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卖一百把木梳,到女子学校和到寺庙里面,销量肯定不同。然而,就算同样生活在社会底层,其中也有奸佞狡诈之徒,老实人在受官吏的压制之外,还要受这些人算计甚至欺负。管仲对人性有非常深刻的洞察,他非常清楚,每个人在遇到自己的兄弟、亲戚、朋友、老乡的时候,都难免产生照顾一下的想法,这是人性的一部分。......
2023-10-31
有一天,齐桓公突然问管仲一个问题:对君王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
说实话,突然问了这个问题,还真拿不准从哪个地方开始回答。有人可能会说,是君王的品德,自古天下有德者居之;也有人说是国家的法度,没有法制,国家就乱了;还会有人说军队、文化和经济等。
那么管仲能不能一语惊人,振聋发聩呢?我们听一听他是怎么说的?他说:当然是天啦!
乍一听,管仲这话可没什么稀奇的,管仲说的不过就是上天崇拜,那个年代,祭祀天地是一项法定仪式。
接着他又说了一段话。这个故事就因为下面这段话,成为了历史经典。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说苑·建本》
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苍莽莽、在头顶上的那个天。当君王的人,要以百姓为天。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百姓亲附,国家就可安宁;百姓辅助,国家就能强盛;百姓反对,国家就很危险;百姓背弃,国家就要灭亡。
这回管仲把话说清楚了。老百姓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力量,是君王的天。如果对百姓不好,你就等着天塌下来吧。虽然说杞人忧天的那个天塌不下来,但君王头上百姓这个天,却是可能塌下来的。
但是,管仲要想让齐桓公接受这个观点,也得讲出道理啊。管仲是怎么讲的呢?管仲当然有他的打法,就是交换。
还是在祖庙对策的时候,齐桓公问管仲,说:我想把国内局面理顺之后,不定期地跟诸侯们会个面,这个能做到吗?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当然不是齐桓公内心寂寞,非得没事儿约几个朋友一起玩。这只是古人委婉的说法,用今天的话简单点说,就是经常召集国际峰会,当时叫会盟。召集会盟,当然就可以在团结其他诸侯国的基础上树立齐国的威信了。
那么管仲是如何回答的呢?他说:可以!
齐桓公听到管仲说可以,心想太好了,于是急切地追问:从哪里开始啊?
于是管仲抓住时机抛出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主张:始于爱民!(www.chuimin.cn)
管仲的回答乍一听有点南辕北辙,齐桓公的焦点在于能不能经常召集会盟,而管仲却说从爱民开始。但是道理非常简单,齐桓公一听就懂,就是内圣才能外王。想在国际上树立威信,就得先把自己家的后院安顿好嘛。
其实,这是管仲做的一个交换。你心里惦记着称霸,而我心里惦记的是百姓的幸福。你想称霸,行,我支持,但得同时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一定要理解的是,管仲称霸的实质不是穷兵黩武威吓天下,他的目的是通过称霸这一举动,给老百姓带来幸福,给天下带来和平。这一点在管仲后来各项工作当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管子》一书当中,从百姓为天这个基本理念出发,管仲做了很多论述,
比如“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但是,那毕竟是在春秋时期,齐桓公那种君权至上的想法会经常流露出来。所以有这么一次,齐桓公问管仲:我想制服民众,有没有什么办法?国君提到了这样的问题,宰相应该怎样回答呢?没想到,管仲这个时候说了一句非常重的话:这不是人君该说的话!
但是,齐桓公既然管他叫仲父,也就得听他教导。他说:要想制服民众很容易,制定法律条文,明确揭发有赏,然后不断审查,杀一大批人,就制服了。但是,这不是根本办法。这样下去,百姓不亲近,当灾祸降临时,百姓就不会出力,国家还是一样陷入危亡之地。
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管仲的观念好先进啊!的确。管仲的说法,在君主政治时期,的确具有先进性。但是,我们还必须客观看待。那就是面对一个历史人物,不能什么好事都往他身上安。
其实对民的重视,管仲并不是最早的。我们来理一下发展脉络。目前看,对民的重视,主要有如下一些言论影响较大。首先,第一位就是五帝之一的大禹。大禹曾经说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接下来管仲说的以百姓为天。再接下来,齐相晏婴,明确提出了以民为本。再接下来,荀子说,民就是水,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再后来才是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按时间次序排列)
很显然,管仲在凝聚民心方面的智慧是很了不起的。
第一,管仲所秉持的观念,近似于唯物主义史观,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人物,是在顺应民意的情况下推动历史发展的。民心,看似一个抽象的概念,但一旦被激发或被激怒,就会变成非常具体而又强大的推动力量。所以,想要干大事业,必须顺应民心,得到百姓的支持。
第二,怎样才能得到百姓支持呢?管仲在这里很好地展示了痛点思维。就是找到老百姓生活的疾苦和忧虑,从这个地方下手解决问题。这样做效果明显,老百姓更容易得到实惠。“均地分力”解决的是劳动积极性问题;而“相地衰征”解决的是管理公平问题;“九惠之教”解决的是弱势人群的生活保障问题。发现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解除这一力量所承受的痛苦,让它得以充分释放,想到并做到这一点,就是大智慧、大功劳。
到这里,管仲已经通过行政结构设计解决了国家控制力问题,又通过土地政策和九惠之教赢得了民心。但是所有这些事情都需要有得力的人来帮着推行。那么管仲的改革到底谁来落实?不足的人才又怎样进行补充?
