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原市场巨大的刚性需求

中原市场巨大的刚性需求

【摘要】:但食盐没有替代品,于是中原的巨大刚需就摆在了面前。把盐紧紧地抓在手上,把中原市场抓在手上,齐国的霸业除了政治和军事两大逻辑之外,又多了一条市场逻辑。满足不了供应会丢掉市场,生产过剩会造成价格下跌。

那么,管仲的目光是否仅仅局限在齐国国内呢?当然不是。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齐国人要吃盐,其他诸侯国的人也要吃盐。但是老天爷没那么公平,并不是每个诸侯国都有食盐出产。所以,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食盐产业的格局,就成了管仲关注的重点。

其实,当时的食盐产区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产区,齐国。

东部的沿海诸国因为都有海盐资源,所以吃盐不成问题。齐国得天独厚,早早地形成了食盐产业。现代考古发现证明山东寿光的确存在商代大型古盐场。

在《说文解字》当中说:

古者宿沙初作煮海盐。——《说文解字》

就是说古代有宿沙氏靠煮海水取盐。这个宿沙,也常常写成夙沙。

现代专家根据史料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出在山东一带,商周之际曾有一位远近闻名、技术精湛的煮盐人——夙沙瞿子。所以古代山东盐业已经有所发展,齐国存在着食盐生产的基础。

周朝建立之初,姜子牙被封到齐国。老神仙到封地一看,天哪!大面积的盐碱地,人烟稀少。不仅贫穷,还东临当时的外夷部族莱夷,经常受到侵扰。这样一个民不聊生的国家,治理起来当然会有很大难度。

但是这样的事情难不倒老神仙姜子牙。这里原来不是擅长煮盐吗?不是有夙沙瞿子吗?把这个技术优势发挥出来,还愁换不回来饭吃?于是,他“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盐业迅速发展,齐国开始通过外贸赚其他诸侯国的钱。按照司马迁的描述,周边各国的钱就像车轮的辐条一样,四面八方向轴心聚集,齐国很快就富裕了起来。崛起的齐国自然会成为榜样,于是各路诸侯衣冠整齐,态度谦恭地跑到齐国朝拜和学习。所以,管仲后来把盐作为思考焦点之一,是有历史渊源的。

第二个产区,晋国

其实,除了海盐之外,内地还存在池盐、井盐和岩盐等等。

先秦时期在西部地区,比如青藏高原、古代的甘肃等等地区都发现了食盐。其中晋国境内有一个“安邑盐池”,也叫“河东盐池”,是当时非常重要的一处盐产地。而关于安邑盐池,还有一个历史传说。

蚩尤被打败之后,黄帝命令给蚩尤带上枷锁将其处死。蚩尤的尸体被肢解后,血液流入了水池变成了黑色,成了含盐的卤水,于是就有了安邑盐池。盐也因此被称为“蚩尤血”。

这个安邑盐池就在今天的山西运城。运城就是因盐运而得名。(www.chuimin.cn)

现在清楚了,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主要有东西两大产盐区。而中原各国却没有食盐出产。但食盐没有替代品,于是中原的巨大刚需就摆在了面前。现代人一看就明白,谁能占领食盐市场,谁就能更有效地与中原各国互动,谁说话就会更有分量。可以说在世界历史上,管仲最先把这个道理想明白了。

于是,一套关于食盐贸易的宏大构思,在管仲的头脑当中酝酿成形。把盐紧紧地抓在手上,把中原市场抓在手上,齐国的霸业除了政治军事两大逻辑之外,又多了一条市场逻辑。而市场逻辑显然更为基础,也更为稳定。

现在,根据史料再来梳理一下管仲的盐政,就明白他都准备了什么。

第一,管仲的盐政,虽然是民间生产,但由国家组织。

管仲对齐桓公说。咱们下个号令吧。

齐桓公问:什么号令啊?

管仲说:组织产盐区的民众从十月开始煮盐,一直煮到第二年正月。

为什么要国家组织呢?这样做可以控制产量,既要满足供应,又不能生产过剩。满足不了供应会丢掉市场,生产过剩会造成价格下跌。

为什么要限定在这个时间呢?这个时间好处很多,一可以躲开农忙,避免耽误农时造成粮食短缺;二是秋冬季节柴草会自然干燥,生产成本较低。

第二,管仲的盐政规定,私人不得买卖食盐,并且对国民实行配给制,于是百姓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食盐。管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做过生意的人都懂,这样做有利于保证渠道的唯一性,从而使质量和价格得到控制。无论是哪国商人,在齐国都只能买国家专营的,而且质量达标的食盐。这样做,齐国食盐的品牌就会变得越来越响亮。

第三,齐国生意做得越来越好,自产的食盐逐渐满足不了中原市场。怎么办?管仲这时想到齐国东北方向的莱国。这个国家因为靠海,所以也有煮盐能力。但是之前莱国的盐是卖不出去的,因为它就在山东半岛的尖上,相邻都是有盐的国家。所以当齐国向它采购的时候,也就没二话了。于是齐国那时就做起了“两头在外”的生意,也就是生产在外,市场在外的转手贸易。

可见在管仲的手上,食盐更大的作用变成通过外贸积累财富。

但是到这里还有问题没有解决,就是在齐国具备了供应能力之后,怎样才能把食盐卖到中原各国千家万户的饭桌上呢?

接下来管仲又做了更为精彩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