王册封的诸侯国,爵位为子爵。在《管子》一书中记载,管仲曾对齐桓公说过,天下最得地利的国家当中,除了齐国还有楚国。原来它是这样的楚国。所以,他需要找到另外一个具有潜力的大国,助其成就霸业,从而树立周王权威,以达到制压楚国的目的。......
2023-10-31
管子对曰:“鲍叔,君子也,千乘之国,不以其道予之,不受也。虽然,不可以为政,其为人也,好善而恶恶已甚1,见一恶终身不忘。”管仲对曰:“君请矍已乎3。鲍叔牙之为人也好直,宾胥无之为人也好善,宁戚之为人也能事,孙在之为人也善言。”公曰:“此四子者,其孰能一人之上也4。寡人并而臣之,则其不以国宁,何也?”7消息:即消长。8勿已:没有终结。......
2023-10-31
召忽曰:“子固辞,无出1,吾权任子以死亡2,必免子。”管仲曰:“不可。持社稷宗庙者,不让事,不广闲3。将有国者未可知也。子其出乎。”管仲曰,“不然也。夫国人憎恶纠之母,以及纠之身,而怜小白之无母也。诸儿长而贱,事未可知也。夫所以定齐国者,非此二公子者,将无已也4。小白之为人无小智,惕而有大虑,非夷吾莫容5小白。天不幸降祸加殃于齐,纠虽得立,事将不济,非子定社稷,其将谁也?”乃出奉令,遂傅小白。......
2023-10-31
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1。所谓慈幼者,凡国、都皆有掌幼,士民有子,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10,有三幼者无妇征11,四幼者尽家无征,五幼又予之葆12,受二人之食,能事而后止。掌病行于国中,以问病为事。所谓振困者,岁凶,庸人訾厉21,多死丧,弛刑罚,赦有罪,散仓粟以食之。所谓接绝者,士民死上事,死战事,使其知识、故人受资于上而祠之22。13士人:后世学者分析当为士民。20事:承担国家的职役。......
2023-10-31
葵丘大会成功了。但是齐桓公的虚荣心并没有得到彻底满足,炫耀的欲望依然不停涌动。封禅是级别最高的大典,一般只有改朝换代,或者开创了太平盛世才会举行,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寰。这是严重的僭越行为,是破坏礼制,必然会引发各国诸侯的强烈不满。六年后管仲去世,继而齐国内乱,千秋伟业也就自我终结了。所以,可取而不取,在规劝齐桓公之前,管仲要做的是首先克制自己的欲望。......
2023-10-31
十岁更制3,经正也4。五尺见水,十分去一,四则去三,三则去二,二则去一,三尺而见水,比之于泽7。7三尺而见水,比之于泽:后世学者分析当为一尺而见水,比之于泽。道曰1:均地,分力2,使民知时也,民乃知时日之蚤晏3,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4。不告之以时而民不知,不道之以事而民不为6。是故不使而父子兄弟不忘其功。即实行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
2023-10-31
对管仲进行全面了解后,第二种说法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管仲是一位爱民的宰相。在孔子的心里,一个维护了华夏秩序的人,当然可以称作仁了。华夏社会需要和平,而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也需要平和。作为一个诸侯国的宰相,能为整个华夏做这么大贡献,历史上这样的人能有几位呢?孔子的说法无异于给管仲封神——中华文明的守护神!而面对这样的神明,华夏子孙都应该心怀敬意。保卫华夏的巨人,管仲当之无愧。......
2023-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