有关穿越春秋品管仲的文章
同样是卖一百把木梳,到女子学校和到寺庙里面,销量肯定不同。然而,就算同样生活在社会底层,其中也有奸佞狡诈之徒,老实人在受官吏的压制之外,还要受这些人算计甚至欺负。管仲对人性有非常深刻的洞察,他非常清楚,每个人在遇到自己的兄弟、亲戚、朋友、老乡的时候,都难免产生照顾一下的想法,这是人性的一部分。......
2023-10-31
实际上,在《淮南子》这些论“管”之言中,显示出管仲已形成特定的政治文化形象,成为人们在政治上或生活中时常提及,甚至比附的历史对象。此外,《淮南子》中还有直接涉及《管子》一书之处。总之,对管仲在齐国政治史上的重要作用及地位,《淮南子》有着深刻认识,而且给予积极的历史肯定和评价。因此,在《淮南子》中,管仲备受推崇,被视为尊君之能臣,兴国之贤相,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淮南子》所憧憬的政治伟人形象。......
2023-11-16
贸然提议,有可能会引起皇帝的猜疑,认为萧何结党营私。萧何去世之后,曹参接班。这正是古代为臣无奈。其实萧何也有这样的无奈。皇室内部的矛盾,萧何同样无法解决。管仲虽然没有虚度年华碌碌无为,但是他的能量,很可惜,并没有完全爆发出来,齐国还没有达到他心中的理想状态。像管仲这样大智慧的人,在有路可走的情况下却无力回天,这种无奈才是最扎心的。......
2023-10-31
无论是在古希腊哲学中,还是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有关政治问题的哲学思考都属于伦理学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因为,在古代哲人看来,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权威性也来自于道德伦理的基本要求。道德上的正直和政治上的正义均是“道义”本身的基本内涵。被称为“亚圣”的孟子更注重人的道德品性与政治的关系。在古希腊政治哲学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论是最为卓越的。......
2023-11-20
经世济民,通常的解释是为社会带来繁荣,让百姓安居乐业。可以说管仲在经济方面非常有建树,的确发挥了经世济民的作用。管仲是古代杰出的经济学家。在《管子》一书当中,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均衡等重大问题都有精彩的论述。管仲去世之后,被安葬在临淄牛山。这座庙以管仲为主神,以关羽和火神作为辅神,他们一左一右站在管仲的侧后方。能够成为百姓心中的财神和盐神,当然说明他是经世济民的天才。......
2023-10-31
“高老师,新学期好!我很想你。”这个孩子,是海海。而在陪伴、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慢慢成长着。从高老师的成长故事中,我读出了这位新老师身上的四大亮点。当高老师面对一个内心封闭的孩子时,她也有过逃避的念头。当下的经验不足并不可怕,只要能持续学习,相信高老师能很快成长起来。这一过程中,高老师在耐心等待,默默付出。高老师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和过程后,能不断地思考、反思,这是教师成长的宝典。......
2023-07-18
基于这种认识,《淮南子》在论及管仲时,多有颂扬,表达出由衷的推崇之意,甚至以“圣人”称之,认为其兴盛齐国的政治成就堪为“霸功”。换言之,正因为桓、管之间“上下同心,君臣辑睦”,所以才能促使齐国率先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达到前所未有的政治巅峰。......
2023-11-16
公元前427年柏拉图出生在雅典一个贵族家庭。苏格拉底的死使柏拉图长期厌恶民主政体。亚里士多德17岁来到学园时,柏拉图已60岁了。柏拉图于公元前347年去世,享年80岁。柏拉图写了36部书,其中大多数是有关政治和道德问题的,也有关于神学和玄学的。柏拉图指出,最好的政体是贵族政体。为了确保机会均等,柏拉图主张所有的孩子都由国家抚养和教育。美国立宪代表会议的许多代表都熟知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2023-11-29
相关推荐